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私募鼻祖戴志康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23 阅读数:人阅读

 

2016-11-03 合掌科技

1964年,戴志康出生于江苏海门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中六个孩子中排行第四。

1981年,戴志康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4年后获得经济学(金融)学士学位。随后又考上了有中国“金融黄埔军校”之称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戴志康被分到了中信实业银行总行工作,担任行长办公室秘书。

由于认为自己是贫家出身,在国有企业没有前途,1988年,戴志康从中信实业银行辞职,南下海南,创办了所谓的“国际金融公司”。但折腾半年,公司没有一笔业务,戴志康只能回到北京。后被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录用,职位依然是秘书。

1989年,戴志康的同学、时任东英金融集团有限公司(香港)董事长的张志平当时到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任行长,兼任海南证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邀请戴志康过去,职位是海南证券公司办公室主任。戴志康遂从德累斯顿银行辞职,再一次来到海南,任海南证券公司办公室主任。

1992年,戴志康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富岛基金,并担任总经理。那一年,

他只有二十六岁,手中掌控的资金高达6000万。但这一次戴志康失败了。1993年股市雪崩,戴志康负债累累,6000万的本金搭进去不说,还负债了1个多亿。而他投在杭州房地  产项目上的资金陷入了半死不活的境地。在此期间,戴志康读了很多书,仔细分析自己失败的教训,认真研究大众的投资与投机心理,并把它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创建证大投资,“低吸高抛”完成原始积累

1994年,戴志康与“五道口”①的校友朱南松等人一起,用20万元,正式创建自己的企业—上海证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证大发展),戴志康任董事长。证大发展创建时的股权结构见图一,其中,戴志康占65.67%,其兄戴志祥拥有19.33%,朱南松则拥有15%。

(图一 证大发展创建时的股权结构)

此后,在1995年“327国债事件”中,管金生做多头,戴志康做了众多空头中的一员。结果,管金生失败了,戴志康却从中赚得了几百万元。这是戴志康的第一桶金。

这一年也正是股市低迷之际,戴志康大举进入证券市场抄底。此时,戴志康确立了“价值投资”理念,战略投资四川长虹(微博)。低吸高抛,时机把握得非常好。

1998年,证大前瞻性地认识到新经济的发展与影响,并于1999年集中投资电广传媒、中信国安、东方明珠、上海梅林为代表的网络股。后来网络股爆涨,证大在市场狂热之际全部清仓。

与此同时,戴志康“坐庄”的“苏常柴”也给他带来了巨额回报:戴志康自己赚了1个多亿。

到了1999年的时候,证大已成为净资产2.5个亿的专业理财公司。

但戴志康认为,资本是虚的,是账面上的一串数字,当金融危机来了,泡沫破灭了,就会灰飞烟灭。因此,在做资本的同时,其适时从股市顶部撤退,进入实业。

进军房地产

其实戴志康关注房地产由来已久,早在1992年,戴志康掌控富岛基金时,就用该基金在杭州西郊圈下了260多亩地,开发了“湖畔花园”项目。之所以在杭州投资房地产,是因为戴志康当时隐约看到了海南房地产有些不健康,而杭州是适合人居的好地方。但由于1993年宏观调控的影响,“湖畔花园”陷入半死不活的状态。

五年之后,杭州房地产市场终于复苏了。于是,证大用3500万元将“湖畔花园”买了过来。结果,“湖畔花园”销售非常好。1999年,证大又在杭州开发了“莲花港家园”,又大获成功。

在杭州的成功刺激了戴志康对房地产开发的兴趣。戴志康看到1998年、1999年的上海,房地产比较低迷,地价相对便宜,便大把买入地皮,等涨上来后转手。那时候还是协议转让,拿地时没有人竞争,并且还可以分期付款,戴志康运用杠杆原理,四两拨千斤,赚了不少钱。

