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保的最大经验:首先要老板重视,而且老板真正懂期货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扑克风控官2000+大宗产业风控专家,赋能你的企业风控决策
【免费福利】超4G的投研大礼包和大宗百科全书,助力你的投研之路!即刻添加扑克福利君微信:17191769126领取!
作者 |许倩文章来源 | 期货日报1999年,海大还是只有几个人的作坊式小厂。17年后的今天,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大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00多家子公司、1个研究院、6个中试基地(指进行中间性试验的专业试验基地)、饲料年产量超过700万吨的大型高新技术集团公司。以水产预混料等饲料品种为核心业务,保持植物蛋白与能量蛋白双栖发展,在种苗、药品、养殖等领域实现多元化拓展,海大集团多年来的稳健经营成功使其跻身中国饲料行业前十强企业。
而这无限荣光的背后,还要追溯到十年前集团领导班子的高瞻远瞩,以及对期货工具不偏不倚的交易理念与正确认知。2003年“试水”期市,小战告捷,2006年开始搭建套保团队,规范操作,200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海大集团顺利搭上资本市场快车,期货工具助力其经营实体可谓功不可没。借鉴外国成熟交易模式、期现两端完全统一结合、相关配套风险管理制度完备,海大集团目前已摸索出自己在期货市场上的套保、套期操作模式与交易节奏。十年规范操作,极少因期货价格波动而导致大幅亏损的海大集团,堪称民营企业中期现结合的“常胜将军”。 行业变革中逆势增长据海大集团三季度公告显示,自2016年初至三季度期末,该公司实现净利润约8.8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0.47%。记者了解到,在农牧业发生着巨大变革的近三年里,海大集团的经营数据逐年实现逆势增长,2013年净利润3.40亿元,2014年净利润5.38亿元,2015年净利润7.80亿元,连创新高。“今年小饲料企业感觉生存压力很大,而几家大企业都做得挺好。在供给侧改革的环境下,市场波动更为剧烈,玉米期货持仓已达100万手以上了,随着玉米价格的市场化改革,饲料企业套保需求将变得更加强烈。”海大集团采购总监杨建涛如是说。据记者了解,2012年是整个农牧业发展的分水岭,继饲料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之后,养殖业也步入结构性调整时期。2013年至2015年,全国饲料行业企业数量迅速从一万多家下降为六千多家,饲料生产总量不增反降,几乎所有饲料企业开始面临生死考验。在大势趋弱的背景下,海大集团是行业中为数不多的量、利都实现大幅增长的民营上市企业。目前,海大集团在国内有60多家饲料厂,东南亚地区也在布局新厂,越南6家饲料厂已投产,河内一家即将开建,印度1家已经开建,预计明年能够投产,马来西亚1家正在建。今年上半年,海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6.20亿元,同比增长20.41%,销售毛利率11.13%,同比增长0.39%,饲料销量323万吨,同比增长23.2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海大集团对外的宣传册上,该公司董事长薛华这样说道:“公司发展的基本策略是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化,具核心竞争力业务规模化基础上的上下产业链延伸”。面对大宗饲料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动荡以及养殖行业利润的下滑,不断做大做强的海大集团背后究竟有哪些可持续增长的期现结合经营之道?11月份,记者特意采访了海大集团采购部期现货相关负责人,意在揭开年产量百万吨级以上饲料企业如何运用期货工具避险的神秘面纱。 集团领导班子正确领航实际上,海大集团早在2003年即涉足期货市场。当时,海大还是只有几个人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负责采购的许英灼(现为海大集团董事、副总裁)向薛华提议尝试操作期货。“许总也怕亏,就说自己拿几万块钱来做,亏了算他的。薛总说既然这么重要就公司来做,亏了算公司的。然后,许总负责操作,海大开始参与期货业务。”采访中,杨建涛一再强调,企业做套期保值,最重要的是集团领导予以重视和认可。初次“试水”从豆粕、玉米期货做起,实现了盈利,海大集团领导班子决意正式招人,组建期货套保团队。2006年,海大的饲料产量约在几十万吨左右,“当时我们做过调查,粮价年波动率在百分之二三十,而我们的净利才百分之三四。