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 重点笔记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
参考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 土地经济学 第四版
主编:曲福田 诸培新
土地经济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临近专业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应用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等也可能开放给学生选修。
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完成经济学原理or初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后,土地经济学将给予学生经济学视域下的土地问题分析方法,将基础经济学理论在土地问题研究中进行应用。主要涉及到经济学基础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非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均衡市场理论、垄断产品供给、生产要素配置、资源跨期配置、规模经济原理、外部性与公共产品、交易成本理论等;在土资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该课程在学习阶段相对前置,也会承担一定介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各分支的功能,如中国土地分类体系、土地产权、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税收、土地金融等。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人地关系理论
第三章:土地市场理论
第四章:地租理论
第五章:地价理论
第六章:外部性理论与土地资源价值
第七章:土地利用概论
第八章:土地资源配置
第九章:土地报酬规律与集约利用
第十章: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第十一章:土地可持续利用
第十二章:中国各类土地可持续利用
第十三章:土地制度概论
第十四章:土地产权制度
第十五章:土地用途管制
第十六章:土地金融制度
第十七章:土地税收制度
第十八章:土地管理体制名词解释
土地二重性:
土地同时具有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是自然界所赋予的特性,是万物生存的基础和孕育的源泉;土地的经济特性是指以土地的自然特性为基础,视土地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经济资产。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
土地资源土地资产
土地同时具有资源和资产两重属性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能遇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的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其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合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LPC=f [ R(t) P(t) C(t) ]
LPC为土地承载力,R(t)为农业自然资源条件,P(t)为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C(t)为人口消费水平,t为时间。
土地自然供给:
土地自然供给又称土地物理供给,它是指土地中天然形成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那部分土地数量,包括已被利用的土地资源和可供将来利用的土地资源。
土地经济供给:
土地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基础上,通过投入劳动进行开发后形成的可供人类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用途的土地有效供给。
土地经济供给的增加包括两方面内容:1.土地总面积增加和某种用途的土地因利用效益提高带来的数量上的增长,即土地经济供给的直接增加。2.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水平的增长,即土地经济供给的简介增加。
地租:
地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原来指土地出租所收获的报酬,但在当今西方经济学中已经不局限于土地,而是指物主将一切不动产(如土地、房屋等)或生产要素使用权让给他人利用所获得的报偿或收入。
土地经济学的地租,主要是经济地租或纯收入。经济地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租指使用生产要素获得的超额利润;狭义地租是指将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将其使用权让渡给人利用所获取的报酬,其实质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向土地使用者索取报偿。土地经济学所指的地租大多是狭义地租。
马克思对地租的定义是:一切地租的占有都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一切地租都是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产物。
极差地租:
极差地租是指优等、中等土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和劣等土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所决定的一般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极差地租1:
极差地租1是指因沃度、区位和宁适度不同造成的土地与土地之间生产价格的差异所形成的差额
沃度极差地租:
因土地肥沃度有别而形成的差额地租,一般指农业和林业种植用地的极差地租
区位极差地租:
指因土地区位有别而形成的差额地租,又称杜能极差地租
宁适度极差地租:
因各地环境质量宁适度差异形成的极差地租
极差地租2:
又称集约度差额地租和第二型差额地租,是指因追加投资而产生的极差地租
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又称马克思地租,是指因土地所有权作用形成的地租。
由于土地被占有和垄断,凡租用土地者,无论土地优劣都必须缴纳地租,使地租作为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绝对地租发生在边际土地,而由于边际土地拥有的绝对地租,故超边际土地自然也拥有了绝对地租。
垄断地租:
垄断地租又称独占地租,某些生产少数名优产品的特殊土地,由于其产品具有垄断价格而产生垄断利润,这种垄断利润被称为垄断地租。
地价:
地价一般为土地价格,可解释为购买土地所有权的价格,它指的是出让土地所有权应取得的补偿,或取得土地所有权应付的代价。
(土地只能通过对它的利用产生收益——地租,才能产生土地价格)
地租——土地纯收益的资本化
基准地价:
基准地价是指在宗地估价的基础上,评估出各个级别或各个区域的土地平均价格。它包括城镇用地基准地价和农业用地基准地价。
标定地价:
标定地价是政府根据管理需要,评估的具体宗地在公开市场和正常经营管理条件下某一期日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交易地价:
交易地价是指土地买卖双方按照市场交易规则,在土地市场中实际成交的价格。
