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葵生:未来十年 亚洲将创造全球一半以上的财富
“
CFIC导读:
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金融创造了新环境,与此同时,乱象与监管也随之而来。作为金融科技“领头羊”的陆金所,也经历了这波互联网的浪潮。近期,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计葵生接受新浪财经专访,谈了谈这十年的金融科技变化与陆金所的最新状态。
”科技,与生活的绑定愈发紧密。
举例一个词,手机,也许就让你感受到了无比的便利,支付、购物、理财等等,都能在手机上完成。尤其是科技对金融环境的改变,更是颠覆了人们以往的金融习惯。
日前,一份《2017中国金融科技投融资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融资高达232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超11倍;在各国都竞相希望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时候,中国市场的表现几乎凌驾世界所有其他市场,或将成领导者。
而这两年中国金融科技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金融创造了新环境,与此同时,乱象与监管也随之而来。作为金融科技“领头羊”的陆金所,也经历了这波互联网的浪潮。近期,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计葵生接受新浪财经专访,谈了谈这十年的金融科技变化与陆金所的最新状态。
不到20年电脑聪明程度可能超过人脑
新浪财经:在近10年时间内,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对生活的巨大改变,包括金融科技在内。请您从自身的角度谈谈对这种改变的感受?
计葵生:我观察最近三四年里,四个因素极大地推动着科技进步,同时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第一,接入渠道,也就是怎么利用科技,例如手机移动、互联网等,让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接入网络;
第二,存储存量,我们现在可以利用云端将大量数据以非常低的成本存储起来或者传输出去;
第三,数据处理的能力,如今科技处理数据能力和速度都在明显地提高。第四,感测器,市面上用于感测光、声音、触摸、动作等的传感器已经极其丰富。
一些新的业务模型随之而来:
从模拟到数字,很多商业正逐渐由实体转向虚拟,比如大部分人听音乐会选择像ITunes这类线上平台,而不是购买CD;
从B2C 到C2C,很多业务模式不再是从企业到个人,而是从是个人与个人的,类似陆金所,淘宝,EBay;
从拥有到分享,像滴滴快车,Uber,分享经济优化了社会资源的分配,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年轻人可以以租代买,可能永远都不用买车、买房;
从人脑到及机器判断,过去很多依赖人脑完成的事情开始逐渐依赖计算机处理。而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也越来越快,这也就是摩尔定律: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每一年会加大一倍,成本可能会少一半。
我认为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不到20年内,电脑的聪明程度将可能超过人脑,届时科技进步可以做到更多。例如更多医生通过新的科技来进行数据分析,来判断病人的病症;不久的未来,通过在洗衣机里放置传感器可使衣物和洗衣机进行“沟通”,定制洗衣服的时间;通过谷歌眼镜,可以扫描“刷脸”,迅速搜索出陌生人的微信、领英等相关资料来了解他。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速度将加快,这些科技因素结合起来将会对金融产生巨大的影响。
全球前十大金融科技企业一半在中国
新浪财经:您提过,过去金融科技的发展讲求的是风控做的好不好,产品透不透明,产品设计做的好不好,是不是能为客户提供方便,成本低等好的体验,那么未来金融科技的方向将会是什么?
计葵生:金融科技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含很多模块:财富科技,信用科技,支付科技,保险科技和监管科技。这五块领域以后的变化都会非常快。例如,监管在讨论怎么去有效的监管,靠的不再是大量的技术人员,而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
科技未来对金融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因为我们在社会上可以用的外部数据,每一两年增加一倍,那么金融科技将会逐渐依靠科技的数据处理能力来优化选择。现在全世界有240家货币基金,每一家的年化收益和风险都是不一样的。利用电脑来进行优化,把钱移到理论上收益最高的那家,可以把每年的年化收益增加50%-60%,同时风险没有增加。
另外,要想把互联网经济做大,就需要采用开放的模式,需要扩宽平台,开发更多元化的产品,融入更多元的借款方和投资方。我认为未来将更多偏向“以跨为主”的发展方向,包括跨客群、跨行业、跨区域、跨境等等。要想把互联网经济做大,就需要采用开放的模式,需要扩宽平台,开发更多元化的产品,融入更多元的借款方和投资方。我认为未来将更多偏向“以跨为主”的发展方向,包括跨客群、跨行业、跨区域、跨境等等。我们已经申请到了新加坡交易牌照,未来将把全球最好的产品投放出去,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从宏观上说,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在全世界是最快的。全球前十大的金融科技企业有一半在中国,中国的各类金融需求体量很大。中国也在从被动变为主动,未来中国的金融科技的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
陆金所P2P业务占比不到10%
新浪财经:陆金所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P2P等多种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服务,目前“传统”P2P板块占我们整体业务比例大概多少?您曾经说过,“其实大家在陆金所看到的产品,只是我们付出努力的大概五分之一”,我们还做了哪些努力?