饲料行业本来就利润薄,这个波动我们可能承受不起,所以必须利用期货工具来避险。”于是,受现货经营倒逼,海大集团开始期货交易。如今看来,海大集团开启套保之旅的契机,可归结为两大因素:一是基于风险而为之,当时国内上游压榨行业的价格风波震慑并敲醒了下游饲料养殖企业的警钟,再反观国外期货市场百年以上的发展史,以及益海、嘉吉、路易达孚等上游油厂多年成功套保的经营模式,海大集团领导班子意识到,坚持“两条腿”走路是饲料行业原料采购必然的发展之路。二是基于利润而为之,集团领导在进行期现结合时能收获不错的利润,“当时经常能够发现买入现货卖出期货锁定利润的交易机会,风险收益比十分理想,自用、贸易都是很好的盈利机会”。对尚未参与期货市场的部分实体企业而言,在未厘清套保理念之前,期货套保单方面的亏损往往让企业老板对期货心生厌恶,可能初次尝试后,未遂盈利心愿,便不敢再做,甚至将衍生避险工具束之高阁。但对海大集团而言,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这些困惑,自公司总裁、副总裁到其他中高层的各个管理者,其利用期货的正确理念与认知使整个企业都少走了许多弯路,期货还成为其加速前行的动力。“我们从开始就认定期货是现货企业控制价格风险的唯一选择,并没有期货风险大等顾虑。对公司来说,最需要的是配套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并保证严格执行。”杨建涛表示。海大集团采购部副总监姚望介绍称,公司一直以期现结合的套期保值操作为主,鲜少投机,因此很少遇到因极端价格波动而导致亏损的情况,包括2008年金融危机、2012年豆粕减产、2015年的库存积压和2016年的大涨大跌,对海大都没什么影响,有些年头反而做得还不错,2008年、2012年反而是赚钱的时候。据悉,海大集团对现货和期货实行统一管理,两个市场的盈亏统一合并计算,只要套期保值头寸符合海大的风险管理制度、符合经审批的套保方案,不对期货市场单方面的亏损特殊考虑。杨建涛对记者说:“做了这么多年,老板也都知道,期现头寸是对冲的,期货亏了现货肯定赚了,现货亏了期货就赚了”。 参考期价制定采购决策目前,期货对于海大集团的日常经营来说,是采购价格的重要参考。比如几大植物蛋白和能量原料品种:豆粕、菜粕、DDGS、玉米、高粱、小麦、大麦等,采购时必须参考国内外期货市场大豆、豆粕、玉米、菜粕等品种的价格,以及合约之间跨月、跨品种、跨市场的价差情况。记者了解到,海大集团在饲料行业中率先实行现货集中采购,采购模式为集团集中专业化采购,原料集中度达90%以上。集团采购中心按各品种门类细分专业小组,建立全球化原料跟踪体系,从源头了解、把握市场信息和品质管理,根据全球化市场研究结果制订采购策略和采购方案,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宗旨。而助力集团统一采购不得不提的策略就是——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对主要大宗原料进行套期保值,锁定价格波动风险。在日常采购中,海大集团奉行的是期货业务与现货业务完全结合与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植物蛋白、能量现货采购各一人负责具体期货操作,统一接受采购总监的管理。企业参与期货套保,如何在内部管理好期现两端人员,在交易、风控、财务等方面规范其客观操作,是期现套保能够真正落实并有效持续的关键所在。而海大集团是如何做到部门之间有效整合与无缝衔接,既能够保证套保操作的效率,又能够有效严控操作中风险的呢?据介绍,海大集团具体制定和实行套保计划的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采购中心小组负责人和采购总监事先与配方负责人、集团总裁就套保事宜进行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采购小组根据决策在OA中提交套期保值方案,内容包括操作理由、头寸量、资金需求、止损计划等;然后提交给采购总监、财务总监、证券部、集团副总裁逐层审批,审批通过后由采购小组负责人具体操作。过程中由证券部专人负责监督实施情况,每天根据期货结算单做结算报送管理层。在对外交流方面,海大集团会不定期地参加一些论坛、会议等,与一些期货公司、交易所、关系较好的业内相关企业交流对现货市场的观点。“现货供需数据对公司是最有帮助的。”杨建涛说,在研究团队的支持下,根据现货各个布点的现货数据、以及美国农业部和中国官方发布的数据,海大集团采购部会制作相关品种的供需平衡表,对市场趋势有所判断后形成采购决策。杨建涛介绍称,公司在期货市场上的套保规模一般以工厂上报计划中现货35天用量为准,对冲头寸不能超过现货规模,超出35天权限的量要逐级审批。若品种的物流运输时间较长,会给予比35天用量更大的套保头寸。据悉,海大集团每年豆粕用量约110万吨,玉米、高粱、大麦、面粉等能量类的饲料原料超过300万吨。