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负增长,未必全然是坏事
文:刘涛
近段时间以来,全球普遍弥漫着对低生育率与少子化的焦虑。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前发出警告称,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已构成日本的紧迫危机,“日本正处于我们能否继续作为一个社会运作的边缘。”
在过去16年已经花费2000亿美元来“催生”的韩国,2022年的人口自然减幅仍创下历史之最,总统尹锡悦于3月8日再下达指示称,要制定能让国民“切身感受得到”的“果敢且彻底”的低出生率对策。
而在人口红利是过去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的中国,今年初的数据也显示,中国人口出现60年来首次负增长,加入人口下降的国家行列。据联合国预测,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也许只是现有的14.1亿的一半左右。
在未来几年,更多国家的人口可能会开始萎缩。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怎么办?究竟什么样的生育支持政策才能起到实效?如何缓解人口急速减少、老龄化加剧,几乎是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也成为了本次中国两会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中国的生育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如何?
一般而言,保持人口数稳定的最低生育率需维持在2.1,但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生育率一直在稳步下降,到 2020 年降至 1.28 的历史最低点。相比之下,同年印度每名妇女生育2.05个孩子,美国则是1.64个孩子。即使是以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著称的日本,生育率也有1.34。
“从人口发展规律和预测结果来看,人口负增长一旦开始,将持续较长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表示。
中国生育率的急剧下降趋势被归结为许多因素。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生育率一直在稳步下降。
首先,中国人口的性别失衡。独生子女政策使中国的性别比例存在偏差:传统上偏爱男孩。在某些年龄组中,每10名女性对应有超过11名的男性。
其他因素据信包括生活成本上升、工作压力大以及晚婚趋势。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原副主席姚爱兴认为,当前,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随着养育成本增加、教育焦虑蔓延、经济环境和劳动就业竞争压力大、女性工作与家庭冲突加剧、子女养老需求降低等因素,推迟婚育、不婚不育现象越来越多。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也表示,“不愿生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是教育问题,第二个是医疗问题。”
在全国政协委员、编剧蒋胜男看来,近年来的超时工作问题,已造成年轻人没时间恋爱、没时间育儿、没有家庭时间,他表示,“过度加班、过劳加班现象对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再生产循环,对劳动者个人生存与发展,都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和伤害。”
除了分析原因,两会代表和委员们也极尽所能地“催生”。全国人大代表赵玉龙提出为生育二胎三胎的夫妻提供补贴,“比方每年给孩子提供定额的养育、教育补贴,共提供18年,成年后截止。”
甘华田建议,减轻育儿家庭医疗负担,实行6岁以下儿童免费医疗。
姚爱兴建议,“对0-36个月龄的婴幼儿家庭,每月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定额的育儿补贴。”
全国人大代表赵冬苓则提出,为降低育儿成本,建议对2024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免除学费、课本费,直到大学毕业。
对于婚育延迟相关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等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提出缩短教育年限,其中贺丹委员建议小学教育缩短到5年,并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则表示,建议在特定条件下支持未婚女性进行冻卵等辅助生殖技术。
更令人口专家们忧心的是,中国不仅实际生育率低,生育意愿也很低。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调查显示,中国女性终生无孩率快速上升,从2015年的6%,增加到2020年的10%。该调查还显示,中国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持续降低,2021年平均打算生育1.64个孩子,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其中,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和“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
中国不仅实际生育率低,生育意愿也很低。
有学者指出,在一些生育率低的亚洲国家,比如新加坡、日本和韩国,虽然实际生育率与中国一样,都低于两个孩子,但在这些国家,大部分女性仍然有生育两个孩子的意愿。
伴随低生育率而来的是养老问题。在天平的另一端,养老问题同样引人关注。调查显示,2020年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国际一般怎么做?
