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汉字追根溯源 - 每日一字 (武)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4-21 阅读数:人阅读

 

中华文明的魂在汉字,带你追根溯源,领略不一样的汉字。

楷体

金文

甲骨文

图片

武字本意为

拿着武器行进,进行征伐

引申泛指

有关军事、技击、强力等活动的:文治武功;文武双全;武术

又引申指

威猛,刚健:孔武有力

又引申指

兵器:武器

又用作

姓:武松

武字的本意是拿着武器往前行进,进行征伐,所以它的引申义也都与此有关。

说武字就绕不过楚庄王“止戈为武”的典故,因为楚庄王就是凭着这句话称霸诸侯的,或者说,在楚庄王说了这句话之后,诸侯才愿意承认他为霸主的。止戈为武的意思是说,停止使用暴力才是真正的武力强大,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德服人的意思在里面。迎合了当时各个诸侯国,特别是周边小国们希望止战的愿望。因为楚国向来以蛮夷自居,不断征伐消灭周边小国。现在楚庄王提出这样一个口号,大家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自然乐意尊他为霸主。

不过楚庄王的这个口号却是耍了滑头,通过曲解武字的本意来达成的。武字由止和戈两个符号组成,止是指脚,而戈是武器。因为我们是用脚站立不动的,所以止又引申为停止,静止的意思,止戈为武的止就是用了这个引申义。但实际上,脚除了用来站着不动之外,更大的作用是用来走路的,而武字中的止的本意其实是前进而不是停止,楚庄王把止的意思正好用反了。但是对于诸侯们来说,楚庄王承诺不动刀兵,大家都有好处,管它曲解不曲解呐。

武还是一个大名如雷贯耳的人的名字,这个人叫孙武。按太史公司马迁的说法,孙武是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的作者。不过司马迁在《孙子吴起列传》里面对于孙武的描述却语焉不详,非常可疑。

《孙子吴起列传》讲了三个人的故事:孙武,孙膑,吴起。讲孙武的只有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但是对于孙膑和吴起的记述却非常详实。讲孙膑围魏救赵,桂陵之战,在马陵之战中甚至有很多细节的描述;而吴起的篇幅更长,细节更多。而且孙膑和吴起与同时代的其他名人有很多互动,可以活灵活现的把他们的人生经历,甚至心路历程勾画出来。

但是说到孙武的时候,只是语焉不详地说什么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孙子与有力焉。而且孙武的故事里只讲到吴王阖闾,甚至没有提到一句同为吴国重臣的伍子胥。然后如果你再去看《伍子胥列传》,你会发现,乖乖玲叮咚,几十页纸的超长故事,在整本史记里只有《淮阴侯列传》能在篇幅上与之一较高下,但是孙武的故事却连一页纸都不到。而且在篇幅超长的《伍子胥列传》里面,居然没有一句提到孙武这个人的,他们似乎生活在不同的宇宙里,根本就没有任何交集。同时代,同朝为官,同样重要的两个人,太史公为何如此地厚此薄彼?非常可疑!

不但如此,《史记》里面孙武唯一的一个故事,也是极其不合理。如果我告诉你,有一个人从来没下过厨房,结果他写了一本菜谱,然后大家按照这本菜谱做出来的菜,所有人吃了都交口称赞,你信不信?如果我告诉你,有一个人甚至从来没上过平衡木,结果他写了一本关于体操的专著,很多人凭着学习他的专著居然在奥运会上拿了金牌,你信不信?如果我告诉你,有一个人从来没炒过股票,结果他写了一本教人炒股的书籍,很多人凭着他教授的知识在股市里大赚特赚,你信不信?谁信谁傻!

