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京津冀一体化表现在哪里?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6-04 阅读数:人阅读

 

当前,所谓“京津冀一体化”更为官方和正式的提法应当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实际上,这一概念其实已经出现近二十年了,但若以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来计算,这一战略的实施已经迈入第八年。一言以蔽之,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发展均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推进纵深还有着许多不足。

先说成果。据官方指数显示,以2014年为基数,2020年京津冀发展水平总指数提升到119.3,统计指标包含生态、共享、创新、协同和开放五方面。也就是说,在2014年区域协同发展概念提出后,京津冀发展水平提升19.3%。

具体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交通一体化建设方面成效突出,并持续推动区域内错位联动发展和科技创新合作。

在“疏解”方面,从发布2014年版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起,北京持续、从严执行减量发展和产业疏解,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近3,000家,为首都“高精尖”经济创造空间,新设“高精尖”市场主体由2013年的41%升至60%。而在环京地区,以廊坊北三县为例,过去三年时间已经有超过120个北京优质项目签约。

在交通方面,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当前已基本建立。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已完成权结构调整,京张高铁、京沈高铁已经通车,且位于北京远郊、邻近京冀边界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并投入运营,京津冀机场群和港口群持续联动建设。《北京市 “ 十四五 ” 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提出将初步构建起京津冀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

在区域内错位联动发展方面,过去7年,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超1,200亿元,产业引导和技术落地项目持续增长。例如,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的分支机构累计达到8300多家。此外,还有北京现代汽车沧州工厂、北京沧州生物医药园等项目落地,北京大数据产业链向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聚集等等。具体我在下图中做了列举:

当然,也要清楚地看到,京津冀区域内部经济、社会、资源等各方面均衡程度仍有不足,三地之间的内部差距并未显著缩小,人均GDP等部分经济指标的差距甚至呈小幅扩大趋势。在此基础上,京津冀区域GDP总量占全国经济体量比重从2014年的10.4%下降到2021年的8.4%,且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北京作为区域龙头动能强劲三地经济体量比值扩大,且人均GDP增长动能不足,其经济总量、经济承载力和增长动能与长三角、大湾区等城市群相比有所欠缺。

因此,可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虽然已经打下基础,但实质传导到经济指标尚需时间。也正因如此,北京制定了2017-2020-2030三个阶段的计划和目标,实现从疏解北京、到京津冀差距缩小、再到京津冀格局的三步走的战略。

下一步,政策需要实质性地引导人口、资源、技术、企业实现多节点转移。例如,把河北“拉进圈”,向河北重点城市引导产业落地,尤其是助力雄安与京津构成金三角,构成京津冀发展的支点等等。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区域内部各城市间形成良性的多极互动,推动区域走向繁荣。

如果有知友想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话题作深入了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观看我们在近期举办的“2022仲量联行中国城市发展线上峰会北京场 | 共创未来,双奥之城新蓝图”。在这一活动中,我们邀请到了专家学者、行业大咖,聚焦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结构升级,深入探讨各参与方应如何助力北京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

2022仲量联行中国城市发展峰会北京场 | 共创未来,双奥之城新蓝图app.jingsocial.com/microFrontend/contentCenterH5/center/xLH8CqzUqKxWpYZSmkCyPQ?promotion_value=YLSG8ymsv2yZWfUBWgn24X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