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
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是指人们在对土地这一客体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对他人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并没有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土地资源配置(3思路):
不同产业部门之间、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之间配置
所谓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是表示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布与利用状况,旨在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保证各项产业和生产部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发展。
所谓不同时期间的配置,是指土地资源在不同时间段或者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配置,以保证人类世世代代对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所谓不同地区间的配置,则是指因土地资源分布和配置的广域性和全球性,通过不同地区在利用土地上的选择,旨在消除地域和国别之间人类开发利用资源和就业收入方面的差异。
土地受容力:
土地的受容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与其他生产资源达到最佳组合比例时所能受容的其他可变资源的数量。
能受容的可变资源数量多,则成为受容力大;反之,称受容力小。
土地集约经营:
所谓土地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土地集约利用表现为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资金、物资、劳动和技术,其本质是经营者用资本、劳动力及技术代替土地以提高产出的过程。
土地报酬规律:
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本质是“可变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它反映土地作为不变要素时,土地报酬与可变要素(如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等级土地上的生产率和同一土地上连续追加劳动和资本,会带来收益(即土地报酬的差别和增减变化)。
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就某一个生产单位在一定不变要素的条件下而言的,不能适用于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存在的,但不能将这一规律拉长扩大到时间任意长、范围任意广的时空中。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范畴,它为人们在土地利用中合理配置资本,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土地规模经济:
是指随着土地利用规模的扩大产生的单位土地面积收益的增加,或是指在此情况下,单位土地产品收益增加或单位土地产品成本降低。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在一定时期内,只要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存在土地的抛荒、闲置、浪费,且土地的报酬处于上升阶段,就认为达到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规模经营的关键在于确定一个合理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度的标准。
阿隆索地租理论:
阿朗索的地租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土地资源的城市内部配置。
前提:
均质地表,不同地点的土地质量没有区别,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平原上有一个单一核心的城市,各个方向交通不受阻碍,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具有同一性,城市中的土地都可以直接用于开发,并在市场上自由交易;
交易双方均为“经济人”,双方对市场充分了解,都希望愿望最大满足。
竞标地租观点,解释金融业和商业、住宅、工业和郊区农业等各行业用地在城市空间内形成的模型,做出了城市租金梯度曲线和同心圆上土地利用模式图。城市中各个行业的区位取决于其支付地租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各种行业会通过土地供给和土地需求的市场价格变化,在自身与土地收益的比较中选择各自的最佳区位。
土地制度:
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与土地问题相关的一切制度,主要有土地所有、土地使用、土地管理及土地利用技术等方面的制度,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制度内容。
狭义的土地制度指的是约束人们土地经济关系的规则集合,是关于人们之间围绕土地所有、利用、收益而发生的生产关系制度,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土地经济关系,是一种经济制度,即土地制度。
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制度变迁:
所谓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可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效益更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
简答
一、土地问题类型、根本原因(基本原因)
土地之所以会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人与土地结合后的人为因素引起的,土地问题的实质是指人地关系失调产生的问题。
土地问题大致可归为三类:
土地分配(产权)问题、土地利用(经济产生)问题、土地收益分享问题
土地分配(产权)问题后两个问题产生的前提
基本原因:
1.土地的自然经济特性:土地不能增加、不能移动,具有限度的生产力和耐久性,形成了土地的特殊经济价值,由此形成了土地问题的特质,这是人类很难左右的。人类只有从适应土地的特性方面去缓和土地问题的发生。
2.土地制度:土地制度是规范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关系。土地制度好——土地问题严重性较低;土地制度不好——土地问题严重复杂
3.土地利用方法:不当的土地利用方法会降低乃至破坏土地给人的贡献
4.人口持续增加:土地本身不会发生问题;人口越多,与土地的关系越复杂,土地问题越严重。
二、农地的功能
土地的功能是指由于土地的综合特性和实质内涵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独特基本功能和用途。它源于土地的自然特性、经济特性和人文社会特性,概括来说,其主要基本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承载功能:又称为支持力或支持功能,土地作为空间,是一切自然物和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地和场所,为人类提供一切生产和生活的基地、场地、空间、道路和立足地,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发挥作用。
