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獐子岛的扇贝为什么会大批死亡?知情人士揭露内幕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6-04 阅读数:人阅读

 

獐子岛的扇贝为什么会大批量死亡?在獐子岛,养殖户、投苗工人、码头工作人员和岛民,都提到根本原因是扇贝苗出现问题,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才是问题关键。至于冷水团致死、扇贝跑了等事件,在他们看来,只是一块块用来掩盖真相的遮羞布。

獐子岛扇贝苗供应商:偷工减料肯定厉害

“2500斤的扇贝苗可能1700斤都没有”

21日早上,记者在獐子岛镇的东獐子渔港一栋老式的二层小楼里,见到了张勇(化名),他是安徽阜阳人,自己承包了一片海域,之前一直养扇贝苗卖给獐子岛集团公司,从2012年开始,持续了好几年,他对獐子岛公司用扇贝苗的情况是比较熟悉的。

张勇说,獐子岛公司在收苗的过程中,的确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公司当时收苗是成箱子的,一箱子的标准是50斤,由于公司购买苗的人,和很多养殖大户都很好,关系很铁,串通一气,根本也不称,一箱子装不满,往那一放,就按照满箱子算”,在这中间,养殖大户和獐子岛负责收苗的人各取所需,“关系到位,想说多少就说。”

张勇举例称,50个箱子实际上可以装2500斤,但最后连1700斤都没有。他说,这种情况谁也不能去给拍下来。“他们内部都知道,集团也因为这个事处理很多人。”

他坦言,自己开始给獐子岛供苗是在2012年,当时前任收苗负责人已经下台了,“他现在不下台,日子就好过了。”记者了解到,张勇由于一次养苗事故,损失700多万,现在已经不在供应扇贝苗了。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公司管理混乱的具体表现不仅是收苗过程存在暗箱操作,并且獐子岛员工也存在监守自盗的情况,“把偷来的苗拿出去卖,而且量也很大,成船的偷,十分普遍。”

不仅如此,张勇表示,獐子岛公司往海里播的苗业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主要是从2012年以后开始的,一年比一年少,“14年把13年的苗都拉了,正常应该拉12年的。”他举例称,如果名义上需要投放1亿个扇贝苗,实际上连5千万也没有。

关于这一点,多位獐子岛镇岛民均向记者反映过,还在出海的渔民李同(化名)说:“扇贝苗偷工减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谁都了解。”

一直从事收扇贝的李芳(化名),獐子岛集团内部管理混乱,用苗大打折扣,“现在海里哪还有苗了,都是空的。”

对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梳理发现,2016年,獐子岛镇2000多名岛民以獐子岛集团扇贝苗弄虚作假为由实名举报该公司,不过,当时獐子岛公司也以举报不实为由,加以否认。记者多次试图联系獐子岛公司宣传部门,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并且,11月19日晚间,记者来到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獐子岛集团分公司,一阵阵浓郁的海鲜味扑鼻而来,不过,其工作人员并不愿意多说,并表示,了解情况要问獐子岛镇的岛民。附近的居民似乎对扇贝死亡有所了解,但不是十分清楚,他们建议记者向渔业部门了解情况。

扇贝苗骤减难以掩盖

播苗船由七八条减少至两条

每年的10月份到12月份是扇贝播苗(养成的苗)的季节,这个时候恰好正是往海里播苗的时候。张勇表示,往年播撒苗的时候,会十分忙碌,有好几条船,今年基本上看不到船了,很冷清。

据悉,按照獐子岛公司的海域面积,公司每年需要购买超过4亿元的扇贝苗,13年獐子岛公司还在收苗,苗相对便宜,一共花了两个多亿,13年以后基本上收不到,仅靠自己培育的一些,他说,獐子岛公司17年以后播进的苗种仅相当于12年之前的1/10。

张勇告诉记者,目前,獐子岛公司之前要播撒100多万亩的扇贝苗,现在压缩到10万亩了,基本只有原来的1/20,“就是没有苗种往海里投,所以公司只能是压缩。”

据了解,日前獐子岛公司公布未来运营计划,称自2019年度至2020年6月底之前,完成放弃海况相对复杂的海域或暂停部分适用海域约150万亩。

并且,自2020年始,底播虾夷扇贝由规模发展阶段向中试探索阶段调整,以优化适合本地生态系统条件的虾夷扇贝新技术、新良种、新模式,每年中试虾夷扇贝约10万亩,基本关闭底播虾夷扇贝增养殖风险。