2001年,在上证综指创下2245高点之时,证大“看到了股市没有什么可做了,只有亏钱的份”,遂从股市抽身,进军还在低谷中徘徊的上海房地产。此前戴志康在浦东低价购入2000多亩土地,为证大转型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2001年到2006年,中国股市经历了长达五年的熊市,而戴志康却在火爆楼市中赚足巨额利润。

在卖房地产的时候,戴志康认识到上海的土地增值潜力巨大,如果都开发住宅,住宅卖出之后,就难以坐享土地增值收益了,但如果都留在手上,当时就没有了利润。因此,他一边开发住宅,一边开发了商业地产和酒店,将一部分土地增值收益留在手里。

回忆起这段历史,戴志康说:“我从2001年开始直接做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去了,我创了一个新的盘,就是创一个新的行当,亲自去做,这个转换对于很多做投资的人说是比较困难的,对企业内部也会遇到阻力啊,把钱投到一个自以为不能控制的地方人人都害怕。”

戴志康玩资本,可谓是虚实结合。没有实业,资本的风险太大。但没有资本,实业也玩不大。正所谓,“实业为虎,资本为翼”。

上海证大房地产借壳上市

2003年,在戴志康从股市撤退大举进军房地产的第三年,戴志康就实现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在香港借壳上市。事情的原委是:2001年6月30日,时任国中控股(0202HK)董事的贺学初联手林卫东,组建Giant Glory财团,以7000万元代价收购香港“南华系”的四海互联网(0755HK)90%的股权。贺学初作为Giant Glory的大股东,持股40%。四海互联网原名四海旅游,早年其创始人梁海因为无力清偿债务,控股权被券商斩仓出售给“南华系”的上市公司南华策略(0175HK)。南华策略后改名南华信息科技,其通过全资拥有的UniversalYield Limited公司持有四海互联网16.9亿股,约44.5%。

四海互联网连续亏损,1998年亏损9900 万,1999年亏损4000万,2000年5月发行28.55 亿股新股,集资5710万元,但股价直泻25%。贺学初遂找到南华集团,要将四海互联网买过来。交易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把四海互联网10股合1股,原来的南华信息科技通过下属公司持有的44.5%, 一下子自动缩水到4.36%。图二所示。

(图二 四海互联网10股合1股)

第二步,以每股0.02元向Giant Glory发行35亿股新股,Giant Glory持股达到了90.19%。每股0.02元,35亿股,贺学初共耗资7000万元。四海互联网募集的这7000万元,被用于偿还股东贷款。图三所示。

(图三 四海互联网向GIANT GLORY发行35亿股新股)

第三步,洗壳。南华信息以1500万元,购回了四海互联网持有的旅游公司49%的股权,但由于四海互联网欠南华信息1400万元,南华信息只支付给四海互联网100万元。就这样,四海互联网的债务基本偿付、剥离,旅游业务的51%股权还在手上,但协议南华信息可以用800万优先购买。图四所示。

(图四 洗壳)

2001年11月23日,四海互联网配股集资,以每股0.38元,配售3亿股给一批机构投资者,集资1.14亿元。配售后,股价即跌至0.255元。

与此同时,证大希望到香港借壳上市,通过中介机构,戴志康结识了贺学初。通过协议,戴志康从Giant Glory 其他股东手中购买了Giant Glory的36%股权,但贺学初仍持有40%股权。

2002年3月四海互联网另一全资子公司Best East向证大的水清木华公寓项目注资2000万,完成全部注资后,水清木华的股本结构为证大发展18.75%、戴志祥拥有56.25%、Best East拥有25%。

2002年5月28日,四海互联网再次配股集资1.12亿,用于购买上海证大的房地产项目。

2002年7月31日,四海互联网改名上海世纪控股,戴志康成为大股东和首席执行官,贺学初还是主席。

2002年9月29日,上海世纪全资附属公司Ample Century以7000万港元购置证大置业黄苏东、朱南松、戴志峰三位股东的65%股权,证大置业股权结构变更为:上海世纪间接持股65%,证大发展持股35%,证大置业摇身变为中外合资企业。

