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灰烬战线】从M7牧师到M40GMC,二战美军自行火炮发展史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24 阅读数:人阅读

 

文丨小海狸伯克@bigfun社区

原文地址:--从M7牧师到M40GMC,二战美军自行火炮发展史 - bigfun

M7自行火炮的发展简史

时间回到二战爆发前后,派驻欧洲的美国武官源源不断的把德军的作战报告发送回国,美国人发现,快速机动的装甲部队需要一种可伴随的机动火炮。而最佳选择莫过于全履带式底盘的自行火炮,美国陆军装甲兵司令雅各布·J·德弗斯少将于1941年秋发表的这一振聋发聩式的说法一锤定音,美国陆军开始设计自己的履带式自行火炮。而作为炮兵出身并参与步兵和骑兵装甲部队建设的多面手军人,德弗斯将军尤为适合担当此种职务。

仅仅几个月后,1941年10月,德弗斯将军建议生产2辆基于M3中型坦克车体的105毫米自行火炮,这两辆原型车由鲍尔温机车厂制造(早期北美的装甲车辆很多都是由铁路机车生产厂制造,故采用大量与蒸汽机车惯用制造法工艺相似的铸造车体),并被船运至阿伯丁试验场进行试验。这种被命名为105毫米自行榴弹炮(howitzer motor carriage,HMC)T32的自行火炮装备了一门标准的M2A1型105毫米榴弹炮,这是美国陆军的师属标准支援火炮,这门榴弹炮安装在顶部开放式车体战斗室的右侧。在阿伯丁试验场,T32原型1号车的尾部被切开了一个门,方便废药筒的抛出清理以及补充弹药。

在初步试验后,1号车得到了W-6010106的注册号,并被运往肯塔基州诺克斯堡接受装甲兵委员会的测试,在1942年2月5日至8日,测试马不停蹄的进行了三天。最终,委员会总结认为T32是一款优秀的自行火炮,适合装甲部队使用,但需要稍作修改后方可投入量产,最后的结果便是M7HMC,也就是英国人所称的“牧师”,其固定战斗室的装甲需要从四分之三英寸削减至二分之一英寸,并且其侧后方高度也将降低11英寸,前部装甲需增厚至3英寸。T32上的M2A1榴弹炮拥有左右共31度的射界,但装甲兵委员会并不满意,射界遂加宽至45度。原本相当高的+65度仰角被装甲兵委员会砍至35度,以此保留该车低矮的轮廓(恕我直言,采用R975风冷汽油机的车都矮不到哪去啊,这帮人咋想的),在实战中过低的仰角限制了最大射程,是个不利的因素,经常逼迫M7寻找陡坡来发挥更大的射程。装甲部队同样需要M7配备一挺.50口径重机枪用于防空需求,车体右侧便增设了一个环形枪座,这也是该车“牧师”之名的由来,出于维修需要,车体前侧也开了一个小门,该车弹容量由T32的44发增添至57发,其乘员组由7人组成。

以上改进全部应用于第二辆序列号为W-6010107号的原型车上,该车仍然在阿伯丁测试场接受测试,不过她很快便被送往美国机车公司(大名鼎鼎的ALCO)作为量产原型使用,并在1942年4月定型为M7自行榴弹炮。ALCO的第一辆量产型M7于同月下线,大规模生产紧锣密鼓的展开,直到1943年3月生产线关闭为止,ALCO一共生产了2814辆M7。

头两辆量产型M7在1942年4月6日运往阿伯丁接受检验,在进行试射后实施了一些小改进,包括行驶和炮弹装载试验。陆军的结论是该车的生产无需中断,并在改进装载的情况下可以多装7枚炮弹,达到69枚。试生产型及早期量产型M7采用了源自M3中型坦克的传动及3片式传动外罩设计,M2机枪的环形枪架和枪座同样源于M3。后期生产型的M7则将源于M3的三片式传动外罩换成了M4谢尔曼中期以后所使用的一体化铸造外罩,原本源于M3的铆接式车体很快也被M4的焊接车体所代替。驾驶座位于车体左侧,视野良好,前方有一个不错的观察口,在观察口开启时他可以同步放下一个可收放挡风玻璃方便观察,另外他还配有一个潜望镜。至于其他车组,他们不需要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便可透过开放式车体直接看到外面(不知道是好是坏……),当然,M7的顶部还配有一个帆布外罩,在天气不太好的时候阻挡风雨进入车内。

