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世纪浪人:央企再添“巨无霸”,“南北船”重组划时代开启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6-12 阅读数:人阅读

 

资鲸网原创出品,首发资鲸网,了解更多有料创投资讯请下载资鲸网APP。

封面图片:沪东中华造船厂(来源:新华社)

【前言】继2014年12月30日,中国南车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宣布完成合并到今年3月30日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发布消息,完成联合重组,至今年7月1日,“南北船” 官宣合并,并进入资产划转和整合实质性阶段。国企改革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联合重组公告(来源:国资委官网)

就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以下简称“中船重工”,北船)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中船集团”,南船)成立20周年之际,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被市场猜测已久的南北船合并事项终于得到了官方确认,被称为“中国神船”的“巨无霸”或将隆重登上历史舞台。

7月1日晚间,中国重工(601989.SH)、中国海防(600764.SH)、久之洋(300516.SZ)、中国动力(600482.SH)、中国应急(300527.SZ)、中船防务(600685.SH)、中船科技(600072.SH)、中国船舶(600150.SH)等8家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于7月1日接到控股股东通知,中船重工与中船集团正在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这意味着,这一个拥有近万亿元资产、超5000亿元年营业收入的“巨无霸”企业,不仅将是全世界最大的造船企业,还将成为负责打造中国海军航母舰队的国之重器。

至此,“南北船”合并正式进入实质性资产划转阶段。

相关机构公告标题(来源:金融界官网)

一、 重组背景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和开放成为两个无法回避的投资主线,其中“国企改革”更是一个不得不谈的话题。

反映在A股市场上,从交易价值和交易频次两个角度而言,2018年消费类和周期类整体国企股权交易占比均有所提高;TMT的占比非常小,且有逐年缩小趋势;天然的,公用事业和军工国企股权交易占比始终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整体而言,2018年同比增长较多或占比权重较大的一级行业主要包括公用事业、军工、电子、化工、交运、电气设备、房地产、汽车、食品饮料和商贸等一共10个行业。

下沉到细分领域则主要包括电力、船舶、光学光电子、电源设备、化学制品、航运、高速公路、港口、电气自动化、房地产开发、汽车整车、饮料制造和一般零售等一共13个二级行业。政策驱动、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较低的行业集中度或为国企股权交易集中在这些行业的主要原因。

回首过往,国企改革作为一个贯穿中长期的主题,每一次市场关注的重点都不尽相同。2014年7月国资委启动“四项改革”试点,其中入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表现最佳,旗下的四个标的均有可观涨幅。本轮行情结束于11月,当时券商开始领涨,杠杆牛市启动,中小票开始迎来上升机会。

中车长客集团复兴号高铁组装线(中车长客集团官网)

2014年12月30日南北车双双宣布合并方案,2015年5月国家核电和中国电力合并,总的来看,这半年,市场对央企合并的主题给予充分预期。中国重工在此后的停牌、南北船复制南北车的猜想等进一步助推主题热度,一些有合并预期或传闻的央企大涨。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2020年,将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之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将进入快速推进、实质进展的新阶段。《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意味着国企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明确,将进一步加速国企改革,从规模到质量上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进入“深化版”。

《国企三年行动方案》横跨“十三五”收官与“十四五”开局前三年。面临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通过发挥国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显然,不能单纯就国企改革抓国企改革,要立足于新冠疫情后国内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国资国企改革是国家经济改革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键和主轴,应当发挥国企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因此今后三年的国企改革要加强主动性,强调针对性,倡导应变性,提升创新性,克服国企改革盲目性。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传统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的改革。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重大意义

2018年10月,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传递出多个重要改革信息。国企改革部署将紧扣重点,务求实效。在实践层面,新启动的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正紧锣密鼓推进,新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有望尽快推出。种种信号显示,深化国企改革将重拳出击,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9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

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敏锐地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尽快形成国有企业的新优势。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标准,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在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要同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努力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对国有企业改革来说,商品市场所带来的变化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创造了不可缺少的前提。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前面述及的市场发展的顺序问题。

