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常识:地震预警系统是什么?如何正确避险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4-20 阅读数:人阅读

 

为长宁祈福,愿大地长久安宁。6月17日22时55分,当人们正准备进入梦乡之际,一道急迫的警报声,划破夜晚。人们疏散到空旷地带后,很快便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感。

6月17日22:55分,四川宜宾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不仅是成都市的101个社区、180个学校提前57-68秒响起了预警的声音,此外还包括宜宾市、乐山市、成都市13个区县等开通了广电和互联网电视地震预警的区域发出电视地震预警提示。云南省昭通市、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雅安市等3个县的4个农村场镇也提前7秒-65秒发出预警。

什么是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可实现全自动的秒级响应。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优势,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向周边地区发出的地震信号。民众据此及时避险以减少伤亡,重要工程紧急处置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统计发现,地震预警时间10秒,伤亡减少39%;时间为20秒,可减少63%的伤亡。

成都高新区率先启用地震预警“大喇叭”

成都高新区是成都市率先开通电视预警的地区。据悉,目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使我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事实上,早在2018年5月成都高新区60个社区已率先启用地震预警“大喇叭”,占成都高新区社区总数的80%。楼顶建有地震预警“大喇叭”的社区,将在地震波及社区前,通过广播提前预警,从而保障社区民众安全、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还将通过手机短信、电视等途径向社区居民发布预警信息,实现多途径、广覆盖的地震预警服务。

在本次地震中,这些大喇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都高新区的众多居民听见了60秒倒计时预警警报。

地震预警,你听懂了吗?

听到地震预警警报,该如何理解警报传达的意思?应当怎样科学应对?

1.倒计时中插入两声“滴滴”:说明这是具有破坏性的地震,需赶紧逃跑或寻找狭小空间躲避。

2.只插入一声“滴”:说明这是有震感而无破坏性的地震,不要惊慌,避免摔倒。

3.倒计时之间无其他声音:说明这是几乎无震感的地震。

地震灾害,防患于未然

震中及其附近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的时间。应保持冷静,在黄金12秒内正确避难。

  在家中

如果你所处的房屋不是危房,建议就地躲藏。如果住的是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在12秒钟内冲出门外。躲藏前,应先关掉煤气和电源,然后蹲下或坐下,身子蜷曲,躲到承重墙墙根等处,抓住桌腿等牢固物体。最好能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眼睛,掩住口鼻。地震过后,可迅速走楼梯撤退到室外空地上,注意千万别乘电梯。

最安全空间排名:

第一名:厕所。

第二名:厨房。

第三名:承重墙的墙根下。

第四名:铁制、实木床下。

另外,“防患于未然、无备才是大患”,平时在家中床下、卫生间等相对安全的地方,常备应急包,就可能增加你生存的希望。

在公共场所

千万不要慌乱地涌向出口,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在商场、书店、地铁等场所应选择结实的柱子边或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柜台或其他危险物品。

在学校、写字楼里

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课桌旁。待地震过后,再向室外转移。

最安全空间排名:

第一名:写字楼电梯间周围(这个地方是由钢筋混凝土灌注的)。

第二名:办公室里的柱子旁。

第三名:卫生间。

第四名:桌椅旁。

在车里

地震时,待在车里最不安全。汽车的钢板根本不足以承受高处跌落物体的任何一击。相对安全的地方是: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在路边停下,将车靠路边停下来,并打开双闪应急灯。在交通拥堵的路段行驶,要马上下车伏地于两车之间的间隙。在停车场,要赶紧下车,在两车之间的位置抱头蹲下或卧倒。

  在电梯里

如果地震时,你正在乘坐电梯,那么要迅速把每一楼层的按钮按亮,使电梯门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逃出电梯。

在户外

应选择开阔地点蹲下或趴下。如果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等,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海啸。

来源:根据人民日报、生命时报、成都高新、新华网等媒体内容整理。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