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平安健康险:行业的破局者和探路者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6-08 阅读数:人阅读

 

经过近1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当下的健康险行业似乎遇到了增长的瓶颈。

数据显示,2021年健康险保费收入8803.6亿元,同比增长7.7%。而对比2020年15.7%、2019年29.7%的增速,连续两年双位数的下滑速度折射出健康险正步入行业总体趋势向好与短期因素制约的胶着抗衡瓶颈期,实现商业健康险2万亿的预期目标任重道远。

这样的情况与市场变化紧密相关。一方面,“惠民保”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健康险市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以及经济下行期,居民的健康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如何“破局”?毋须讳言,这个市场的空间依然庞大。随着后疫情时代,人民日渐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保险保障已经不再是单单的“事后诸葛亮”,健康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意识正在觉醒,行业也正在从“保健康人”走向“保人健康”。

党的二十大提到,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这也意味着,用户的真实需求在变化,健康险公司传统的发展路径必须改变,需要从基础保单、理赔服务到以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构建转型。

平安健康险就是一个行业“探路者”。 平安健康险已经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升级,从健康保险驱动,到“健康保险+管理式医疗服务”双轮驱动转型的3.0新战略。这也意味着,平安健康险对于居民健康和需求的理解更加深刻。

作为行业“标兵”,平安健康险是怎么突破行业瓶颈?其做法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启示?平安健康险这么做的底气来自哪里?

1、发展路径升级,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创新、永不止步的基因深刻印在平安健康险的发展历程中。

我们先把时间拉到6年前。平安健康险在2016年5月推出了平安e生保,该产品的面市揭开了中国百万医疗险的序幕。此后,这个产品被互联网保险公司纷纷仿效,成为全网爆红的产品。这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健康险行业前几年的繁荣。

虽然诞生了“平安 e 生保”这个爆款产品,但是平安健康险并没有停止对发展模式和路径的探索,这些探索也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方向。

从大环境看,时代在变化,发展阶段不一样,居民对健康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常规的保险理赔一般都是在客户已经出险后发生的,保险的服务价值体现在事后的干预,更多起到风险补偿的作用。

“前置性”健康管理,在风险还未发生时即开始干预和防范,既为顾客预先规避了健康风险,也使得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未雨绸缪。

随着“健康中国 2030”战略的发布,以往“以疾病控制为中心”已开始转向“以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

这个“变化”,意味着对健康险公司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也意味着更多的市场机遇。谁能率先抓住机会转型,也就能抢占市场先机。

纵观十年来健康险的发展,行业发展路径已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寿险公司、财险公司,还是保险中介机构,只要在经营健康险,都已清楚地认识到,产品从直接的理赔服务转向全周期健康管理方案提供者,从“病后赔付”到“提前预防”、“管理改善健康状况”,是必然的趋势。

在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友刚看来,健康险市场将进入一个相对趋稳的专业经营期。未来健康险的发展方向,将从以往事后被动理赔转向前端主动管理,保险公司需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在这样的背景下,平安健康险确立了新的发展定位:从“健康保险”向“保健康”转型,将健康管理作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实现健康管理与保险业务双轮驱动。

为了响应客户的多元需求,保险公司不能只是提供简单的投保和理赔报销,而是需要在HMO模式下提供日常健康管理、驻院陪诊协助、就医安排服务等多重角色,走向健康管理、医疗管理。

平安健康险的探索也符合监管鼓励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发展健康管理业务。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保险行业功能的表述,首次将保险业的保障功能和服务功能相提并论。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亦首次将健康管理以专章形式写入。这意味着,从政策导向上健康管理作为保险业的重要服务功能,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利它也利己。沙力文发布的健康险白皮书指出,健康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可以优化健康服务资源的配置与整合,丰富健康保险业务的内涵,反哺保险业务,形成新的业态。

2、重视服务的差异化路径

未来保险业尤其是人身险业将从保费竞争转向客户竞争,从渠道竞争转向服务竞争。尤其是对于新生代保险消费群体来说,更加看重保险公司的服务体验,服务能力尤其是医疗服务能力已逐步成为健康保险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行业的其他公司不同,也不同于美国式HMO重控费,中国特色的平安管理式医疗更注重服务,通过整合供应方、需求方与支付方,提供最佳性价比医健服务,同时反哺主业。

