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房企蓝光发展即将被强制退市!花样年、绿地控股们安全吗?
摘要:还有哪些房企身处困境(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275篇原创
今天(5月10日),前四川地产“一哥”、千亿房企蓝光发展停牌了。
当天,蓝光发展连发三份公告,宣告公司面临被强制退市的风险。
这两天,重庆的天气突变,羽绒服与短袖齐飞。在楼市,房企们的现状也颇为相似,有的已安全度过寒冬,有的依然还在苦苦抵御倒春寒。
本月,继第一家被迫解散的“百强房企”、第一家停牌且将退市的千亿房企后,还有哪些房企仍身处困境?值得投资者和购房者们关注。
01
5月9日,蓝光发展收到了上交所下发的《关于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关于拟终止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概括来看,要点有三:
截至5月9日,蓝光发展的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触及终止上市条件。蓝光发展的股票将于5月10日起停牌。此后15个交易日内,上交所将召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进行审议,并根据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作出相应的终止上市决定。要求蓝光发展充分提示风险,并“做好股票终止上市的有关工作”。以及公司董监高应尽力维护公司正常生产营活动,保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等。2019年,蓝光发展正处于高光时刻。这一年,它的合约销售额首次破千亿大关,成功进入千亿房企俱乐部,引发了业内外的关注。
因为有蜜友询问,蜜姐当时也拆解过其财报(详见:进击的蓝光!四川地产“一哥”神操作,购房者有便宜捡吗?),对其快速增长业绩背后的庞大债务压力进行了分析。
尽管早有预期,但真正看到其终止上市公告的时候,依然让人唏嘘,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02
2019—2022年,短短三四年,蓝光发展就完成了从巅峰时刻到跌入谷底。
蓝光发展曾是四川房企中当之无愧的“一哥”,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牌房企。
2002年,其拿下了成都土地公开拍卖的“阳光第一拍”。
乘着四川省会城市成都的城市化进程东风,蓝光发展一路顺风顺水。早在2012年,就开始了布局金融领域。2013年喊出了“九年千亿”的目标。
按理说,这样一家老牌房企走全国化路线、冲击千亿销售目标再正常不过。难就难在,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后,依然执着疯狂扩张。
然而,蓝光发展的狂飙几乎除了得到“千亿规模”这个虚无的头衔外,剩下的都是麻烦。
其中,一大典型做法是不计代价地快速冲规模。
2017年报中,蓝光发展合并报表范围包括229家子公司;到2019年底,扩张至524 家子公司,更夸张的是2020年达到751家子公司。
成倍增长的合并报表子公司数量背后,是同样快速增长的担保额和负债。
2017年末,其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216.88亿元;2019年末为510.58亿元;到2020年末这一数字增加至670.49亿元。
2020年末,蓝光发展的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达379%。
债务问题就更加突出。
在房地产行业普遍积极降负债、去杠杆之际,2020年蓝光发展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2%,净负债率高达88.57%,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3.03%。
更戏剧化的是,其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高到让人怀疑是“白打工”。
2019、2020年,蓝光发展分别实现营收391.94亿元和429.57亿元;归属净利润为34.59亿元和33.02亿元;同期其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分别为385.46亿元和381.06亿元。但好歹当时还能筹资。
03
到了2021年,疫情冲击+房地产下行周期持续,蓝光发展的情况急转直下,直接“爆雷”。同年上半年其部分债务出现逾期。
2021—2022年,蓝光发展持续卖资产、卖项目、大幅缩减子公司数量等,依然无力回天:分别巨亏138亿元和249亿元,偿债压力更大了。
从此前的泰禾、华夏幸福等到今年退市的千亿房企新力控股、蓝光发展,我们依然要对曾经快速崛起的房企黑马保持谨慎。
相比而言,新力控股的疯狂远超蓝光发展。蜜姐此前也分析过其债务问题(详见:撕开新力控股的“新衣”:短债压力大,股价萎靡)。
新力控股成立于2010年,2014年其销售额为8亿元,2018年飙升至887亿元,2019年港交所上市,2020年合约销售额破千亿达1137亿元。
距离高光时刻不到一年,2021年,新力控股就出现了流动性危机。今年2023年4月13日,被港交所强制退市。
房地产行业的洗牌和出清还未结束。
尽管如今的融资环境已优化,但一些房企仍困于债务和流动性难题之中。
几天前,嘉凯、泛海控股、中天金融、新华联、美好置业、阳光城、宋都股份等9家上市房企带帽ST或*ST,面临其他风险警示,甚至是退市风险。
5月5日,仍在停牌的花样年控股披露关于重组的最新情况,占花样年现有债务工具76.44%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
据观点网报道,截至去年11月30日,花样年境外债务总额约为42亿美元(包含本金额40.18亿美元票据),以及境内债务不多于400亿元。
尽管其境外债的纾困化解取得了重大实质性进展,但境内债务还有待解决。
而2022年仍然保持盈利的绿地控股,也被曝出“面临较大流动性风险”。比如,截至去年末,其现金短债比为0.57,低于安全线1;对标“三道红线”踩中两道红线。
总的来看,2023年对于房地产行业和房企而言非常关键,如何活下去依然是首要目标......
本文未注明数据均来自于上市公司财报,特此说明和感谢!文章仅供讨论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系闺蜜财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