2.生育或生产功能:土地作为基本生态环境要素,基本资源和生产资料,为人类社会和生命系统提供产品所具有的生育和生产能力
3.可耕功能:又称为可耕力,是指土地利用于广泛农业和种植业的特殊功能,
4.资源功能:又称仓储功能,意指土地是矿产资源如铜、铁石油、煤等的仓储场所。
5.土地的其他功能用途
(1)土地的生态功能:土地是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要素,其中包括土壤、水、阳光、大气等生命有机体(含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2)土地功能与用途的社会化多元化:
(3)土地的资产积蓄和增值功能
(4)土地的景观功能
三、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的内涵和思路
定义: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的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合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公式:LPC=f [ R(t) P(t) C(t) ]
LPC为土地承载力,R(t)为农业自然资源条件,P(t)为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C(t)为人口消费水平,t为时间。
土地人承载力的测算:
1.土地生产潜力
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所能提供的各类农、林、牧、渔产品的最大能力。
对该地区不同时期生产的农产品总量进行概算,就可以确定区域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
两个方面:
单位面积产量计算——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AEZ法和趋势面预测法相结合的办法。
各类生产用地面积计算——分为历年实际用地面积和分阶段规划面积
Y=Y1+Y2+Y3+··+Yi
Y表示区域土地生产潜力;Yi为某种用地生产潜力
2.土地人口承载力
某一时期某个区域内土地生产潜力求出后,即可根据当地生活水准估算该区域的土地人口承载力
P=Y/L
P表示区域人口承载力;Y表示区域土地生产潜力;L表示区域人均生活水平。
3.土地人口承载比
为分析某一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差异,还应计算各区域土地人口承载比。区域土地承载比可表示为:
SR=P’/P
SR表示区域人口承载比,P’表示预测人口,P表示区域人口承载力。
四、土地问题与人口的关系及相关问题的解决路径
土地具有综合属性,而土地的综合属性实质上是土地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经济需求相结合的产物。
“人地关系”一词,是泛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关系的实质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关系。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两重属性,人地关系可以相应的从这两方面加以理解:
1.人地关系反映为人类对土地的直接利用和消费,以土地的自然属性满足人类对粮食、蔬菜、矿产等产品以及对承载、景观、气候、物质循环等服务的需求,此类人地关系可称为主要的、直接的人地关系。
2.在人类对土地进行利用消费的过程中,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在不同个人之间势必产生分配、交换等经济关系。在此类体系中,人们最看重的是将土地作为资产所产生的各类权利,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由人与地的利用关系所衍生出来的,可称为间接的人地关系。
直接人地关系主要对应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直接人地关系是各类土地问题的根源,也是各种土地制度,政策着力的最终归宿。
简介的人地关系主要对应的是土地的分配问题或土地制度问题,间接的人地关系问题是解决各类土地问题的关键。
人地关系实现的三个层次
1.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 (基本层次)
2.人口与资源(广义资源)、人口与食物关系层次 (中间层次)
3.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关系 (综合层次)
从人地关系观点看,人口问题实质是人口引发的人地关系问题。人口问题的内涵包括人地关系及其中人与人的双重关系。地问题皆由人的需求而起,因此人口经济问题是人地关系的出发点,落脚点。
解决路径: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目标:
(1)保障粮食安全
(2)保障建设发展空间
(3)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
2.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政策路径
(1)稳定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推行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3)建设具有多元目标的规划管理体系
(4)积极消除贫困问题
(5)合理应用先进技术手段
(6)加强发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五、土地市场的功能,构成要素,结构类型
功能: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单一依靠行政手段-效率低下,造成土地浪费;将土地投入市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充分实现土地价值
土地权利人若想让其拥有的土地权利在经济上得以实现,就必须通过土地市场对其进行交易
3.优化产业布局
通过地租,土地价格的杠杆作用,可以有效引导土地资源在各个产业中实现合理配置,从何优化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布局。
4.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
一个完整的市场应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3方面的内容。土地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5.合理分配土地收益,调节各方利益
土地收益的分配关系到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和土地经营者三方利益。合理调配各方收益,实现土地收益公平分配。
构成要素:
主体:主体是指土地交易中的各种当事人,包括土地供给者、土地需求者和其他参与者。
客体:土地交易中的对象或标的物。土地具有特殊性,土地市场上交易的其实是各项内涵不同的土地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租赁权。
管理者: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土地市场进行调控和管理,在我国,土地市场的管理者为各级土地管理行政主观部门。
交易场所:土地市场的交易场所指土地权利交换的领域或场所,包括有形的土地交易场所和无形的土地交易场所。
结构类型:
分为土地所有权市场和土地使用权市场,我国是公有制国家,土地所有权不得在市场上交易,所以我国土地市场一般指土地使用权市场。
土地使用权市场是指土地使用权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我国土地使用权市场可以分为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和城镇土地使用权市场。