到1943年末,M7一年多的作战及测试经验反馈给了设计单位,显示M7需要进一步改进以适应战场环境。实战证明,竖着放置的弹药架由于其高度高于侧装甲,极容易在实战中殉爆,附加蜂窝装甲被加装至M7的侧方和后方以保护弹药架。一套新的火炮锁定装置也投入使用,该装置使用更方便,并且不会干扰弹药的存放。其他一些源于M4坦克的设计也应用于后期型M7之上,例如双锚式制动器、新型盘式从动轮、挡泥板以及最重要的一体化传动前罩。其上部战斗室外装甲均为0.5英寸的均质钢,但战斗室下部则是0.5到1英寸厚的软钢。

早期型M7与后期型的对比,可以看出显著的不同

500辆这种经过修改设计的M7由ALCO在1944年5到10月之间完成,另外176辆M7则在联邦机器公司和沃尔德公司组装,M7的产量至此总计为3490辆。

与后期型M7并行的,还有826辆不太一样的M7由轧钢汽车公司(Pressed Steel Car Company,也是M40GMC的主要生产商,后面会提到)制造,基于后期型的M4A3中型坦克,并使用了一致的福特GAA汽油机,这就是M7的一个主要改型M7B1。除了发动机的区别外,M7B1与后期型M7的区别很小,使用了同质的焊接车体与装甲板。M7B1的生产结束于1945年2月,所有M7自行火炮的生产至此全部结束。

虽然在二战结束前便停产,但M7系列的服役史相当漫长,一直到冷战早期1960年代。在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山地战环境较多,M7早已被人诟病的35度最大仰角问题再度出现,朝鲜半岛崎岖不平的地形需要火炮具备更为弯曲的弹道和更高的仰角以攻击反斜面目标。M7仰角不够的问题早在近10年前的亚平宁半岛的战斗中就暴露无遗,但似乎由于地中海和意大利战场人微言轻,他们的呼声一直被军械部门所忽视。在这一问题再度暴露后,美国人开始着手将M7B1的最大仰角恢复为牵引型M2A1的65度仰角,与原型车T32一致,该改型为M7B2。除了榴弹炮仰角提升外,M2机枪的环形枪座也进一步加高,以取得更好的视野。

把时间倒回1941年,北非战场的英国人缺乏一款可以跟上英国装甲部队巴拉克拉瓦式蛮勇冲锋的曲射炮兵,也对自行火炮有着急切渴望。基于英国陆军标准师属野战炮的25磅MKII野战炮成为了首选,美国人开始将T32原型车的二号车W-6010107号改为使用25磅野战炮的自行火炮,改称为T51。

在阿伯丁试验场的试验中,T51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火炮摇架问题频发,而当需要更换时美国人发现该摇架早已停产,美国人被迫更换新生产型的摇架。T51具有-5度至+40度的垂直射角,比M7略强,但其左右射角则很差,仅有24度(左向7度,右向17度)。但倒霉的T51再度拉胯,实际生产型的火炮垂直射角仅有34度到-6度。由于对其不满,英国陆军责令加拿大基于公羊坦克(M3的加拿大亲戚)设计的司事自行火炮替代了T51的位置,后者遂于1943年4月取消。

T51的照片不多,但这东西长得“很有特色”

关于司事的事情以后有机会笔者会去写,这是一款发展经历及设计乃至零部件与M7牧师极为相似但驾驶座在右边的右舵车。

最初的155毫米自行火炮,M12GMC

差不多在M7发展的同时,1941年6月,美国陆军军械局开始考察一款基于M3中型坦克底盘的155毫米大口径自行火炮的研发计划。这个时候炮兵(而不是装甲兵,这点值得注意,M12和M40都是由军械局负责研发的)绝大多数重炮都是牵引式的,而且他们对一款自行式重炮兴趣缺乏。在军械局与炮兵的长时间谈判后,炮兵勉强接受了研制一款大口径自行火炮原型车的协定。该车采用了155毫米M1918M1型大口径加农炮及其复进机还有炮上其他零碎一起架在了M3中型坦克底盘上。

