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何尝不是一种套路
在去年国有大行存款利率普降后,今年4月初,各地的中小银行也开始陆续地下调了各类存款利率,甚至部分银行下降的幅度超过了30个基点。
可在4月结束,各大上市银行发出财报后,不难发现,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却依旧强劲,虽然某些银行营收增速略微放缓,但依然呈现的是同比向上。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从各行业2022年业绩来看,金融营业归母净利润和净利率依旧遥遥领先,远远的超过了其他的行业。

在整个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的排行中,榜单前20里就有11家银行,利润增速更是有增无减,遥遥领先其他行业。

其实,银行赚多少钱,和我们这些小市民并无太大的关系。
但为了赚钱,就利用专业的知识、哄人的手段、信息间的不平等来收割我们这些市井小民,就显得有些太贪婪了。

在近几年,不知道能否有人察觉到,自己赚钱的速度并没有怎么增加,银行审批贷款的难度却变得越来越小。个人账户里的存款肉眼可见的变少,负债的数字却不知不觉间变得可怕。
特别是自疫情以后,很多人的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贷款途径却越来越多。
打开手机里的主要的一些APP,各行各业,职责不同。
但却有一个唯一的共同点!!!
就是放贷,不问资质,不管缘由,只需要上传身份证,就给你额度随便花。
利息永远卡在国家底线的最顶端,很高昂,却不违法!!
偶尔还会给个优惠券,让人觉得有便宜可贪。
有钱的人哪会使用这种贷款,大多数是越穷的这种类型贷款的使用频率越高,直到还不起,然后人生走向灰暗。
每天依然能接收到大量的贷款广告,诱人的额度背后是一张张贪婪不见底的血盆大口,吞噬着穷人的命,吸食着小有资产人的鲜血。

记得一个学传播学的朋友说过,最成功的广告不仅仅是广而告之,而是通过疲劳轰炸,进一步的将人洗脑。
就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外国白胡子老头,就能想到各种炸鸡!有人说今年春节不收礼,就能想到保健品!今天我们需要用一大笔资金,手里没有就会点开手机里的APP!!!
监管的缰绳没有绷直,资本的怪兽就会跑出来吃人。
消费贷,不是爱心人士做的慈善,而是资本市场在收割百姓的财富。
只能希望,监管机构能拉紧缰绳,我们这些市井小民可以守住钱袋,平平稳稳,不遭遇厄运!!!!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