理论上可以假设资本市场先于商品市场发展,或者二者同步推进,但资本市场上的经营者很快将会发现企业不会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和销售产品,不知道那些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获利,并成为优势企业,不知道企业重组中谁去兼并谁,也不知道哪些企业领导人是真正的而非冒牌的企业家。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能有什么样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

国资委要求所有中央企业不得减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同时,支持中央企业增持股价偏离其价值的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努力维护上市公司股价稳定。国资委还强调,将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深化改革,加快企业重组整合步伐,提高市场化资源配置效率。继续采取资产重组、培育注资等方式,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支持所控股上市公司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力度,建立健全投资者回报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

三、面临问题

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角度看,国企改革期待资本市场解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经济收缩战线

  支持国有经济收缩战线,重点是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当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目标确定以后,也就是国有资本在某些领域“要不要退出”的问题确定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退出”。

我们不排除某些国有资本直接以实物形态上改变用途的方式“退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资产专用性存在,首先要解决国有资本变现即由实物形态转化为价值形态的问题,否则仍然无法实现“退出”。

例如,国有资本要从一个纺织厂退出,该厂的机器设备、厂房、存货等显然不适合国有资本新用途的需要,所以首先要适当的交易者,通过拍卖、股权转让等方式将国有资本变现,而且在变现的过程中应给出合理的价格,不能发生低估国有资本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资本市场,通过这个市场解决国有资本退出过程中的“寻找交易者”、“定价”、“变现”、“转让”等问题。

2.企业合理化

推动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核心是大企业的成长和新分工协作体系的形成。近年来出现的产品和企业两极分化,将导致两个重要结果。

一个结果是大企业的成长,特别是一批按照国际水准衡量的大企业的逐步形成。商品市场的竞争胜利,给企业“长大”在生产、技术、销售、管理、品牌诸方面打下了一个初步基础,但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企业扩展的速度将相对缓慢,有的企业可能就停滞于既有水准。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大都有良好的金融支持系统,比如几乎都是上市公司。

这一点也可解释在发达国家上市公司通常只占公司总数的很小比例(如千分之一、二),但大公司却很少不是上市公司的。另一个结果是占到企业总量多数的、在竞争中失败或至少未占到优势的企业,将与大企业之间有一个分工协作关系重新组合的过程。

新的分工协作关系包括横向关联(如成为大企业生产体系中的最终产品生产者)、纵向关联(如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产品推销商)以及混合关联(如跨行业纳入大企业多元化的经营结构)等。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对中小企业持一种蔑视态度,认为这些企业,没有规模优势,因而没有竞争力和发展前途。其实,在合理的经济体系中,大中小企业有适宜的比例关系,大多数企业仍然是中小企业。

3.企业产权制度

有助于企业产权制度和内部治理结构中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解决。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注重组织结构的变化,追求组织形态上与国际经验的相似性,如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经理组成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国有股本的持股机构等,而容易忽略作为其基础的资本市场的作用。

然而,离开了资本市场,产权边界的确定、股东作用的发挥、对经理阶层的监督、经营业绩的评价等都缺乏根本性的解决办法。以人们谈论很多的产权问题为例,如果缺少资本市场上的“交易”,资产的价格将无从确定,产权的价值边界也不可能清晰。

其次,在存在市场交易的条件下,资产将向对其评价高的主体流动,进而产生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结果。如果不出现由于流动而产生的效率改进,所谓的“产权明晰”也不会有多大意义了。

尽管我们无法断言有了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长期困扰我们的产权和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诸多难题一定能够解决(可能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但若没有资本市场的作用,这些难题肯定是无法解决的。

如果说十几年来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国企经济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而对前面分析过的诸多矛盾的解决,将使我国国企体制转轨发生一个质的进步,从一定角度看,它将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

四、重要举措

1.以系统思维做好改革设计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涉及企业各级管理岗位设定、定岗定编、人员选择、组织重构、岗位考核和淘汰、薪酬和工资福利等方方面面,必须树立系统思维,通盘考虑改革的各个方面。一些国有企业在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时还缺乏整体设计。可以通过加强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培训、聘请专业机构协助设计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整体方案等方式,提高国有企业整体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能力。