“比如,豆粕套保按照35天用量,玉米可能按50天,大家在一起定一个标准,证券部门会按该标准进行监督,超出标准的量有没有方案?方案上面有超出的原因和如果最终接货的处理方式。”杨建涛说,为控制期货交易风险,交易前提交的套保方案上必须注明止损点,期货结算单须由期货公司直接发送给证券部专人,不由采购人员转发,触发止损点时,证券部将直接与管理层沟通。海大集团期货风控人员李紫清介绍称:“我们会对所有期货账目统一管理,每日收盘后统计每个期货账户头寸和盈亏,结合当天现货端(生产基地、采购、船运、库存和远期等)上报的情况,将报表发给董事长、总裁、副总裁和采购主管”。 内培挖掘期现结合人才走专业化的道路,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从海大集团的组织架构设计即可见一斑。杨建涛介绍称:“我们设计了一些专业中心,如采购中心、研究中心、生产管理中心、财务中心、证券部门等等。在管理架构上,采取各个专业线垂直领导管理的模式,分公司和子公司接受双头领导,在工厂接受总经理领导,在专业上接受各个专业线的领导”。目前,海大集团从事期货套保根据品种类别不同,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两个专业组,两个小组自行制定套保方案,再逐级申报批复。就过往报批历史来看,从未出现过有领导对方案坚决否定的时候。实际上,两个套保专业组需要报批方案的频率不多,一年大概两三次,更多的体现在日常微观操作上,而这对人的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姚望就是2006年进入海大集团开始专职期货套保与现货采购的核心成员之一,目前他主要负责整个集团植物蛋白的采购和套保工作,海大集团采购中心副总监王洪悦负责动物蛋白的期现采购工作。来海大之前,姚望在一家期货公司做了三年的农产品研究工作,对现货经营很陌生,更别谈期现结合交易了。从写报告、分析数据转向粗糙的期现货实战、再到精细的期现套保,姚望所在的采购部门十年来人员一直很稳定。多年的套保实战让他根本对所谓单边投机不“感冒”。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采购部门人数也在扩张,整体规模效应不断增强。目前,海大集团采购中心约有230多名员工,如何内部培养期现结合型人才始终是个不小的难题,但多年来他们也摸索出一些门道。“能够同时做好期货和采购的人不多,要慢慢选拔。”杨建涛说,“有些学习好、又懂得做生意的人很好用,这种人不管做采购、销售、期货,其实都是可以的。还有一些学习不怎么好的人,开始我们没怎么重视,后来发现其对市场敏感度很强,情商挺高,慢慢做交易熟悉以后,就成长起来了。”“领导会根据过往的业绩来判断团队的水平。领导之间有意见不统一的,会一起开会协调解决。”杨建涛说,“老板十分理解套保的核心。我们将期货看做远期的现货,如果是套保,期货亏一个亿,那现货可能赚了一个多亿,期货那部分亏损就是看着难看,但无所谓,即使少赚钱,但是很保险。”关于海大集团多年做套保的最大经验,杨建涛说:“企业利用好期货市场,首先要老板重视,而且老板真正懂,这是最重要。其次是要专业化,并且坚定信念。专业队伍就涉及对人才的培养,队伍跟企业之间要匹配磨合,这其实是要花很长时间的。队伍成长起来就好了,但这个过程是要有的,谁都避不开,不是简单的从外部挖个人就能用。我们公司的人出去给别的饲料企业做也不一定能做好,因为企业和个人之间的需求和能力不了解、不熟悉,无法做到最好的配合。” 套保、套期、基差——多维运用期货工具根据过往十年多的操作,海大集团采购中心姚望向记者介绍了两个典型的套保实例。第一个案例是豆粕跨期操作。2016年6月开始,现货供应偏紧,在下游品种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豆粕需求大幅增加,企业预期后期现货紧张局面将持续,M1609在现货供应紧张的环境下走势将强于M1701。由于公司采购的6-9月基差头寸均对应M1609点价,预期后期M1609走势偏强,因此需要将M1609点价转月至M1701点价。由于部分油厂无法提供期货转月操作,因此公司通过买入M1609、卖出M1701的套期操作代替油厂转月。姚望具体介绍称:“从6月中旬开始,公司在M1609和M1701价差10元左右开始建仓,后期逐步开始使用基差头寸的过程中,M1609和M1701价差也逐步走高。”第二个案例是跨品种套利。“DDGS与豆粕价差超过800-900元/吨区间则DDGS性价比高于豆粕,饲料企业会调大DDGS用量降低豆粕用量。”姚望说,“2015年9-10月期间,DDGS与M1601价差在1000-1100元/吨左右,公司买入11-12月DDGS同时卖出M1601。11-12月,DDGS现货与M1601价差缩至800-850元/吨,通过跨品种套利操作,公司减少DDGS采购成本100-200元/吨左右。”杨建涛表示,在进行单边采购时,如何确定采购时机完全是基于自身对期货市场走势的判断。