计葵生:到今天,在陆金所的平台上,P2P模式的业务量只占整体业务量的不到10%。我们发现,中国投资方和个人非常关注机会成本,偏向短期投资,而对长期投资所要求的回报率特别高,高到借款方不能接受,因此陆金所创造了二级市场,来满足市场的这一需求。互联网金融需要不断依据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多元化的模式和产品。
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在全世界是最快的。你现在看到的东西,变化才刚刚开始,而且变化速度会越来越快,更难以预测。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密集试错和快速迭代,可能需要做20个东西,才会有一两个成功。今年我们先后推出“一键定制化资产配置”、指纹支付、快捷绑卡、人脸识别、手机令牌等一系列优化功能,这些都只是大家能接触到的。而很多东西我们做着做着,做了三个月,后来发现做不下去,我们就会转向其他方向。
新浪财经:AI、区块链、大数据是现在金融科技的热门话题,陆金所在这方面做了什么尝试?
计葵生:今年7月,陆金所旗下的陆国际已经正式登陆新加坡了,汇聚了陆金所比较前沿的科技。目前为止,陆国际运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声纹识别技术,可实现100%远程开户和投资操作。我们的人脸识别技术有99.8%的高识别精度和低波动幅度,拥有超过200种金融及生活应用场景,超过3亿次调用次数,超过1亿个用户人脸数据;声纹识别技术准确率为95%,可在10秒内完成声音识别,18秒内完成注册。
下一步,陆国际计划用区块链技术为客户建立个人征信护照,把信息加密保存在区块链上,在跨境支付的场景里区块链技术会应用得比较多。
大数据风控方面,陆金所正在资产端着力打造基于陆金所、平安集团大数据,结合外部舆情信息的自动化、模型化的智能风险预警监控体系。识别出在什么经济周期和行业里面,哪些预警信息的出现会大概率的导致违约,哪些资产可能出问题,我们就可以第一时间把信息披露给投资者。
在资金端,陆金所现在应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低成本、较高效率去识别客户身份及其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可以有效地反欺诈,甄别出真正需要服务的人群;陆金所的用户问卷调查主要做心理测试,来考察用户的风险偏好,二者结合就形成了比较完整而精准的用户画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的KYC(Know Your Customer)。
从2016年起,陆金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体系已经实现了万亿产品与投资者销售匹配,累计对121万人、226万笔交易进行风险超配提示、拦截,金额3700多亿元。
金融科技出海:未来十年过半财富创自亚洲
新浪财经:今年7月,陆国际已经正式登陆新加坡了,而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0家金融科技公司布局东南亚市场。在您看来,出海主要有几种方式?而我们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方式?
目前金融科技出海形成了一股潮流,最常见的境外融资还是股票(上市或发行)和债券等,业务出海主要有几种方式:一、收购当地公司;二、在当地设立子公司;三、与当地公司合作,通过合作方式展业;四:海外上市。
至于我们为什么选择在新加坡设立陆国际,是因为国内对这些跨境的投资方面有很大需求,基本上是10亿元以上的,现在亚洲以外有很多中产阶级有很多富裕的人,他们要把他们的资产投资跨境超越亚洲。在未来十年,有一半以上财富会创造自亚洲,而且一半以上都是由中产阶级所创造的。
过去六年在中国,我们利用金融科技可以减少为中产阶级服务的费用成本,这个门槛不断提高,10亿、50亿作为一个门槛,过去是在私人银行搞这方面的业务限制,现在可以扩展到更大的领域,如果看到在中国“一带一路”方面的创意,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五年、十年的重点会改变,资金的流动也会有改变。
互联网金融其实说来只有五六年的历史,在亚洲、美国,欧洲,已经有很有优秀的企业,虽然产品非常棒,但亚洲的规模和市场的渗透不够。我们为亚洲中产阶级有投资需要的群体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跟包括新加坡的基金公司、全球的投资公司合作,提供丰富的产品,我们也会跟全球对亚洲有兴趣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
新浪财经:不过,在金融科技输出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满足不同国家金融监管要求,对此,陆金所是如何处理的?
计葵生:由于监管的差异,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在进行海外拓展中确实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一开始跟新加坡谈,他原则上同意,没有一个监管单位给你百分之百保证一定可以突破,原则上是同意。我们看他金融科技的策略等等,就是往这个方向走。所以我们也花了很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沟通,怎么开户,怎么去验证客户是真的,怎么去确保客户的钱不是黑的。这些也花了很多时间,怎么去确认让我们KYC、KYP制度,是可以满足新加坡很高的标准,而且完全可以线上来做,这可能是一个例子了。新加坡都是愿意配合跟我们探讨这些不同的流程和细节的。
“强监管”清晰了业务边界
新浪财经:而中国国内监管也在逐步完善和强化,包括清理整顿现金贷等乱象丛生的新业态,对此,陆金所在风控和合规上是否有进一步升级?在强化的监管环境下,会否影响陆金所的业务开展?