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农业集体所有农业用地使用权市场、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
城市土地使用权市场::城市土地使用权一级市场、城市土地使用权二级市场、城市土地使用权三级市场
土地所有权市场是指土地所有权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关系到总和
我国的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在我国,土地所有权流转仅限于国家为了公众利益需要,在给予补偿的基础上依法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征收,使其由集体所有土地变成国有土地。
六、土地价格体系及构成内容
因土地交易方式的不同及土地管理需要,土地价格表现为多种形式。多种土地价格形式构成了土地价格体系。地价体系中的每一种形式都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准地价:
基准地价是指在宗地估价的基础上,评估出各个级别或各个区域的土地平均价格。它包括城镇用地基准地价和农业用地基准地价。
城镇用地基准地价、农业用地基准地价
标定地价:
标定地价是政府根据管理需要,评估的具体宗地在公开市场和正常经营管理条件下某一期日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标定地价是宗地地价的一种,由政府组织或委托评估,并被政府认可,可作为土地市场的管理依据。
交易地价:
交易地价是指土地买卖双方按照市场交易规则,在土地市场中实际成交的价格。
包括土地使用权价格,转让价格,租赁价格,地役权价格等
其他价格形式:
课税价格:专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征收土地税收而确定的价格。
抵押价格:抵押价格是土地作为信用担保而确定的价格。
七、影响土地价格因素有哪些 这些因素怎么作用到地价上
地价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土壤肥力;地质条件;地形地势;土地面积和形状;天然周期性灾害。
2.社会因素:人口状况;城市化;交通状况;教育及社会福利状况;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社会治安状况;国内政治状况;国际政治状况;房地产投机。
3.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状况;储蓄和投资水平;财政与金融状况;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物价变动;利率水平;技术革新及产业结构状况;国际经济状况。
4.制度因素: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不动产有关税制;地价政策;行政隶属变更。
八、简述土地资源非市场价值与类型
土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是指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机制实现又客观存在的价值,表现为土地作为公共物品,具有正外部性,能够提供社会保障功能、资源基础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等各种价值。这部分价值游离于市场之外,与人们能否使用它没有直接关系,是无法通过市场交易信息加以评价的,主要包括存在价值和馈赠价值。
(1)土地资源的存在价值
土地资源的存在价值是指与土地资源直接的或间接的、现在的或将来的利用都无关的价值,是人们为确保土地资源的某项效益或功能能够长期存在所愿意支付的费用。它与人们在现期或远期是否消费土地资源无关,是人们单纯从土地资源存在的事实中获得的价值
(2)土地资源的馈赠价值
土地资源的馈赠价值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当代人为满足子孙后代能够继续利用土地资源的某项效益或功能,愿意事先支付一定的费用来保护土地资源,避免资源被过度利用。它是基于代际公平,使得后代人也能够同样永续利用土地资源。
九、非市场视角分析我国土地开发利用速度强度特征 在过程中主体的关系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量土地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
农地的非农化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中国农地非农化的速率过快,存在农地的过度损失,使得中国人地矛盾不断加剧,对粮食保障、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等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影响了社会福利的公平公正,也降低了耕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农业用地的正外部性,未考虑农地的非市场价值。
土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是指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又客观存在的价值,表现为土地作为公共物品,具有正的外部性,能够提供社会保障功能、资源基础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等多种价值。这部分价值游离于市场价值之外,与人们是否直接使用它没有直接关系,是无法通过市场交易信息加以评价的。
我国土地开发中,忽略了土地的非市场价值,土地非农化成本过低,造成了农地过度非农化,土地开发强度大。
政策建议:
①完善土地市场机制。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善是导致非农建设用地价格偏低,以及数量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我国已经从计划配置转变为市场调控,但是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其主宰者还是地方政府,而并不是土地市场自由调节,这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建立耕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将农地非市场价值纳入农地价值核算体系,将包括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一体的农地价值作为征地补偿的标准,建立反映能够反映农地非市场价值的土地市场调节机制,纠正土地非农化配置效率损失;建立包含农地非市场价值在内的征地补偿标准;适当提高耕地占用税,提高农地非农化的进入门槛,防止“低门槛”进入而造成的无序农地非农化现象;建立土地闲置累进税,超过规定最高年限的土地坚决予以收回并进行罚款;建立“谁受益谁付费”的税费机制,向消费农地生态价值的主体收取费用;将正的外部性内部化,将费用用于农地保护和农地非农化治理釆取经济激励措施,调动农民保护农地非市场价值的积极性,提高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
③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中央将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指标按一定标准分配给各省市,同时准许各省市经自己的配额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这样各省市可以将地区内配额转化为实际的新增建设用地,也可以将其配额拿到建设用地指标市场上有偿转让给其它地区,或者在省市区域内进行有偿转让。此外,也可以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耕地保有量相挂钩,耕地保有量多的地区,获得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也就多,这种方法有利于平衡保护耕地和农地非农化开发的利益,同时能够建立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