基差采购时,根据供需关系、成本等因素对未来基差预期进行判断,一旦期货波动导致基差低于预期时,就可以确定采购时机。虽说有一些具体案例可供参考,但杨建涛认为,企业在运用期货工具时,没有所谓最优模式,只有最适合当时市场的策略。目前,海大集团使用最广泛的是基差交易模式。2013年至今,从上游油厂到中下游贸易商,海大集团几乎全部通过基差买卖。另外,海大集团也会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对资源予以最优配置。比如通过盘面豆菜价差、盘面豆粕、菜粕与远期进口DDGS、菜粕价差等,确定如何分配后期配方中替代品的使用比例。姚望介绍称,目前公司套保主要交易国内的商品期货,外盘会做一些压榨利润套保,即模拟油厂,买美盘大豆空国内豆油。除了期现套利,还有跨期套利、跨市场套利、跨品种套利等等。当然,期货套保配对选择也是一门艺术。姚望解释说:“做套保方案必须要结合供需关系,一定要了解好市场的数据,并做出分析。如做压榨利润正套,即买国外大豆、卖国内豆粕和豆油,这必须在国内豆粕和豆油供应不紧张,或者货源很宽松的基础上来做。如油粕比(买油抛粕,买粕抛油)交易我们不敢碰,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两个头寸,不是套保。”海大最初进入期市是受油厂影响,如今海大集团在期货操作上仍在向油厂的成熟模式看齐。一般而言,海大集团的现货套保比率在5成以上。杨建涛补充说:“我们都认为,现期套保和跨期套保、跨品种套保都是套保,都是一买一卖的对冲交易。跨期、跨品种套利有机会就做,把它当作增加收益的手段。只要有利润空间,一年可以做很多次,并通过持仓量控制风险。整个采购队伍越做越熟练,每年做得都会比之前好一点。”
将期货套保成本纳入现货采购考核在选拔期货人才方面,杨建涛表示,企业需要的是既懂期货又懂现货的期现双栖人才。评价上,需要看其是否时时从现货与期货结合的角度进行操作。考核上,需要对比其当日使用成本与当日现货市场价格的价差。激励上,可提取部分利润予以奖励。由于采取原料集中采购、期现工作不拆分的模式,期货套保账户必须经主管副总裁审批后才可以由采购中心统一申请开立,以便于统一专业化管理。当然,权利与责任也是并行的。杨建涛解释说:“因为是采购中心部门独立核算,套保盈亏分摊不到下面60多家工厂,起初有些不合拍。但经过十几年实践,现在分、子公司的总经理都很默契,他们都懂得现货价格加多少期货套保成本才是日常核算的最终成本”。杨建涛表示,在日常经营中,集团对采购中心的考核就体现在价差上,“买的东西是不是比别人便宜,是不是比市场便宜。做企业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产品有竞争力,价格有竞争力,采购部门对集团的贡献在于,给集团提供有竞争力的原材料,然后他们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集团市场份额扩大,反过来对我们采购也是有帮助的”。 饲料养殖行业亟待套保突围华南区一家饲料企业套保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华南地区饲料产量在百万吨级别以上的企业约4到5家,前十大饲料企业多数都参与期货交易,但真正组建一个团队去做的,可能唯独海大。过去十多年,海大集团身体力行地演绎着饲料行业中成功拥抱金融的最佳典范。正如海大集团2015年年报所述:“随着农牧业的升级换代,金融服务会成为客户新的需求,也是产业发展的需求”。在饲料养殖行业仍处于水深火热的整合时期之际,杨建涛表示,目前饲料厂预计在六七千家左右,或被兼并整合、或经营困难倒闭,以后每年可能会减少一两千家,行业集中度逐年都在提高。“对于饲料行业来讲,未来必须都要参与期货。因为上游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已经很成熟了,我们作为下游,虽然已经做期货十几年,但操作水平跟上游相比还是差远了,我们需要继续学习,继续深入研究。”杨建涛总结道,“参与期货市场的目的是什么?第一是风险控制,就是把企业的阶段性风险控制住;第二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在多年的期货交易中,因为风控得当,海大多数年份期货交易都是赚钱的。”他认为,随着饲料企业对期货交易认识和熟练程度不断提高,期货市场还是能够控制风险并为企业创造出效益的。如何创造效益,取决于操作人员水平的高低。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领导重视,专业化操作,设计好企业内部的制度流程和管理流程。”【粉丝福利】扑克财经为你准备了一份超4G的投研大礼包和大宗百科全书。即刻后台回复 “福利” 免费领取。重磅!顶级企业风险管理人才交流社群邀你加入▼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