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再次封城,欧美疫情失控的背后(大白话10.29)
昨天,德国和法国同时宣布再度全国范围内封城,受此消息影响,昨天欧美股市是普遍出现大跌,有点3月份全球资产崩盘重现的些许迹象。德法的封城,是当前欧洲疫情正在以超过3月份的峰值在失控的一个缩影。在十几天前,我也跟大家说过,当时欧洲各国已经处于要不要再次封城的两难选择,而昨天德法是已经做出再次封城的决定。这个决定,对德法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而这也侧面反应了德国当前疫情的严重程度,要不是疫情严重到不可收拾的状况,德法是不可能再次封城的。(1)德法疫情首先来看看法国和德国当前的疫情。法国方面现在日均新增病例在3-5万左右,曾经达到过6万的峰值。要知道,法国的人口也才6700万人,这使得这种日均将近5万的新增感染水平是很恐怖的。而德国虽然比法国好上一些,但实际上也是面临较大的疫情压力。
德国当前保持在日均1万左右的新增感染人数,而在3月份最严重的时候,德国的日均增长感染人数大概是6000人左右。其实不单单是德国和法国,包括英国在内的绝大部分欧洲国家,当前的疫情严重程度,都比3月份的时候要严重得多。而由于在今年夏天,欧洲各国普遍出现一波疫情感染的谷底,这一点跟美国有明显区别。也就是说,美国是从来没有过第二波的说法,一直在第一波疫情之中。而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则是比较明显处于第二波疫情之中。在这次第二波疫情里,实际上在10月初的时候,德国和法国的疫情已经跟3月份的时候是差不多严重了。不过当时德国和法国依然咬着牙不进行封城,主要是德国和法国认为有过3月份防疫的经验,再加上现在疫苗已经问世在即,希望的曙光就在眼前,不能在这个时候再次封城,来对经济造成太大的冲击。此外,欧洲各国第二波疫情跟第一波疫情也有一些明显差别,这也让德国和法国没办法下定决心去封城。1、跟美国一样,欧洲各国这波疫情感染的人群主要是以年轻人为主,所以重症率不高,住院率也不高。2、因为住院率不高,所以医院可承受的医疗挤兑上限,比3月份要高一些。3、欧洲各国的医院,对防治新冠病毒有一定的经验,再加上疫情持续大半年了,新冠病毒不再那么神秘。4、以上3个因素,导致当前欧洲各国疫情的死亡率比起3月份的时候要好不少。这使得欧洲各国仍然保持有侥幸心理,希望能把病毒扛过去,撑到疫苗问世。不过很明显,现实比较残酷。在10月25日,法国在24小时内新增新冠肺炎确诊患者52010例,这还不是最惊人的数据,关键是法国这么多的确认人数,是建立在检测阳性率上升到17%的前提下。检测阳性率是我一直比较关注的一个疫情主要指标。如果通过饱和式检测,类似我们最近只要一个地方发现零星的感染,马上会进行全城检测,这就是饱和式检测。在饱和式检测下,可以找出所有的病毒感染者,这种情况下,检测阳性率是很低的。比如,我们之前是一个城市检测了几百万例,才检测出那么十几例,这个阳性检测率几乎是百万分之一,很低。而欧美等国的阳性检测率,通常都是在10%左右。一般我们会认为,如果阳性检测率在10%以下,甚至不到5%,就说明潜在感染者的增加速度可能会跟不上检测速度,这意味着病毒感染扩散正在得到控制。但如果阳性检测率在10%以上,就说明病毒的扩散速度,是超过检测力度。之前美国疫情严重的时候阳性检测率都在20%左右,所以法国当前在阳性检测率已经达到17%的情况下,仍然检测出5.2万例单日新增,这就说明,法国还未检测出来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数量,要比检测出来的还要多。这都在指向一件事情,那就是法国疫情正在失控。虽然这波欧洲疫情的感染以年轻群体为主,所以住院率没有3月份高,但这也架不住疫情失控。以法国为例,如果说3月份的时候,单日新增1万例,就可以让法国医疗系统被挤兑。而现在虽然单日新增1万例,法国的医疗系统还可以承受,不会被挤兑。但当单日新增提升到3万例,甚至5万例的时候,法国的医疗系统则将再次出现被挤兑的危险。这体现在,随着疫情失控程度加剧,德国和法国的感染人群年龄在急速上升,并且德国和法国的各地方医院的住院率也开始急剧上升。这意味着,如果德国和法国再不加大疫情防控的力度和措施,那么德国和法国再次发生医疗资源挤兑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一旦医疗资源再次被挤兑,那么3月份死亡率飙升的一幕,则有可能再次上演。这是德国和法国不得不再次封城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次要原因。
比如说,当前德法里的人们普遍认为,与其拖到圣诞节再不得不封城,还不如现在先封城,这样圣诞节疫情稍微好一些,大家还能过个圣诞节。其实这个心理已经暴露出,欧美等国的民众,已经没指望能控制住疫情了。因为到时候等过圣诞节的时候,大家一聚会,疫情又要再次扩散。