计葵生:我们一直非常积极地拥抱监管。比如旗下的网贷平台陆金服去年12月就实现了银行资金存管;今年6月5日,中国互金协会集中式信息披露平台上线,陆金服是首批接入信披系统的10家试点单位之一;陆金所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体系KYC 2.0系统去年11月就开始全面上线,今年围绕产品服务评级(KYP)与投资者“精确画像”(KYC)两大方面再次升级,采用金融及技术手段让产品评级更具参考价值,也进一步提升了风控水平。
目前中国金融业的确呈现“强监管”的趋势,目的是防范出现金融系统性风险。之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因各方监管职责不明确,一直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市场参与者良莠不齐。监管整治措施使得市场环境得以净化,优胜劣汰,市场集中度得以提升。监监管政策的明晰为行业领导者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使得我们能够在清晰的业务边界中做有效创新, 进一步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新浪财经:近期不少金融科技平台前后赴美上市,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是中概股的再一次上市盛宴,我们是否会考虑改变上市地点?
计葵生:关于上市我们一直在筹备推进当中,具体上市地点还没有确定。
新浪财经:此前平安在业绩发布会上曾经提过,陆金所争取在今年年底实现盈利平衡,目前我们的盈利情况如何?
计葵生:陆金所控股在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具体的数字暂时还不方便透露。
新浪财经:您之前说过大概陆金所的坏账率是控制在5%到6%,而如今再经历几年的检验,您认为目前坏账率在什么水平比较合理?
计葵生:征信问题是金融科技的监管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在国内,征信资料和征信平台的匮乏,像陆金所平台上申请贷款的人大概只有40%-50%在征信系统中有数据,大概不到一半;50%-60%的人,是没有征信数据的,这些因素都增加了风控和监管环节的难度。而科技进步可以提高金融数据的数量和质量,还有覆盖全行业的统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将逐步缓解风控和监管环节的压力。
本文来源:陆金所
延伸
阅读一
陆金所计葵生:深度解析大数据和AI对未来金融影响
11月4日,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计葵生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数字金融的中国时代”第二届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深度解析了大数据和AI对金融的影响。计葵生认为,大数据和AI理财能增加市场透明度,让机构更精准服务投资者,帮助客户分散投资风险,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计葵生认为,大数据和AI将对金融业产生巨大影响。如帮助机构从多维度去了解个人借款方的信用状况,快速做出判断。“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来做出判断可否借钱给他,这会增多借款人的借款机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让市场更透明,更标准化,例如机构对企业的了解现在也越来越快,包括其行业变化、企业定位、现金流状况等等。
大数据和AI理财还能帮助平台更好了解投资者,帮助其做好产品选择。计葵生介绍,“我们发现传统(问卷)方式了解客户的准确度比较低。过去几年,我们发现从客户端方面的数据,包括客户回答的一些心理学问题答案等,可以更好地了解他承受风险的能力。所以,未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除了可以帮助我们从资产端更了解客户和公司外,从投资端也可以更了解投资方是否适合参与这个市场或者适合买什么样的投资产品。”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导致很多新组合产品出现,帮助客户跨不同的领域进行投资;或以一个动态的方法,按照市场的变化把客户的资金配合到不同的地方,降低整体投资风险,提高整体投资回报。”最近几年美国ETF(Exchange Traded Funds)的崛起就是明证。ETF原来只是一个被动投资工具,现在由于大数据的发展变成一个更主动、更低成本的投资的方式,逐渐取代了最大的基金市场。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还将对匹配机制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资产端都有很明确的评级,市场上有很多自动的投资工具,对各个投资方的了解也很深入,那么其实市场可以做到自动匹配。“自动匹配机制将大大减少人力成本,降低金融成本,使更多金融服务普惠化。”
“过去五年我们认为互联网只是对渠道方面影响力比较大,但未来五年大数据会影响到整体金融市场的各个方面。“AI和大数据首先将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标准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其次它能使投资方的策略更分散化,客户获得的回报可能会更高。这对整个社会会有比较大的帮助,但对金融业本身会有较大冲击。
计葵生还指出,大数据和AI可能也会带来一些风险,一是短期的准确并不能保证系统长期准确度,二是由于大量交易来源于计算机自主决策,可能会带来不同问题。“不能说大数据和AI一定是好的,我们要一直小心,把控风险”,计葵生说。
本文来源:陆金所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