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看泰安丨杨圣军:担起传帮带重任让山东梆子后继有人
记者 薛瑞 徐慧
11月4日,“万山磅礴看主峰 文旅融合看泰安”——2022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十大文旅成长企业”“十大年度人物”巡礼采风活动启动。通过对泰安文旅企业、年度人物的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及时推广全市文化旅游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活力,强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你怎么又回来了?你可知,这军中就剩下你!”11月4日下午,在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杨圣军正在给青年演员授戏,从动作、步伐到每个眼神、停顿,一收一放中,唱腔高亢激昂、韵味醇厚,表演层次分明、声情并茂。尽管只是日常排练,但依然一丝不苟,豪放中见稳重,洒脱中见深沉。
国家一级演员、首届山东梆子专业大赛一等奖、泰安文艺工作者突出贡献奖、两次代表山东梆子剧种参加央视戏曲春晚、山东省第二届戏曲名家工作室……诸多荣誉加身,今年62岁的山东梆子演员杨圣军,无疑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和急先锋。
《官箴碑》剧照,左一为杨圣军
《两狼山上》剧照,右一为杨圣军
1976年,杨圣军考入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1977年被选拔进入泰安地区戏训班学习,接受系统的戏曲理论和表演的培训。1981年,经过五年勤学苦练后,杨圣军毕业回团,此时的他更准确地掌握了演员“唱、做、念、打”的基本功,为今后的戏曲表演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1984年至今,他主演传统剧目30余部,主演新创精品剧目10余部,《辕门斩子》《杨家将》《两狼山上》《官箴碑》《泰山挑山工》……许多耳熟能详,代表着山东梆子的最高水准。
几十年来,杨圣军见证了山东梆子的衰落和再次繁荣。“1985年前,泰安有七八个梆子剧团,后来只剩我们这一个。2010年左右,山东很多梆子剧团转为唱豫剧,只有泰安坚持着。近些年,国家加大对戏曲文化的投入,在泰安带动下,目前山东在册的梆子剧团达到了14个,戏迷也有五六千人了。”自小对于戏曲的热爱,加之深知成为一名演员的不易,让他更坚定了传承山东梆子的决心。“越是民族的,越需要有人坚守阵地。将山东梆子推向更高的高度,我深感责任重大。”
近几年,在继承发扬山东梆子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杨圣军对传统艺术形式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革新,并不断创作与时俱进的新剧目,生产了像《两狼山上》《官箴碑》《泰山人》等具有现实意义、内容优质、反响热烈的剧目。围绕抗日战争主题,近期正在排演的《徂徕山花》,也即将与观众见面。
杨圣军入选第二届山东省戏曲名家工作室,为学生讲课
除了演好人物、剧目革新,如何把自己掌握的技艺和艺术体悟传承下去,是杨圣军最大的心头事。2021年底,杨圣军入选山东省第二届戏曲名家工作室,通过名师带徒、言传身授、创作指导等方式,带动青年艺术人才成长。“一个剧种的延续需要注入人才的活力,后继有人,剧种才有发展潜力。” 杨圣军表示。近几年,他先后收了5名徒弟,对他们严加教导督促,手把手进行指导。如今他的几名徒弟也可以在剧目中挑大梁,成为剧团的优秀后备人才。下一步,杨圣军还打算把戏台搬进景区,更好地促进文旅融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