另外,跟大家说明一下,德国和法国的封城,跟我们的封城是完全两个概念。我们的封城就是完全停掉一切公共交通工具,所有人都得待在家里。不过德国和法国的封城,居民购买食物、就医是允许外出的,只是会限制私人聚会、禁止公共集会、餐厅、酒吧等公共场所关闭,大学关闭并进行远程授课。除此之外,德法这次封城跟3月份不太一样的是,幼儿园和中小学,还有企业被允许在严格防疫措施的情况下维持开放。此外法国的领土对欧盟国家保持开放,但对欧盟以外的国家关闭。所以,德国和法国的封城,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封城。但除了仍然开放幼儿园和中小学之外,其他的封城措施基本已经达到了3月份的力度,这也是德法现阶段所能做出来的最严格的封城力度。(2)德法疫情失控的原因那么德法这次这样封城,能不能彻底控制住疫情?答案是很难。就像4月份德法也是一度控制住疫情,但在夏天的谷底过去后,现在第二波疫情又爆发。即使德法能够短时间内稍微遏制住疫情,但已经不可能像我们这样完全控制住疫情。这个主要原因有几个:1、欧美等国的民众,普遍出现抗疫的精神疲劳。本就是把自由看做比生命更重要的欧美民众,在动不动就要被隔离的这种防疫措施里,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折磨,对他们来说隔离比什么都痛苦。所以在持续抗疫了大半年后,欧美等国的民众,普遍出现对积极抗疫的逆反心理。这表现在,越来越多的欧美民众,并不积极戴口罩,即使他们明知道戴口罩是有用的。而且越来越多的欧美民众,不愿意接受隔离,总能想方设法去悄悄举办聚会。这一波欧洲疫情的爆发,有很大一个推动因素,就是私人聚会的急剧增多。2、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把新冠病毒当一回事。在新冠病毒感染增多后,包括很多年轻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有80%是无症状感染者,这么多数量的无症状感染者,让很多人都感染新冠病毒开始不以为然,认为这只不过是流感,没必要大惊小怪。我之前也分析过很多次,在年轻人里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很高,恰恰就是新冠病毒最狡猾也是最危险的地方。因为这会迷惑人们对新冠病毒掉以轻心,而因为无症状感染者也具备感染能力,这使得虽然年轻人无症状感染者居多,但病毒可以通过年轻人作为跳板,去感染那些老年人。这使得,即使新冠病毒对年轻人威胁不大,但只要年轻人大量感染,最终不可避免会威胁到大量中老年人的生命。但即使如此,在欧美国家仍然有大量的年轻人,不愿意去重视新冠病毒,拒绝配合积极抗疫的措施。3、内部拖后腿的人太多。欧美等国的体制决定,他们权利是分散的,这导致他们在面对这样的危机时,特别是新冠病毒这种狡猾容易迷惑人的敌人时,内部的力量是很容易被分化,导致很多人拖后腿。比如说德国之前在决定宵禁的时候,德国的行政法院就推翻了参议院的宵禁法令,理由是“不能证明晚上11点以后继续营业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类似这样朝令夕改的例子很多,地方和上面的行动不能一致,内部还有各种反对派拖后腿。包括民众在这些反对力量的怂恿下,时不时就因为各种问题上街散步,这种在疫情爆发的时候,类似“黑人的命也是命”的运动,对疫情的二次爆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以上这些问题,导致欧美国家很难像我们这样能够完全控制住疫情。而欧美等国家,估计早就已经认清这一点。所以,虽然他们口口声声说不搞群体免疫。但实际上,早就已经在实质性的推动群体免疫。(3)欧美等国实质性推动群体免疫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这次决定封城的时候,说出这样一番类似皇帝新衣的话。马克龙声称“拒绝群体免疫思路”,所以才决定再次启动全国封锁政策。然而,马克龙真的是因为拒绝群体免疫思路,才决定封城的吗?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实际上,马克龙可能只是因为当前法国疫情已经失控,不加以阻止,拉平回群体免疫的曲线,一旦让医疗资源出现挤兑,很容易让这个群体免疫所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其实,早在3月份英国首相约翰逊,在宣布其群体免疫思路的时候,就让所谓的英国首席科学家,做出这样一个群体免疫的讲解。其中就包括群体免疫的目标是为了把感染人数的曲线拉平,从而可以在不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下,用时间换空间,让更大的时间周期里,实现60%的人感染的群体免疫目标。类似下面这张图。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