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人与人之间可能存在真正的理解吗?一个得不到他人理解的人,是否应该永远的孤独下去?或者改变自己从而迎合社会?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6-06 阅读数:人阅读

 

三个问题分开来回答。

Q1:人与人之间可能存在真正的理解吗?

A1:不可能。

我就说非常简单的一点,人都知道自己是有感情和思想的,你如何确定你身边的人是有感情和思想的呢?

也许你会回答:“人当然是有感情和思想的了,这还用问吗?”那如果你是生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出的世界里,其他人其实都是程序模拟出的角色呢?

这里不是为了扯远,而是为了说明,人会觉得别人有感情和思想,是首先通过了“所有人都是一样有感情和思想的存在”这一假设,然后进一步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和知识来对别人的行为进行推断,从而了解他人的思想和感情的。

那么,你如何能知道你自己心里对别人感情和思想的认识是正确的呢?

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播中,第一步是主体将自己的思想编译,以文字、图画、声音等形式投入传播介质中,然后客体接收到后再进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人无法实现从思想到表达的完整转换,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在传播介质中,主体和客体间又会有着种种噪音干扰,而客体最终对于接收到的信息的解读,又会掺杂进自己所接收到和接受过的其他信息,在这一系列干扰损失下,人与人无法实现完整、无障碍、无误解的沟通。

那么自然不存在真正的理解,只能是尽可能贴近。

Q2:一个不能得到他人理解的人,是否会永远孤独下去?

A2:不会。

人并不需要他人完全理解自己,只需要别人对自己的需求做出互动与迎合就可以消除孤独。我们在Q1中已经明白了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真正或者说完全的理解,但可以做到相对的理解,那么在相对的理解的基础上,人可以明白彼此的需求所在,只要互相满足了需求,并且在共赢的基础上和谐共处,就可以产生情感。沉浸在情感中的人可以自我满足感到十分充实和幸福,举例如下:

A和B是一对同桌,两个初中生都对于沟通存在需求,也都对抄作业存在需求,于是A和B经常上课说话,课后互相抄作业,虽然A和B由于性别上的差异对彼此的话并不完全理解或者说完全感兴趣,但是说话这件事就足够让人开心了,再加上抄作业形成的同盟关系,两个人都觉得对方人很好,相处起来很开心,久而久之,A和B又产生了恋爱的需求,并且互相满足了这一需求,两个人都觉得更开心了,更不孤独了。但我们客观地来看,他们真正互相理解吗?未必,但他们都满足了对方的需求,人的需求其实没有那么深层次。而且人的需求还是很容易改变的,A祖籍四川,B祖籍上海,B后来总是给A带便当,便当里是红烧带鱼,A本来不吃鱼,但在B的好意下喜欢上了吃红烧带鱼,产生了对红烧带鱼的需求,B每周给A带一次红烧带鱼就能让A觉得更加满足。但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其实B不理解A本身的需求,但给A创造了一个新的需求。

Q3:改变自己迎合社会?

A3:我们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了,除非你进化出意识沟通的超能力,否则怎么改变都没有,更何况,要想迎合一个人就要先理解这个人的各种需求或者一部分需求,这已经不容易做到了,【社会】是无数人的集合,有无数种需求,怎么改变自己都无法让全社会满意,更不会消除自己的孤独。

题主有这种想法,私以为,要么是不理解社会到底是什么,要么是有被害感,觉得自己感到孤独是因为自己的行为与思想不够恰当所以被其他人或者说社会疏离,其实不是的。

我倒有另一个建议。

---------------------问题之下关于建议的分割线---------------------------

假如我们按照知识量、理解能力和思考深度对人进行层级划分,人类世界也一定是一个类金字塔的结构。最底层的人不会感到孤独,因为他们甚至不理解什么是孤独,而到了上层,人也不会感到孤独,虽然常言道曲高和寡,也许在人类社会他们所能畅快交流的对象很少,但得益于他们的学识与修养,他们在与同层的人交流时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信息流动中的损失,而且他们关注的重点,也不会局限于自己与他人交流是否愉快。最容易感到孤独的,恐怕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具体原因也不需细说了。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