不仅是中国,全球多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都面临低生育率、少子化、人口老化与人口数减少的问题,近年来各国政府也想尽办法推出各种措施因应,增加或开放移民、提高退休年龄、或增加国内的劳动人口等等,但这些方法也时常受到非常大的社会反弹。
例如,法国政府今年为了“拯救严重亏损的退休基金”,宣布将将法定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2岁提高至64岁,且必须扣缴达到43个劳动年度才能领取全额退休金,激怒了法国全国各地民众,让超过200万人上街示威、加入罢工行列。
美欧国家过去总认为吸引海外移民就能解决人口老化及人口数减少的问题,移民政策也比亚洲更开放,但是大规模移民涌入带来了社会治安变差、种族冲突、社会撕裂、白人比重大幅下降等新的问题。最近,美国反移民情绪也不断高涨,据盖洛普2月13日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只有28%的美国人对目前的移民政策表满意态度。匈牙利右翼总理奥班表示,来自穆斯林国家的移民难以融入欧洲的基督教文化,甚至还会“改变欧洲传统基督教国家的人面貌和文化认同”,“我们不仅需要数字,我们想要匈牙利孩子。接受移民对我们来说,就是投降。”此外,近一年来,英国、爱尔兰、葡萄牙等先后宣布停止类似投资移民的计划。
美欧国家过去认为吸引海外移民就能解决人口老化及人口数减少的问题。
相较延迟退休和增加移民,目前最可行的应对方法仍然是提高生育率。放眼全球,很少国家能像匈牙利一样,如此大手笔地推行生育政策,匈牙利总理奥班日前宣布,从2023年开始,30岁以下的已生育女性,将可以终生豁免个人所得税。
奥班在2010年上任时,匈牙利已经是欧洲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当时的生育率状况,欧洲一名女性平均生育1.58个孩子,但匈牙利的仅有1.2。于是,将低生育率视为“国安危机”的奥班便在2019年推行家庭扩张政策,颁布一系列重磅优惠措施。
几年后,匈牙利成功将本国生育率从超低生育率(1.2),提高到低生育率(1.5),不过背后的成本高昂,奥班的“催生”政策耗费约占GDP的5%,是其军队开支的3倍,性价比实不算高。
自放开三孩政策以来,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拿出真金白银来鼓励生育,四川省攀枝花市、甘肃省临泽县、湖北省安陆市等十几个城市出台或拟出台生育或育儿补贴的相关政策,但目前看补贴力度仍不足,低于大部分欧洲国家。
未必全然是坏事?
按照历史发展脉络,一个国家的人民平均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时,普遍都会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走向低出生率,预期寿命也会延长。在出生率方面,每个家庭的生育人数平均从5至6位,减少到2至3位以下,国家也同时走向高龄化社会。
在20世纪下半叶,世界曾被不可阻挡的人口增长吓得惊慌失措。地球上的人口在70年里增长了两倍多,从1950年的25亿增加到2022年的约80亿。
而现在,时隔不过百年,全球人口减少又成了人类的新挑战。但人口减少全然是坏事吗?
联合国人口司司长威尔莫斯就曾表示,很多人对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的评估过于悲观和夸大。以日本为例,该国从1970年代就开始应对人口缩减的问题,但经过数十年,日本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没有因此而陷入“死亡漩涡”。
人口专家Wang Feng于2013年1月在《纽约时报》的文章就提出了值得讨论的关键:与其过分关注劳动力短缺和养老金缺口等问题,不如看看人口减少给世界带来的好处。
文章称,与50年前相比,许多国家的人民都更富有、更健康,受教育程度更高,女性有更大的自主权。世界平均预期寿命已从1960年的51岁增加到2019年的73岁。中国的情况尤为突出,预期寿命已从1962年的51岁增加到2019年的78岁。这种幅度的增加重塑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人们在寿命更短时难以想象的机会,例如工作者将生产力保持到晚年,以及老年消费者为旅游、营养补充剂和医疗设备行业提供的不断增长的市场。
Wang Feng举例,人口减少将同步缩小人类对有限资源的争夺,政府也需多加思考资源将投入更多军事装备,或是投入养老、育儿等社会福利上,若增进儿童教育、性别平权等公民福祉,都能社会带来更多的和平。此外,许多富裕国家更加仰赖移民,这些移民也将有更多机会获得集中于富裕国家的资源。他强调,女性不应该被视为生育机器,如果全球人口下降是无可避免的事实,那人们需要接受它、适应它,而不是试图扭转它。
Wang Feng认为,没有理由认为世界人口必须保持增长或至少保持平稳,它们可能被证明是徒劳的,全球人口将不可避免地下降。与其试图扭转它,我们需要接受并适应这个趋势。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