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胶东半岛历史地图(三):两晋南北朝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6-06 阅读数:人阅读

 

一. 西晋(西265~316)

胶东半岛全域皆属青州。

图一·西晋山东诸州

半岛北部,武帝太康四年(西283),改东莱郡为东莱国,封文帝司马昭之孙、武帝司马炎之侄司马蕤为东莱王,领卢乡、曲城、黄三县与掖、惤、当利三侯国。

半岛东部,太康四年,分黄县以东置东牟郡,治东牟县(在今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辖牟平、东牟两县,原昌阳县(秦末西汉设治在今威海市文登区宋村镇石羊、 宋村、城东三村之间,东汉移治于今海阳市行村镇庶村南)于武帝泰始元年(西265年)废。

半岛南部,武帝咸宁三年(西277),置长广郡,治不其县,辖不其、长广、挺、昌阳(惠帝元康八年即西元298年析长广县复置,设治于今莱阳市照旺庄镇前发坊村)等县。

半岛西部,分属北海郡即墨县、胶东县和城阳郡壮武县。

图二·西晋武帝太康元年(西280)的胶东半岛

二. 十六国(西316~410)

图三·东晋穆帝永和六年(西350),冉闵灭后赵,段部鲜卑段龛据青州建立段齐。

永嘉南渡之后,中原沦入腥膻,但胶东半岛乃至青州在西晋名将曹嶷(东莱郡掖县人、广固城的筑造者)的固守下,直至(西323)才陷入后赵之手;其后,先后被后赵(西323~350)、段齐(西350~356)、前燕(西356~370)、前秦(西370~384)、南燕(西399~410)所统治。南燕统治时期,胶东半岛为青州东莱郡(治掖县)、东牟郡(治东牟县)、长广郡(治不其县)。

图四·慕容鲜卑南燕全图

三. 东晋-刘宋(西384~469)

其间南朝对胶东半岛的收复前后有两次,首次在淝水之战后,仅维持了十五年;第二次在义熙北伐后,维持近六十年。

1、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西384),东晋乘淝水之胜北伐,收复胶东半岛;安帝隆安三年(西399),失陷于南燕。

2、东晋安帝义熙六年(西410),刘裕北伐灭南燕,胶东半岛二度光复。宋明帝泰始五年、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西469),随着刘宋在宋魏第二次青州之战中的失败,胶东半岛遂为北魏所据。

图五·东晋、刘宋治下的山东

晋宋时期,胶东半岛为青州东莱郡(治曲城县,在今招远市蚕庄镇西曲城村)、长广郡(治不其县),原东牟郡并入东莱郡。

四. 北魏-东魏(西469~550)

图六·北魏山东诸州

献文帝皇兴四年(西470),析青州置光州,辖胶东半岛全域。光州初治东莱郡东曲城县,宣武帝景明元年(西500)移治东莱郡掖县,辖三郡十五县,分别为:

(1)东莱郡,治掖县,辖掖、东曲城[1]、西曲城[2]、卢乡等四县;

(2)长广郡,治胶东城[3],辖胶东、当利、即墨、长广[4]、挺、昌阳、不其等七县;

(3)东牟郡,治东牟城,辖黄、惤、牟平、观阳等四县。

图七·北魏光州

五. 北齐(西550~577)

1、北齐时期,胶东半岛全域仍属光州。但于文宣帝天保七年(西556)将东牟郡并入长广郡,并将郡治移至黄县;同时,省东莱郡东西曲城与长广郡胶东共三县入掖县,省长广郡长广县、卢乡县入昌阳县,旋将昌阳县划入东莱郡,省长广郡惤县入黄县,省长广郡不其县入即墨县。调整后的光州仍治东莱郡掖县,辖:

(1)东莱郡,治掖县,辖掖、昌阳二县;

(2)长广郡,治黄县,辖黄、挺、当利、即墨、牟平、观阳[5]等六县。

图八·北齐光州

2、后主天统四年(西568),省长广郡当利县入东莱郡掖县;省长广郡挺县入东莱郡昌阳县;析长广郡牟平[6]、观阳两县地置文登县[7],仍隶长广郡。调整后的光州仍治东莱郡掖县,辖:

(1)东莱郡,治掖县,辖掖、昌阳二县;

(2)长广郡,治黄县,辖黄、即墨、牟平、观阳、文登等五县。

[1]

析曲城县东境而置,治在今招远市蚕庄镇东曲城村。

[2]

即原曲城县,其治仍在今招远市蚕庄镇西曲城村。

[3]

在今平度市城区(原城关街道,现属东阁街道)。

[4]

废旧县(原辖境当并入观阳县)而别置,治在今莱西市沽河街道牛溪埠村。

[5]

东魏移治于今海阳市发城镇发城村,即旧长广县故城。

[6]

县治自北齐天保七年(西556)移至今蓬莱市大辛店镇葛家洼村南。

[7]

县治在今威海市文登区天福街道。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