但是孙武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他是先写了《十三篇》,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吴王阖闾看了《十三篇》之后,拍案叫绝,才给了他一个面试机会,进而雇佣了他,然后他才有机会上战场打仗。这似乎都反了,一个能写出《孙子兵法》的人,一定是打过很多仗,然后才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才能写出这么一本震铄古今的军事专著来。他不可能是先写出了书,然后用自己的书作为敲门砖才得到了上战场的机会。

其实在《史记》里面,除了孙武,还有另外两个神秘人。而这三个人的传又恰好是连在一起,分别是《司马穰苴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和《老子韩非子列传》,所以《史记》里面的三个神秘人分别是司马穰苴、孙武和老子,我们先按下老子不表。司马穰苴的故事也很奇怪,据说司马穰苴是晏婴推荐给齐景公的,但是你翻遍整本《晏子春秋》,即便里面有很多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但是居然没有提到过司马穰苴这个人,他可是大司马啊,齐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啊!《廉颇蔺相如列传》还有将相和的故事呐,好歹晏婴和司马穰苴这对将相应该留下点什么吧?但是连只字片语都没有!然后司马穰苴参加的战争具体是那一场战争,也没有明确写,而且他成了大司马之后应该有很多故事的,但是也没有。他做了大司马之后唯一的故事就是他莫名其妙地死掉了。非常可疑!

但是这还不是最可疑的。如果你去读一下孙武的列传和司马穰苴的列传,你会发现,他们的列传都只记载了一个故事:孙武杀吴王的宠姬立威;而司马穰苴呐,是杀齐景公的宠臣立威。这根本就是同一个故事,只是换了主角和配角的名字而已,然后把后面的布景板再换一下,就变成另外一个故事了。是不是觉得更可疑了呐?

那司马穰苴和孙武有什么关联吗?他们都是齐国人。你明白了这点,也许你会这样想,孙武之所以没上过战场就能写出《孙子兵法》来,他肯定就是研习了司马穰苴的兵法才受到启发的。没错,这就是别人挖好的坑等着你去跳呢!司马穰苴的故事之所以被编出来就是为了填孙武没上过战场却写出了一本兵书这个坑的,但是司马穰苴自己的故事却又漏洞百出。说了一个谎,就要用另一个谎去圆!为了填一个坑,只能去挖另一个坑!真相到底是什么?

《十三篇》刚写出来的时候叫《武十三篇》,武的含义,我们前面说过了,与军事有关的就可以称为武,所以《武十三篇》的字面意思就是关于行军打仗的十三章论述。它是齐国的孙氏所著,所以也称为《孙子兵法》,它的作者曾经帮助吴王阖闾称霸诸侯。

然后你不经意间忽然发现,伍子胥临死前最后一次出使去的就是齐国,除了作为外交使臣办公事之外,他还顺道办了一件私事。

他已经察觉到夫差对他越来越不信任了,他已经背负了叛楚的恶名了,他在楚国因为日暮途远而倒行逆施。如果再背叛吴国,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将无立锥之地,所以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以死进谏。但是就算自己下定决心就死了,也不忍心连累自己的家人啊,为了自己的名声而牺牲家人,也不是大丈夫所为。所以它出使齐国就把自己的儿子伍封托付给了自己齐国的朋友鲍氏,为了儿子不受自己牵连,他给儿子改了个名字叫公孙封。伍子胥一回去,他的政敌伯嚭就在夫差面前进了谗言,而他把儿子留在齐国也是其中一条罪状。最终夫差给了伍子胥一柄剑,并且留下一句话,“子以此死”。可怜伍子胥征战一生,快意恩仇,威震诸侯,最后却浮尸江中。比干剖心,子胥鸱夷,天下间最悲凉的事情莫过于此。

武字的字型由止和戈两个部分组成,止是指脚而戈是武器,表示一个人拿着武器往前走。各组成要素如下:

脚,在甲骨文里这个部分就是一个脚的图片,到了金文里,这个脚已经与楷体里面的止很像了。

戈,对比图片,甲骨文和金文,你就可以明白它怎么样一步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参考书籍:

《汉字图解字典》 顾建平 著 中国出版集团 东方出版中心《汉字源流字典》 谷衍奎 编 语文出版社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所启发,请关注点赞分享,我会持续更新。如果你有任何的想法,也欢迎评论交流,我会尽量回复。谢谢!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