平安健康险围绕医疗、健康、支付三大业务线,建设管理式医疗服务,满足客户覆盖健康管理、就诊、结算的全流程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在医疗端,为客户提供门诊协助、住院协助、陪诊陪检、专病管理等服务,公司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为导向,搭建医疗理赔联动的预诊、分诊及服务平台。平台通过医学咨询、在线开药、预诊分诊、康复指导。

比如,迎来又一次升级的平安 e 生保·百万医疗2023,首次增加了线上家庭医生、门诊陪诊、住院陪护三项服务,从更温暖、更人性的角度体现商保的温度。

除此之外,平安健康保险在业内率先推出“出院三日赔”服务。区别于传统的出院、报案、客户交单、结案支付的理赔模式,平安健康保险通过打通就医理赔全流程,开启了住院报案、代办交单、出院支付的平安理赔新模式,将出院理赔周期从行业平均近2个月缩短到三天。

目前,接受平安健康险出院代办服务的用户,三日结案率100%,一日结案率98%,平均4小时结案,较传统事后理赔时效大幅提升。

平安 e 生保这一升级给行业的启示或许在于,真正从服务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以小步快跑的方式不断迭代产品,面对市场机会敢于先行先试。

在健康端,为客户提供运动健康、早筛早诊、健康调养等服务,引领客户开启健康生活模式,已经构建“线上+线下”的健康行为管理体系让客户少生病、不生病。线上,上线了健康行为管理平台-平安乐健康,自去年4月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人数481万人。

在支付端,通过数据直连的方式优化支付流程,联动保险实现直赔、快赔及风控核查等服务,公司通过搭建结算平台,对接医院支付系统,既减少客户就医费用负担,也极大简化客户的理赔手续,实现纯服务功能、新费用类型结算及保单按次结算的数据对接,提升结算效率及准确率。

这种业务之间的融合,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原先被动式、后置式的健康管理理念,而迈向主动式、前置式的健康干预模式。

从公司角度来看,能不断提升与客户的黏性、降本控费、增加赢利点;更重要的是,从客户角度来看,不仅能让客户感受到有温度的服务,更能让其不生病、少生病,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少花钱,大大降低个人医疗费用的支出,提升健康水平。

凭借对客户痛点的精准切入和医疗资源的领先布局,平安健康险在“健康保险+健康医疗”的探索也将引领健康险行业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3、平安健康险的底气

平安健康险的底气来自哪里?

能做到全面、细化、及时、有效的健康管理,离不开平安医疗生态圈的强大支持。平安健康险作为平安医疗生态的一个关键组分,其发展也受益于平安的医疗生态整体布局。

平安的医疗生态圈分布着政府(Government)、用户(Patient)、服务方(Provider)、支付方(Payer)、科技(Technology)五个端口,不同的端口对应着不同的支撑主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医疗生态闭环。平安医疗生态圈包括多家线上+线下的医疗健康相关公司,业务之间形成有效互补。

从平安的医疗健康战略布局来看,平安代表了支付方,通过寿险、健康险、银行、养老险、产险等渠道获得高质量的个人和企业客户;从供应方来看,平安通过自营和合作的方式,线上串联“到线、到店、到家”服务网络,线下深化医疗产业布局。

服务方来看,截至2022年9月末,在国内,平安自有医生团队与外部签约医生的人数超5万人,合作医院数超1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除医院外,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已布局14家健康管理中心。

去年以来,通过参与重整的北大方正集团,中国平安将其北大医疗资源揽入旗下。而这些现成的优质医疗资源,将为平安健康险所共享。

在朱友刚看来,平安整个医疗生态整体布局的深化,对于健康险的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创造了条件。随着客户对医疗健康服务的专业性、全面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能够融合优质医疗健康服务的健康险产品开始成为主流。

在中国平安打造的医疗健康生态圈中,平安健康险与兄弟公司已形成了联动的协同效应。在整个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的资源加持下,平安健康险已然打通了健康产业的各个端口,将稀缺资源嵌入客户院前、院中、出院和院后康复一站式、全流程覆盖的医疗健康服务中。

与此同时,平安健康险也是的医疗健康生态圈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线下医疗资源整合、医疗服务提供、医疗支付方等重任。

平安健康险将在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大战略引领下,积极融入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和其他专业公司一起协同探索,合力打造符合中国需要,有平安特色的管理式医疗创新模式。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