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共建多赢金融新生态,华为云正助力券商资管智能化升级
资管新规重塑行业格局,随着监管差异缩小、打破刚兑板上钉钉,券商纷纷加大向财富管理转型的步伐,拥抱净值化管理、抢滩设立资管子公司、加速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成为破旧立新的主流选择。
与此同时,在去非标、去通道,严格采用主动管理、净值化管理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差异化优势实现突围,打破同质化竞争的内卷效应,成为证券公司当下普遍面临的新挑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金公司研究团队认为,目前我国资管行业发展阶段可对标美国20世纪80~90年代,投研能力建设是当前核心,科技能力布局也已进入窗口期。
IT投入不断加码,近年来证券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按下“快进键”。资管新规下,证券公司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打开行业想象空间,加速向金融科技深水区迈进?事实上,多数券商在自主研发领域并无优势,因此借助云计算厂商输出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和模型驱动的系统化投资组合方式,推动资管业务智能化升级,或许是多数券商在新时期更为现实的选择。
资管新规重塑行业格局,券商抢滩设立资管子公司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作为资管行业的重量级玩家,证券公司自此也开启全面净值化时代,去通道并且拥抱主动管理成为转型的主流选择,行业生态格局已然重塑。
在资管新规的作用下,为谋求新的发展突破口,抢滩设立资管子公司成为券商挺进资管领域腹地的重要落子。7月12日,国金证券最新获准设立资管子公司,注册资本为3亿元。至此,设有资管子公司的券商达到22家。
除此之外,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加快公募化改造进程同样是券商资管业务模式破旧立新的显著特征。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证券行业资管业务规模为10.88万亿元,同比增加3.53%。其中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集合资管规模大幅增至3.28万亿元,增幅高达112.52%。这无疑是券商主动管理能力提升,逐渐回归资管本源的有力证明。
2022年,券商资管公募化改造也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今年已有34家券商(及资管子公司)旗下的56只大集合产品完成公募化改造。总体而言,中信证券、光证资管、海通资管、东海证券公募化改造进度居前,完成改造的大集合产品在10只以上。
海外头部资管机构顺势而为,科技助力突破增长边界
2022年是资管新规元年,为打破同质化竞争的内卷效应,各券商在快速分化的窗口期还将如何发力?中金公司货币金融团队分析,结合海外资管机构的发展经验,头部资管机构将愈发注重平台化建设,其核心特征就是金融科技的平台化,逐步在投研、风控等领域引入金融科技赋能。
不妨以普信金融及贝莱德两家头部资管机构为例,拆解并借鉴二者突围而出的核心商业模式,以此作为我国资管机构现阶段发展对标参考的蓝本。
普信金融是“小而美”的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代表。在投资框架上,普信金融属于双投资平台并驾齐驱,投资委员会分级设立,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平台化管理。在原投资平台基础上,2020年,普信金融集中投研力量打造了明星基金产品平台TRPIM,成为放大品牌效应、吸引资金与客群流入的关键抓手。
另一家资管机构贝莱德成立于1989年,除并购扩张外,金融科技赋能同样是其突破成长边界、完成快速扩张的核心原因。贝莱德成立之初即注重风险管理并投身金融科技能力建设,并自主开发阿拉丁(Aladdin)大数据风控系统,通过风险分析、交易执行、风险管理与控制、数据管理与监控、组合管理,兼具对内反哺自身业务、对外开辟收入来源双重属性。
相比之下,中资机构在金融科技投入方面的仍存在较大差异和不足。从投入金额看,2021年,105家券商的信息技术投入总金额为338.20亿元,平均每家为3.22亿元。这其中,4家券商IT投入超过15亿元,10家券商的IT投入均超过10亿元。但是与国际领先投行甚至是国内头部大行相比,这个数据仍有明显差距。
IT投入不断加码的另一面是,我国证券行业的数字应用在深度、广度方面均有待提高。深度方面,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共享水平较低导致数据处理能力薄弱,数据价值无法得到挖掘的现象较为普遍。此外,数字化应用水平有待提升、数字化转型人才支撑不足等因素,都制约了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在广度方面,区块链境外证券发行、交易、结算、登记托管领域实践的相关前沿技术在证券行业得以应用的场景还是比较有限的。
云计算深度赋能,证券行业“新基建”正当时
证券行业如何依靠科技赋能打开行业想象空间,加速向金融科技深水区迈进?华为云给出的两大关键词是数据和智能化,华为云认为数据和智能化融合是下一代数据平台的需求,不仅能提升数据科学开发流程整体效率,还能让数据科学家工具具备易扩展、高性能的优势,进而打破系统烟囱,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优。