2002年11月,顾卫军将其在Giant Glory拥有的24%股权分别转让给贺学初10%,戴志康14%。这样,贺学初和戴志康也就各拥有Giant Glory股份50%。

2002年11月23日,贺学初辞去了主席职务,戴志康坐上海世纪控股主席位置。

2003年3月,戴志康收购贺学初持有的Giant Glory50%的股权,这样戴持有Giant Glory100%。Giant Glory共持有上海世纪16亿股,50%的股权则是8亿股,按照每股0.05港币的价格,作价4000万港币。

同时,Giant Glory与Peak Smart签署协议,前者购入后者同意出售的5亿股上海世纪股份(每股0.05港元),总共耗资2500万港币。这样戴志康通过Giant Glory持有上海世纪的股权由16亿股(37.18%)增至21亿股(48.72%),根据香港有关法规,超过30%之后,必须实行有条件全面要约收购。

2003年4月22日,全面要约收购完成,总计收到4.09亿股份之有效申请,占全部股本的9.44%,这样戴志康拥有的上海世纪的股权约58.16%。就这样,历时一年多,戴志康的房地产公司借壳上市完成。后来,上海世纪控股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如图五所示。

(图五 戴志康的房地产公司借壳后的股权结构)

上海证大房地产已经成功开发了证大家园、水清木华国际公寓、九间堂别墅、大拇指商业广场、证大丽笙大酒店等项目。而之所以开发商业广场和酒店,戴志康是为了手中握有土地,一劳永逸,坐享增值收益。

投资与套现*ST天然

*ST天然,即内蒙古远兴天然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兴天然碱”)是1996年1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由伊克昭盟化学工业集团总公司独家发起,经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远兴天然碱于1997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远兴天然碱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碱企业,不仅拥有中国最大的天然碱矿—河南桐柏安棚碱矿46%的股权,而且拥有国内最大的天然碱科研、加工基地,其资源垄断优势极其罕见。但由于管理和经营上存在诸多问题,远兴天然碱盈利能力一直不高,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亏损,被戴上了*ST的帽子(股票简称变为*ST天然),面临退市风险。

内蒙古方面一直在寻求改变*ST天然面临退市的命运。2005年5月17日,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所持*ST天然的2.44亿股份(占比52.11%)中的1.2亿股(占总股本25.586%)转让给证大发展,转让价格为每股0.60元,合计7200万元。

此次股权转让后,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依然持26.52%,为*ST天然的第一大股东;而证大发展仅以不到1%的股份位居次席。同时证大发展之前也积极参与*ST天然的不少投资项目,因此市场一直传闻证大发展可能在未来某一时刻,通过某种方式增持从而全面控股*ST天然。

但2005年12月,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却与内蒙古博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ST天然《股份转让协议》。根据协议,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拟将其持有的*ST天然12439.0256万股国家股(占总股本的26.522%)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每股人民币0.64元的价格转让给博源投资。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博源投资成为*ST天然的第一大股东。

博源投资是内蒙古的一家从事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上海证大之所以没有最终得到*ST天然控股股东的地位,可能是因为内蒙古方面不愿意将当地的上市公司让给外人。同时,上海证大是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介入化工行业的可能不大。而博源投资作为化工企业,和*ST天然主营业务很相近。

2007年8月22日,公司名称由“内蒙古远兴天然碱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9月6日起,证券简称由“天然碱”变更为“远兴能源”,证券代码“000683”不变。

2008年3月,远兴能源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完毕,公司向7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了42,875,989股股票,发行价格为15.16元/股,募集资金6.5亿元。上海证大斥资3000多万元,认购了210万股。仍维持了第二大股东的位置,持股比例变为19.89%。

