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房地产6年赚3倍的很多,中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世界均值
“如果将房地产市场以长周期资产看,6年赚3倍的很多”。
在8月7日出席2019博鳌房地产论坛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指出,房地产行业的转型,业态、发展空间都和城镇化发展息息相关。
他指出,美国的城市化率由10%提升到50%用了差不多80年,中国大概用了40年。在城市化大潮中,几个大的中心城市,新增的城市人口的集中度迅速提升。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早已超越欧美主要的大城市,深圳只用20年,人口就由最开始成立时在籍的统计人口33万变成现在的千万人口大城市。
在巴曙松看来,中国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GDP占全球的比重和收入在持续提升,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40年城镇化里,中国区域分化明显。当年住宅投资权下放给单位,引发第一轮房地产投资热潮。1991—1998年,城镇和工矿区个人建房面积占比,1998年单位建房占到32%。
巴曙松指出,1978年到1998年大概建了46亿平方米的住宅,极大地改善了住房条件。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3.6平方米,提升到1998年的9.3平方米。
发生在1998年的二次房改全面走向市场化。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之后,住宅的商品化率在大幅上升,当时起步的阶段只有27.9%,到了2008年次贷危机时达到67.2%。正是在1998—2007年这个阶段,取消福利分房,开启快速的住房投资浪潮,百亿、千亿房企由此出现。
巴曙松说,中国今天城镇住房的存量已经达到2.38亿套。其中1949—1977年建了1100万,导致这个套数上升非常迅猛。
“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中国人均住宅面积已经逼近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比如英国、日本等,基本告别住房的短缺”。巴曙松说,日本和美国的新房户均套数比例,基本在1.15左右,即100个家庭有115套房子,不管是租还是买。但中国大概刚刚过了1,在1.06、1.07左右,告别了显著的短缺;即使是一线城市,人均的住宅面积也同样在大幅提升。
巴曙松指出,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刚刚超越世界的城市化的平均水平,接近60%,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城镇化还有增长空间。按照30万以上人口城市,这10年从60%左右提高到70%到72%的阶段,城镇人口有可能会增加差不多2亿。
他预测,未来可能小城镇会保持比较平稳的状况,大城市会有持续的人口占比的上升,呈现小城平稳、大城发育的特征。
南都记者邱永芬 实习生肖淑慧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