对于美国陆军来说,M1917/8GPF是一款里程碑式的火炮。一战时期,由于登陆法国与法军并肩作战的美国远征军十分缺乏重武器,法军便将48门自用的M1917GPF加农炮以及大量其他轻重武器一起移交美军使用,美国也同步购买了此炮的生产协议。但在1918年11月前美国生产的155毫米M1917/1918加农炮没有一门交付到美国远征军手中。到1940年6月,仍然有973门M1917/1918GPF加农炮在美军中服役,主要是M1918M1型,这是美国参战前美军中最常见的一款军属火炮。

由于体积、重量和炮架原因,直接的卡车摩托化运输对于该炮十分低效,而该火炮专用新型炮架及高速前车一直到1937年才完成研发。美军为该炮研制了两种炮架及配套前车,这两种炮架及前车都包括了充气式轮胎和空气刹车,之所以划分两种炮架主要是适配型号不同——M2炮架是适配法制M1917,而M3型则适配美制M1918或M1918A1。当然,改造这款老炮炮架的进展实际上挺慢,一直到1942年6月美军才堪堪完成598门的改造。

M1918的继承者,155毫米M1“长脚汤姆”一直到1942年才大量服役,结果就是M1917/18经历了战争早期的诸多战斗,1941-42年绝望的菲律宾保卫战中的301野战炮兵团就装备了该型火炮,244海岸炮兵营及陆战队第5防御营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操作这种火炮反击日军大小战舰的炮击。虽然“长脚汤姆”的迅速量产让这款老炮消失在了野战炮兵当中,但该炮仍然以岸防炮的身份经历了整个二战。

根据OCM 16912号令,155毫米自行火炮的发展计划得到认可,并得到了T6GMC的编号,原型车在洛克岛兵工厂进行制造(顺便提一句,M4谢尔曼的原型车也叫T6,其焊接型原型车也在洛克岛兵工厂制造),于1942年2月12日完成交付阿伯丁试验场试用。试用测试结果认为,T6是一款稳定的火炮平台,但其液压助锄在试验中发生故障并在完成射击后无法收回,更麻烦的是这个设计拙劣的助锄甚至在跨区域运输时都成为了阻碍,必须重新设计,另外火炮旋回机构也需要设计一个防尘罩。

在经过阿伯丁试验场的试验后,T6被转送至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接受野战炮兵委员会的测试。测试证明了自行火炮的机动优势十分显著,在测试中T6在35分钟内转移6英里抵达一个新的发射阵地,而牵引火炮则发花费了足足3小时时间。1942年7月,委员会认可T6的性能,并在经过少量修改及改进后进行量产。与自行火炮配套的还有一款设计类似的伴随车,负责运载火炮弹药及人员,该伴随车则命名为T14运载车,在经过测试后以M30运载车的名字在鲍德温机车厂进行量产,其生产持续到1944年5月。

T6的成功激励了美国陆军研发更大口径的自行火炮及自行炮架的野心,早在一战结束后法国设计师就研制了330和240毫米重榴弹炮的自行式炮架,因此毫不奇怪的,美国人开始对更大的自行火炮及炮架感兴趣。富兰克林研究所在1942年10月拿出了充满野心(或者说绿皮精神)的大型自行炮架,将240毫米M1918榴弹炮架在T6自行火炮的底盘之上,并在其后铰接了一个差不多大的3轴底盘,方便向后方机动。当然,这个怪异的设计从来没有实施。

OCM 18584号令将T6试验车的量产型命名为M12GMC,并批准先行采购50辆。在1942年8月10日,该数字扩充到100辆。T6原型车也被送往轧钢汽车公司作为量产型车的模板,M12GMC的第一辆量产车在1942年9月完成,M12的生产持续到1943年3月,总产量为100辆。第一辆量产型M12先后被运往埃里试验场和布拉格堡进行测试,经过针对性修改以后投入量产。陆军陆战部队总司令部相信,100辆M12重型自行火炮可以满足陆军所有对大型自行火炮的要求,甚至可以储存或将其中的一部分拨发给训练单位。