2008年6月,待上海证大持有的远兴能源股份的禁售期一过,上海证大开始减持股份:

2008年6月20日至2009年2月5日,减持2558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00%),大约套现2亿元。

2009年2月10日至3月11日,减持431万股,大约套现4000多万元。

2009年3月12日至5月26日,减持416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81%),大约套现3000多万元。

2009年6月1日,减持1580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3.09%),大约套现1.6亿元。

2009年6月9日至2009年8月4日,减持2515万余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4.91%),大约套现3亿元。

2009年8月13日,减持1280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2.5%),大约套现1.8亿元。

2009年10月20日至2009年12月23日,减持约507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99%),大约套现7000万元。

2009年12月25日至2010年2月23日,减持约519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01%),大约套现8000万元。

以上总计套现大约为11亿元,而其当初的成本仅1亿元,净赚10亿元,这只用了5年时间,而且上海证大仍持有2,100,923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41%,仍可套现约3000万元。

戴志康通过学习借鉴彼德·林奇、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等西方投资大师的投资思想和投资方法,通过从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中汲取营养,在《孙子兵法》、《道德经》及毛泽东思想中寻找投资之道,形成了“低吸高抛,进退有据,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投资之道。

依旧做二级市场私募基金

目前,上海证大依旧做二级市场,采取的形式是发行信托计划。

2006年,上海证大前往日本实地调研,预判到本轮牛市启动动因是人民币升值下的资产重估,半年重点投资了金融股权。同样是稳、准、狠的低吸高抛。

玩资本是需要杠杆的。没有杠杆,利润就不能放大。证大脱胎于金融,而不是实业,因此,戴志康注重运用杠杆来投资,放大利润。1998年-1999年,戴志康在上海炒地皮,用的是杠杆,4个亿的土地,4千万就能拿到。如今,证大发行信托投资计划,用的也是杠杆。

以上几只产品,尤其是前几只产品,屡上私募基金排行榜。

2008年11月,证大以总金额达1.43亿,每股高达6.6元的价格,拍得了北亚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新华人寿2163万股法人股。此外,证大还参股了西安国投、交通银行(4.46,-0.04,-0.89%)、上海银行、太平洋保险(微博)等金融企业。

结语

戴志康的投资理念是在摸爬滚打中学习得到的,其创业前期的失利和他在海南看到的房地产泡沫的瞬间破灭,使他认识到了市场具有巨大的周期性和残酷性。

戴志康及其团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策略:深入调研,知己知彼,不打没有把握之战;寻找可投资十年的企业,投资能增长十倍的股票;把握市场运行的节律,使投资行为与市场保持和谐,将波段操作与长期持有相结合。正是在这样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的指导下,戴志康的股票和房地产投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发展到了今天的证大集团总资产超过300亿元。

戴志康说:“资本的积累,是一个充满艰辛、充满刺激、又令人着迷的工作。今天,作为资本的代表,我的每个毛孔里都浸淫着利润,但这不是我的本质,这不是我真正的使命!验证资本多寡的准则是什么?恰恰不是资本本身—我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最懂得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需要什么。用我创造的资本在为‘广厦千万所’奠基的同时,为中国人打造新的精神文化家园,来回馈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在实现使命的过程中,去创造历史!”因此,在证大的房地产项目中,融入了艺术的元素。而戴志康,与同为福布斯富豪的刘益谦一样,也开始了艺术品投资。

戴志康董事长历年富豪榜和个人资产变化

2006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156位,17亿人民币

2007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199位,29.9亿人民币

2008年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127位,27.9亿人民币

2009年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132位,48.5亿人民币

2010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191位,51亿人民币

2011年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251位,44.4亿人民币

2012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249位,39.7亿人民币

2013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336位,40.6亿人民币

2015年中国富人排行榜393位,80亿人民币

2016年南通第二首富,120亿人民币

本文来源:合掌科技

CFIC公众号编辑:江屏宣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