④严格土地用途管制
十、画图分析土地非农化过程中损失类型
中国土地非农化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需要占用更多的农地资源;另一方面需要保护农地资源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
土地非农化是土地资源在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配置的问题。
土地非农化最优配置标准:土地资源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边际收益相等。
三种价格:
土地非农化边际成本包含生态成本效益时的市场价格
土地非农化边际成本不包含生态效益成本的市场均衡价格
当交易受到某些因素(例如政府)干预后市场的均衡价格
代价性损失——过度损失1——过度损失2
十一、解释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经营条件下,能够取得最佳土地规模效益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所要求的规模不是固定的不变的,他是相对的、动态的。适度不是指一个数字标准,而是指一个农业比较优势要素专业化的较大发展空间。
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特征:
A地区性 各个地区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也各不相同
B层次性 各个地区内部各类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不同,因此农业生产适度经营规模也不同
C适应性 从事不同经营项目的生产经营单位会有不同的土地适度经营规模
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标志:
A以能否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作为确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标志。
B以提高收入和生产水平为确定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标志。
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评价指标。与土地利用要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的要求对应,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济的评价,应采用多种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具体可采用如下指标:
A产出评价指标。如产量、产值、净产值、纯收入等
B商品评价指标。如商品量、商品率、销售额、收购计划完成率等
C劳动生产率评价指标。如劳均年产值、劳均年产量、劳均纯收入等
D土地生产率评价指标。如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值、单位面积纯收益等。
E资金产出率评价指标。如资金产值率,资金利润率,成本产值率,成本利润率,单位产品成本等
F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如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等
各指标反映了土地利用方面的不同效益,因此在采用评价指标时,要统筹兼顾,综合权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直观评估法、分组比较法、综合评价法和生产函数分析法
十二、画图阐释土地报酬变化三阶段特征
在第一阶段,每投入一单位变量资源都能使产量急剧增加,使总报酬、平均报酬递增,由于投入的变量资源与固定资源(土地)在配合上数量的不足,影响了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故在变量资源充裕条件下,应追加投资。
在第二阶段,虽然边际报酬和平均报酬同时递减,但总产量却不断上升,投资对生产没有妨碍,故合理利用土地和投入变量资源的适应范围应在此阶段。
在第三阶段,变量资源投入过多,超出了土地的受容力,不仅边际报酬负增长和平均报酬进一步递减,而且总报酬亦递减,投入产出效果上已无利可图,为 投资终止阶段 。
变量资源与固定资源 在配合比例上的协调程度,决定了土地报酬(收益)和生产力,即土地利用和各变量资源利用效果的大小。
十三、影响土地集约利用因素哪些(城市乡村)
城市:
土地资源条件和人地关系。土地越稀缺,人口密度越大,集约利用越高。
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善,政府过度干预(工业用地低价出让,粗放利用)
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经济发展势头越好, 对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的需求就越迫切, 越容易激发当地政府和开发商集约和节约的利用土地。
科学技术水平
农村: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不一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受城市功能定位、政策和空间分区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而农村土地集约, 要考虑两个方面,耕地的集约利用和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
土地的自然条件与区位。土地的质量越好,区位越接近市场,土地利用的效益越高,集约度越高。
经济利益是决定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耕地利用比较效益低下是解决当前耕地粗放利用的重大障碍。因此, 积极采取流转、折价入股等种方式, 促进农地向种田能手或土地经营公司集中, 并对土地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营。
不同受教育程度水平有着不同的行为理念和活动准则。农民的文化程度越高, 集约用地的意愿性越强。
土地的用途,经济作物的土地集约利用度高于粮食作物。
村镇规划不合理。村镇缺少规划,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普遍布局零散,环境脏乱差。
十四、土地制度的构成
土地制度概念:影响土肥所有权和利用的制度因素就是土地制度
构成:
土地所有制度:社会经济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分为土地公有制和土地私有制
土地使用制度: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对使用权利主体等的规定)分为两权合一制和两权分离制
土地国家管理制度:指国家政权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土地在宏观上进行管理、监督和调控的制度、机制和手段的集合。
计算
地租表格填写方法
资源跨期配置计算方法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计算方法
本人吐血整理,仅供学习参考,不可用于商业用途,违者必究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高中地理知识讲解:土壤资源
下一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