长期居住在码头附近的知情人士说,目前这个码头只有一条船还在工作,其他的船都停在岸边,往年差不多有七八条船一起播撒扇贝苗,“就是现在的苗少了啊”。

有一个侧面或许可以加以辅证。

其间,记者实地探访了两个育苗厂,其中一个在獐子岛客运站码头上,该育苗场一片芜杂,荒废不堪,明显可以看出已经不用了,据当地岛民刘用(化名)介绍,这个厂子已经停止工作了,“獐子岛集团这样类似废弃的厂子有很多。”

而这与獐子岛镇多位岛民提供的信息如出一辙,“正常的公司谁这样,连个管理人员都没有,外面的人可以随意进出。”一知情人士韩佳(化名)说道。

一出租车司机也说道,獐子岛公司管理很松散,员工可以随意请假,“公司忙的话怎么会轻易让请假,请假就不给公司呗。”记者在上班时间,来到一个岛民说还有人工作的育苗厂,该育苗厂大部分空调、设备、大门都无法正常工作了,也未发现育苗厂工作人员。不过,从院内晾晒的衣服来看,该厂应该会有人来。

据了解,辉煌时期獐子岛公司有三家育苗厂,育苗一厂、育苗二厂都相继凋零,只剩下“大连海珍品原良种厂”还在艰难维持,而它正是上面记者探访过的一家半废弃的育苗厂。

值得一提的是,一在码头工作五六年的员工表示,今年播扇贝苗的船是少了,“它(獐子岛集团)哪有钱买苗。”这正如一海洋岛养殖大户所说的,现在没人敢卖苗给獐子岛公司,公司现在还欠很多养殖大户的苗钱没给。这一点可以从多位知情人提供的线索中加以佐证:现在海洋岛的几个养殖大户都不愿意卖苗给獐子岛公司。

因多年举报都石沉大海

投苗者对扇贝苗的质量问题深感无力

此前在采访中,有岛民说,獐子岛公司往海里投沙子和石子。还有投苗者说,獐子岛投的苗有死苗,“知道是死的,还要往海里投,公司让投就要去投。”

记者在一家海鲜店旁边,碰见獐子岛的投苗者张大年,张大年(化名)具有很多年的投苗经验,他表示,獐子岛公司所投的苗有问题,这是大家都知道。

至于哪方面有问题,张大年已不愿重复。“没有什么好说的,谁不了解啊。”当问及既然知道为什么没有去举报时,他说,“举报有什么用,公司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这和包括张勇在内的,长期居住在岛上的人说法如出一辙,苗的问题大家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但是也没有办法,“每年来了一批又一批媒体,证监会也发了多次问询函,都没有效果。”张勇感慨道。

“公司收购苗的时候会用筛子筛,太小了不行,2.8公分起步,太小了他不要,2.8到3.0的占20%,3.0以上的可以占80%才可以,但是关系好的,达不到这个标准也会要”。这里,张勇给了一个比例可以参考,比如一斤正常能称80个,最后獐子岛一斤称160个。也就是说有部分是不符合条件的。

来自山东的海鲜老板刘先生更是称,之前,獐子岛公司扇贝苗仅有20—30%是正常的。

长期在獐子岛从事投苗工作的王明(化名)告诉记者,他往年投苗发现,扇贝苗存在质量问题,有杂质,播量也少了,“公司买不到好苗,好苗海洋岛自己留着”,除了参杂,他还说,扇贝苗的个头不行,不达规格,“如果苗的质量不行,它投在水里成活率就很低。”

据王明透露,早前獐子岛公司价钱给的合适,别的岛会卖一部分质量好的苗给獐子岛公司,而目前獐子岛公司每年都会欠扇贝苗养殖大户的钱。

对此,2018年獐子岛集团曾公开表示,它们播种全过程受控。獐子岛还表示,公司对于不达标、不计价的苗在大规模收购时无法逐一剔除,故收购的底播苗种会混有杂质及不达标的苗种。鉴于公司在全过程坚守质量控制标准,监督机制完善,故不存在“很多扇贝苗在投放之前就已经死了”的情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吴浩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