和“牧师”与“司事”类似,M12也经历了各种由M3至M4底盘的改进,当然改进实际上没有脱离原先T6原型车的架构。155毫米炮本身虽然都是GPF加农炮,但本身基本上是有啥用啥,法制M1917、改进的M1917A1和美国授权版的M1918M1都有装备。M4炮架确保该炮可以实现左右各14度的射界及+30至-3度的仰俯角。更类似于移动炮架,M12自行火炮本身只能携带18发155毫米弹药,其中6发位于火炮左侧,4发位于左侧,另外8发则位于车体的下方,当然更多弹药则有赖于伴行的M40运载车提供了。M12的全体车组人员为6人,其中包括2名主副驾驶及4名炮兵人员,两个战位位置分列火炮两侧,另外两人则站在液压助锄位置。为了给火炮及乘员留出位置,M12的大陆R975C1发动机被挪到了车体前部驾驶座的后方,排气管也进行了延长,该车的2个油箱位于发动机两侧,总共储存了200加仑汽油。装甲防护方面,该车上部战斗室防护为0.5英寸,下部则为0.75英寸。其车首部的前部传动前罩也是三片式的,与M4早期型和M3一样。

在欧洲的作战中,M12证明了自身设计发展的优越性。在诺曼底战役中,该炮是为数不多可以跟随美军装甲部队的快速突击和突破行动的炮兵单位,在大多数场合M12是美军唯一一种可以与前锋部队保持一天的推进距离并完满完成所有155重炮任务的自行火炮。在1944年秋巴顿的大军开始攻击德军的“齐格菲防线”时,M12自行火炮也表现出了重要作用。155毫米重炮在1000至2000码的距离上对德军钢筋混凝土碉堡的直瞄射击是毁灭性的,使用延时引信的高爆炮弹可以穿透7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后爆炸,而通常只需要1-2发命中即可促使德军碉堡投降。

姗姗来迟的主角,M40/43自行火炮

在M12GMC的成功后,美国陆军炮兵对155毫米自行式重炮的兴趣十分浓厚,但此时此刻老式M1917/8GPF加农炮的储备已经耗尽,新式的155毫米M1重加农炮,俗称的“长脚汤姆”并不适合M12的M3及早期M4底盘。经过进一步考察,他们选择了后期型M4A3E8谢尔曼底盘作为新型155自行火炮的底盘,该车具备更宽的车身和水平弹簧悬挂(HVSS)并适配了新型23英寸履带。他们对该底盘进行了类似M12自行火炮的改装,包括将发动机移至驾驶座后方,火炮及炮架移至车体后部等。最大的改进是为主副驾驶增加了一个底板逃生门,位于副驾驶座的后方。装甲防护方面基本与M12一致,不过下部装甲加厚到了1英寸,前部的传动前罩为一体式铸造型。

美军为新式自行火炮装备的M1“长脚汤姆”155重加农炮是一款传奇的火炮,该炮诞生于美军对M1918加农炮替代品的追求之中。早在1920年,美军就研制了M1920重加农炮,但由于预算的匮乏而胎死腹中。该计划在1929年死者苏生,摇身一变成了155毫米T4重加农炮,美军设计该炮用于20000至25000码(18.3至22.9公里)内的炮击任务。155毫米T4还拥有另一个203毫米(8英寸)的姊妹T3,两种火炮共用同一种炮架,这也为M40/43自行火炮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由于大萧条的影响,重炮研制计划被再度冷藏至30年代后期,并最终于1938年定型,155毫米T4得到了155毫米M1加农炮的名称,203毫米T3则得到了203毫米M1榴弹炮的名称。正式的生产开始于1940年10月,但到1941年底该炮生产数量不过数十门。