数据及智能化融合需要建立在金融基础设施之上,海外资管巨头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早已率先布局。2020年4月,贝莱德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在Azure云平台上托管其投资基础设施Aladdin;2021年12月,高盛宣布与亚马逊云科技共同推出全新云上数据和分析解决方案——高盛金融数据云(Financial Cloud for Data);摩根士丹利打造的RICE(Risk Calculation Environment)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功能强大的Scala平台,为固定收益风险管理和下一代交易应用提供支持。
显然,相比之下国内证券行业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投入和国外领先同行比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距。随着行业“新基建”时代加速到来,国内资管业也正奋起追赶国际步伐,打造科技投研一体化成为其中的绝佳突破口。
2020年6月,平安资管推出自主研发的“平安债券智能投资一体化平台”(简称“KYZ”),通过大数据和AI提供投资预警信号。依靠KYZ平台上的风险分析模型工具,可以实时分析万亿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动态监测、定量评价组合风险。据了解,这一平台已经在平安寿险、平安银行、平安证券等充分实践。
中金公司也是券商数字化转型中的佼佼者,围绕数字化演进,中金公司已经打造苍穹、擎天、天玑、九章、北斗五大数字平台。其中北斗平台依托其高度灵活的技术框架和轻量级的开发方式,采用PaaS平台即服务的模式,为公司搭建了多用户、多层级、多功能的云生态体系。在满足各部门及业务条线定制化需求的同时,可以实现系统和数据在统一平台的整合。
共建多赢金融新生态,华为云助力券商资管智能化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和头部券商相比,多数中小型券商在自主研发领域并无优势,因此借助云计算厂商输出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资管业务智能化升级,或许是其更为现实的选择。
在国内金融云市场,海外巨头的出镜频率似乎拼不过近几年快速跑马圈地的本土玩家。目前,中国的云服务供应商巨头正在迅速增强其为特定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华为云也成为其中异军突起的黑马选手。
2022年是资管新规实施元年,华为云据此顺势抓住了资管领域业态重塑的广阔市场空间。目前,华为云已经帮助众多头部证券公司实现智能转型,包括TOP10券商中的7家,服务全球300+金融机构。
结合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华为云提出了基于金融专区端到端的开源数据科学智能化框架——Fathom。其核心是基于Apache Arrow构建的“零拷贝”数据底座,为券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来帮助行业进行系统化投资。
具体来说,“零拷贝”数据底座采用协作共享式模型开发,底层分布式计算驱动,具备出众的性能。支持SQL/Python混合编程,同时满足金融⼯程师和数据⼯程师的需求。工程师可以用Jupyter Notebook搭建的平台做开发,通过分布式多机探测环境,增强开发能力。还可以把开发好的策略形成Notebook资产,放在内部的应用市场,供所有人共同编辑。这种协作共享式的模型开发可以极大提升开发效率。
Fathom是面向未来的一站式数据科学智能化解决方案,用户能够使用Python技术栈完成从ETL(extract, transform, and load)到模型训练,推理上线的全流程AI+Big Data应用开发流程。Fathom提供了面向Python用户的极致分布式开发体验,提供了对大量生态库的支持,实现TB+级别的分布式AI加大数据的开发能力。Fathom提供低代码将AI+大数据应用由单机转分布式的自动化能力,极大降低金融工程师使用分布式算力的学习成本,同时Fathom拥抱开源生态,能集成开源架构的最新能力,贴合绝大多数工程师的开发习惯。
对于支撑很多投资决策的场景,华为云还提供了构建于金融专区和Fathom之上的数据探索和因子投研平台,包含数据基础设施和金融量化平台。该架构具备客户数据亲和、平台扩展能力强、满足弹性扩容要求等核心优势。
据测算,2022年我国资管行业公有云市场空间将超过9亿元。接下来,华为云会如何助力券商资管智能化升级稳步落地,能否对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起到重要的示范意义,进一步助力金融机构守正创新,并扩大自身在金融云业务的优势和市场份额,不妨拭目以待。
“金融有底、赋实有数”,场景、数据和技术三位一体将共同支撑着金融业务的发展。金融机构要抢占数字化转型先机,关键在于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培育自身的数字基因——包括以用户为中心,重构底层业务逻辑;以战略为先导,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以投入为驱动,夯实数字技术能力;从重构底层逻辑、完善顶层设计和夯实技术能力等多方面入手,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