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中国制造如何行销海外
《从海洋看历史:东亚海域交流300年》 [日]羽田正编 小岛毅监修 张雅婷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肖浩
17世纪,东亚各地几乎同时开始栽种原产于拉丁美洲的辣椒,但在东亚各国对辣椒的称呼却不一样。日本把辣椒称为“唐辛子”或“南蛮”,这说明日本人认为这种作物是唐人(中国人)和南蛮人(葡萄牙、西班牙人)传来的。在中国,辣椒古时被称为“番椒”,说明在中国人的眼中辣椒是从藩属国、蛮国引进而来的。在朝鲜半岛,辣椒最初被称为“倭芥子”,而在琉球群岛,辣椒则被称为高丽胡椒。这些有着明确方位信息的命名,向人们诉说东亚国家交流中的信息分歧。
换个角度思考,日本人所说的“唐”与中国人所说的“蕃”和朝鲜人所说的“倭”,会不会是一个地方?再或者说这些作物互相传递到各个国家,让它们活跃起来的,其实都在同一个贸易舞台上。当我们抛弃某物的传播是从A国输入到B国的定向思维后,我们发现东亚各国所指向的方位,以及作物活跃的舞台,其实是“海洋”。有些人把“海”称之为“唐”,有些有可能称其为“倭”,也有可能是“高丽”是“琉球”。
在日本东京大学副校长羽田正教授的组织下,集结了数十位学者,整合研究有关东亚海洋贸易的历史,写成《从海洋看历史:东亚海域交流300年》一书。书中跳脱出国别史的限制以及传统以陆地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将航海、商贸、造船、交通网络、港口、移民、技术、信仰变迁、政治角力、文化交流等纷繁的线索,编织成清晰的海域交流脉络图,让人们重新审视这片蔚蓝海域。书中以300年为限,将东亚交流摩擦最频繁的300年分成三个部分,构成全景式的观察。这也使我们认识到,中国也是受到海洋文明影响至深的国家。
倭寇时代从16世纪40年代的双屿走私贸易揭开序幕,16世纪50年代达到巅峰,16世纪60年代逐渐平息下来。几乎在倭寇时代,葡萄牙等外国船在广东当局的管理下被允许交易,由此澳门成为贸易据点,开始了朝贡贸易之外的通商行为。
这一时期,传统的朝贡贸易逐渐有名无实。16世纪初,蒙古要求扩大贸易,受到拒绝后,蒙古开始频繁入侵华北,甚至包围明首都北京,由贸易需求变为抢劫掠夺。面对朝贡贸易的失败,明朝皇帝终于做了一个违反祖宗的决定,在1570年初大幅放宽一直以来的朝贡、海禁政策,在海域和内陆都开放了合法的民间贸易渠道,开展官方支持的对外贸易。
随着官方的松动,民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在新政策下,华商主要以福建南部的漳州、泉州为主,以海澄作为中继港,将东海与南海串成一个贸易网。当时,日本还是锁国状态,没有航线进行贸易,但是依旧有源源不断的走私贸易者来到九州与日本进行贸易。而当时的东亚海域中有两条经典线路。一条是“东洋线”:从福建出发,经菲律宾往文莱、苏禄、摩鹿加群岛南下的航线,大部分船只主要在菲律宾群岛做生意,据点是马尼拉。另一条是“西洋线”:从福建、广东出发,南下往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岸,抵达苏门答腊、爪哇的航线,这条航线的贸易对象是东南亚国家,是重要的香料、药材航线。
为了防止白银流失,外国也曾下过禁令,比如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为了防止波托西等地所产的白银流失,下令禁止进口中国商品,但在民间却不见成效。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中国商品行销海外,16世纪的秘鲁,如果要制作一件衣服,使用西班牙绢要花费200比索,但使用中国绢只要25比索。便宜、质量好是当时中国商品的代名词,甚至美洲被征服的印加民族也接受中国商品。1602年某位印加酋长夫人留下的遗产目录里就包含了一件“中国制色丁布料的缂织壁毯”。
贸易的扩大,带来的是大众消费物资的丰富,曾被视为奢侈品的生丝、绢、陶瓷器、胡椒等物品,逐渐进入平民阶层成为日常用品。华人华商的海上贸易,葡萄牙、西班牙与中国、日本的定点贸易,让贸易品多样化,贸易总量也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
在16世纪末,明朝酝酿着经济上的改革,尽管有大量白银流入,但白银价值依旧很高,民间需求量巨大。当时,日本石见银山等地出产的日本银,波托西银山等地出产的新大陆银,墨西哥的新旧大陆混合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据统计当时一整年流入中国的外国白银总量估计高达100到150吨。
白银流入的同时,明朝的“一条鞭法”开始进行前期试点推广,租税和劳役负担改以银子交付,这与海禁开放后外国白银的流入有着联动关系。试点的江南地区,作为长江中下游的主要国内市场,直接吸收了从东南沿海地区流入的白银。接着白银随着内陆、沿江贸易扩散至全国,明政府再征收租税将白银收上来,随着白银被分配为北方的军费和对蒙古、女真交易时的官方货币——海洋贸易就这样影响着整个中国。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中国队举重亚锦赛两日进6金
下一篇:我国煤炭行业班组建设水平持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