2.建立科学的改革评价机制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科学的改革评价机制,对改革作出动态评价,确保改革科学有序推进。

这就要求科学设计能够反映不同地区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阶段性特征和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不同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进展作出科学评价,将其作为公司绩效考核标准之一,推动三项制度改革真正落地。

3.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从实践看,治理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的一个直接原因。

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可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扩大国有资本授权经营范围,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定位,增强企业行权能力;完善国有企业董事会运作机制,将国有出资人意志切实体在公司治理中;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和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企业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等的评价,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4.营造有利于改革的文化氛围

破除一些企业存在的不利于改革创新的陈旧思想观念,是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

一是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大讨论等方式,促进企业员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发展。二是对企业文化进行客观评估,积极弘扬其中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先进企业文化,革除落后企业文化,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活动紧密结合。三是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员工改革创新的热情,为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5.构建有利于改革的财税支持机制

“僵尸企业”出清、“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职工安置、改制重组、破产清算等问题,是阻碍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的难点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帮助国有企业化解改革过程中资金短缺等问题,为三项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五、“南北船”合并

1.重组的必要性

“近些年全球造船业不景气,企业利润水平都不高,大型央企的重组更应该思考,怎样合并才更有利于企业发展,比合并之前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更高的生产效率,研发和技术水平如何能得到更快的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淑萍对相关媒体记者说道。

南北船的重组,此前就已显露出端倪。2018年下半年,南北船的二把手完成了职位互换,原中船重工副总经理杨金成出任中船集团总经理,原中船集团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吴永杰出任中船重工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在马淑萍看来,“领导的互换,有利于合并之后的融合,也有利于业务板块的重组”。

中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于2018年3月才履新,此前他一直在航天系统工作,曾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而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现已落马)则拥有在南北船两边任职的经历,其此前一直在航空系统工作,曾担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党组书记,2010年7月调任中船集团党组书记,2015年开始执掌中船重工。

根据公开报道,上一次雷、胡两人的官方会面,是在2019年3月14日,胡问鸣访问中船集团时与雷凡培进行了座谈。而今,合并事项被提上日程,双方的关系会迎来怎样的变化?

  “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中船重工稍微弱一些,重组或许以中船集团为主。”马淑萍对相关媒体记者说。

“中船重工更侧重军工业务,负责舰船的设计和配套,而中船集团在民用船只方面的能力更强,侧重于批量生产。”广州某私募基金军工行业分析师郑欣(化名)对记者说。

  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初,中国船企手持订单占比,中船集团最高,为28%,中船重工则以22%排名第二。

重组之后的中国神船,将是全球首屈一指。根据公开信息及中船重工官方网站,截至2018年,中船集团总资产为3000亿元左右,营业收入规模约为2000亿元,利润规模为25亿元左右,中船重工总资产约为4900亿元,营业收入规模则为3185亿元,利润为88.6亿元。在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上,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分别位列218位和393位。

2.囊括九家上市公司

回溯来看,2019年底,“南北船”正式官宣合并,并新设中国船舶集团。彼时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曾表示,南北船重组的意义,而重组后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目标与整合任务。另一方面,不少券商认为,两船合并后的资产运作也有望加速,旗下上市公司也将受益。

实际上,为深化国企改革,进一步聚焦船舶主业,中船工业集团与中船重工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船舶集团,中船工业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整体划入中国船舶集团,这是本次两船旗下上市公司宣布控股股东将变更的重大背景。

1999年7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正式拆分成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彼时,中国的造船业并不发达,新接订单在全球占比只有13%左右,远落后于造船强国的韩国和日本。时至今日,格局已经完全逆转,截至2018年,中国造船业的新接订单在全球占比已经提升到39%。

  目前,中国造船业主要由四家造船集团支撑,分别为中船重工、中船集团、中远海运重工、扬子江船业,它们占据了全国90%以上的市场。其中,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还是我国海军装备的主要生产商。