155毫米M1的特点就是十分沉重,必须使用专门的牵引车进行牵引,在1943年前,美国陆军使用6*6底盘的马克7.5吨卡车进行牵引,在全履带底盘的M4高速牵引车(HST)出现后也迅速成为了“长脚汤姆”的御用牵引车。

作为军属重炮,“长脚汤姆”在二战期间一共装备了49个重炮营,其中40个在欧洲战场战斗,其余9个则在太平洋。“长脚汤姆”的第一次参战在1943年的突尼斯,由34野战炮兵营使用,由于该炮的长射程与精准,很快便成为最受欢迎的远程火炮。该炮在意大利战役中经常使用190%的强装药而不是规定的最大120%进行射击,导致身管更换频繁。“长脚汤姆”被视为美军在战争中使用最优秀的火炮,在战后仍然被继续使用直到被155毫米M59所代替。

作为155毫米M1加农炮的姊妹,203毫米M1榴弹炮的光芒则被前者掩盖住了。该炮总产量1006门,并不比“长脚汤姆”少,但入役时间更晚,直到1943年11月装备该炮的两个重榴弹炮营才被部署到意大利前线。与155毫米M1一样,203毫米M1也以其精准与大威力而著称。在战争期间,美军一共装备了59个重炮兵营,其中38个在欧洲战场服役,3个则在太平洋战场,在冲绳战役中陆战队被陆军使用该型火炮的表现所震惊,迅速要求装备该型火炮。

OCM2379号令于1944年3月18日签署,要求生产5辆新型155自行火炮原型车,并将其命名为T83。1944年7月28日,第一辆T83原型车在轧钢汽车公司下线,基于先前M12的经验,基本结构相似的T83在10月于阿伯丁试验场的试验中表现的极为完美,不管是否使用助锄,该车在各种射角都表现出作为稳定火炮平台的优点。在完成了200轮射击后,155毫米加农炮被替换成了8英寸M1榴弹炮,在射击了75轮中表现的同样完美。基于此结果,1944年11月的军械部OCM25754号令确定还需基于此制造两辆装备8英寸榴弹炮的原型车,这就是8英寸T89自行榴弹炮。第2和第3辆T83原型车在10月完成,并被运至布拉格堡接受炮兵委员会的测试。与往常一样,在一个月的测试过后一系列小改进被提了出来。

M40和43基本一致,所以经常发生改来改去的事情

T89原型车于1945年1月完成,先后在通用汽车和布拉格堡接受了作战测试。T89自行榴弹炮虽然很类似于T83,但更为通用,该车实际上是一个全能型火炮平台,可以随便适配155毫米重加农炮或203毫米重榴弹炮,其弹药储备、火炮锁定装置也都可以同时使用于155和203毫米炮。由于战争结束,T89的总产量为48辆,其中约一半被改为155毫米自行火炮。

T83的量产开始于1945年2月,到年底已生产总计418辆,在1945年中,其中的24辆被改为8英寸自行榴弹炮T89,T83最终在1945年5月得到了M40自行火炮的正式名,此时欧洲战场的战斗基本已经结束了,T89则在1945年底得到了M43自行榴弹炮的正式名。 当然,无论T89还是T83实际上都在欧洲战场的末尾接受了实战考验。1945年初,美军组织了“斑马”特遣队,将包括M26“潘兴”坦克在内的最新锐装甲车辆投入欧洲战场接受实战检验,T83和T89被分配给装备M12自行火炮的991野战炮兵营,该营将T89的203毫米榴弹炮换成了155毫米“长脚汤姆”,随后投入了科隆战斗(美军潘兴与德军黑豹在科隆大教堂下的对决广为人知),其中T83自行火炮向科隆城内发射了美军的第一发炮弹。在实战中美军多次将大口径自行火炮用于较近距离的平射,美军还据此研制了附加防护装甲。

美军并没有给装甲车辆起绰号的习惯,“大腕”(BIG SHOT)的绰号可能来源于这张图,当然更有可能来源于喜欢噱头的模型封绘(上图)

M40和M43均在朝鲜战争中服役,并在冷战早期退役,被全封闭式战斗室的新式自行火炮所代替,当然,那就不是本文需要探讨的事情了(END)。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