从分工来看,中船重工负责生产航空母舰、核动力潜艇等舰船;中船集团则负责生产驱逐舰、常规潜艇等舰船。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及第二艘航母001A,都是由中船重工负责改装和建造。

以长江为界,中船重工旗下造船工业集中在北方,包括大连造船厂、渤海船舶重工、武昌船舶重工、山海关船舶重工、青岛北海船舶重工、天津新港船舶重工;中船集团旗下造船工业则分布在长江以南,包括江南造船厂、外高桥造船、沪东造船、黄埔文冲船厂、广船国际、桂江造船等。

  从科研院所的数量来看,中船重工总计拥有近30个科研院所,而中船集团则拥有10余个。

  在此次官宣战略重组之前,南北船都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一系列资本运作,梳理了各自的资产和上市平台。

目前,中船集团囊括了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船科技、中国船舶租赁四家上市平台。4月,中船集团进行资产整合,把造船厂相关的资产划归到中国船舶,把动力业务相关资产划归到中船防务,两个上市公司双双停牌,并宣布进行部分资产置换。

  中船重工旗下则拥有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应急、中国海防、久之洋五家上市平台。同样是4月前后,中国重工旗下两家公司进入破产清算,同时,中船重工将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注入到中国重工。

合并重组报告书显示,中国船舶集团系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国资委为中国船舶集团唯一出资人和实际控制人。中国船舶集团于2019年11月8日设立,为中船工业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实施联合重组而新设,具备国家授权投资机构资格。

  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重组后的股权和实控人变化(来源:国资委官网公告)

公告显示,截至目前,中国船舶集团设立不满三年。财务数据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船舶集团总资产53.12亿元,总负债2.14亿元,净资产50.98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4.04%,2020年,公司尚未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4.8亿元。

此外,中国船舶集团对外投资一家公司,为中国船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天眼查显示,目前,中国船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参股两家公司,分别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股权比例分别为20.62%,16.68%。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收购完成后,中国船舶集团通过持有中船重工集团100%的股权和中船工业集团100%,从而拥有久之洋、中船应急、中船汉光、中国船舶、中国工业、中国动力、中船科技、中船防务以及中国海防等9家上市公司控股权。

中船集团旗下江南造船厂(来源:新华社)

3.重组意义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我们的用户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订单有80%以上来自国外。以今年为例,大概780亿的民船中有接近600亿是要卖到国外的。这些都是国家重大装备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一个标志。

雷凡培介绍,过去20年中“南北船”在通力配合的同时,也形成了各自差异化的科研生产体制和方向。中船工业以民船和民船的制造为主,兼顾部分军品。中船重工则以军工科研为主。因此,两船合并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

雷凡培说:应该说两个集团是不可分割的,尽管这20年分了家,但是我们在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中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比如说中船工业研制生产的护卫舰、驱逐舰都是中船重工集团设计的,所以说我们是密切合作。

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南北船”与欧美和日韩等造船强国同台竞技,将中国民用船舶推向世界。20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南北船”的民船出口占比保持在80%以上,有力支撑我国成长为造船大国,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海事业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南北船合并重组后成立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拥有9家上市公司和37家研究所,已掌握中国主要造船资源和军工相关资产,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南北船”总资产约8000亿元,员工总数31万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共有8家A股上市公司,它们是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船防务、中国海防、中国应急、中船科技、久之洋中的8家A股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证券代码。也就是两大公司合并是母公司的合并,这些公司并没有出现合并股票的情况。

南北船合并显然属于“强强联合”,它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而是以布局调整和战略重组为重点。通过对产业链的梳理,重组后的产能规模不会扩大,反而会增加配置的可控性,更有利于变得更好更强,实现优势互补。

我们欣喜地看到,领先世界造船技术的“巨无霸”时代已经在中国耀世开启!

  (本文数据来自Wind资讯、克拉克森数据、金融界官网、中船集团官网、中船重工官网等)

  (本文图片已标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来源:资鲸网 作者:世纪浪人)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