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盘锦:抢抓农时 耕出一片好“丰”景格力“换掉”代言人成龙,董明珠:我有3个理由换掉他!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07 阅读数:人阅读

 

来源:辽宁日报

在盘山县高升街道后屯村,小宝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使用玉米免耕播种机实施播种。特约记者 刘 杨 摄

盘锦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工厂化大棚育秧基地。记者 刘立杉 摄

农业中心工作人员核实高标准农田区域分布情况。记者 刘立杉 摄

核心提示

盘锦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坚决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头,抢抓农时,扎实有序做好春耕备耕及春播等农业生产工作。通过调动和保护种粮积极性,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倾力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确保粮食丰收和农业稳产增效,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贡献盘锦力量。

藏粮于地 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10.45万亩

4月24日,在盘锦市大洼区西安镇幸福道生态农业基地里,一辆外形很特别的农机在田地里行驶。基地负责人文锋告诉记者:“这是激光平地机,通过激光的发射,为水稻田找平落差,类似于装修地面找平。”据介绍,经过平整过后的水稻田,不易长杂草,节水节肥,还能提高单位产量。“有了这台激光平地机,就能让‘跑水田’变成‘保水田’,一步步实现种植现代化。”文锋说。

春耕备耕时节,走进盘锦市多地春耕现场,激光平地机、无人插秧机、5G智慧农业等屡见不鲜。而与农业生产相配套的排灌站、平整土地、渠系建筑物等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日渐迈向新的台阶。

在盘山县太平街道仙水村,县农业农村局农业中心工作人员于亮介绍,以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主要建设目的的高标准农田是全县农业的亮点所在。盘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从2011年开始实施,截至2023年累计完成项目106个,涉及古城子镇、得胜街道等13个镇、街道,完成建设面积90.4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7.7%。

盘锦市地处东北平原,农业战略地位突出,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生产基地,也是农业资源禀赋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多年来形成了盘锦大米、盘锦河蟹、设施蔬菜、畜牧养殖四大主导产业。

近年来,盘锦市按照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遵循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盘锦市统筹考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水利、土地、林业、电力、气象等各方面因素,围绕农田生产能力、灌排能力、田间道路通行运输能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机械化水平、科技应用水平、建后管护能力等建设内容,结合国土空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资源利用等规划,紧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要求,加快构建科学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

盘锦市通过桥、涵、闸、站、电全面配套,沟、渠、田、路综合治理,使项目区形成了“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业田园化新格局,达到了规划设计的“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带动一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8年至2021年,盘锦市立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达58个,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7.53万亩。2022年度立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个,建设任务7.05万亩,今年春季仍在继续实施,预计6月底完工。今年,盘锦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45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项目3万亩。

藏粮于技 为粮食生产插上增产提效“翅膀”

4月25日,在盘山县太平街道张家村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一栋5000平方米的高科技设施农业大棚里,2万多个规格统一的“亚美柯”钵盘整齐地排列其间,一颗颗茁壮成长的绿色水稻秧苗,绽放出令人愉悦的生机与活力。

“上月6号开始育苗的,秧苗现在有3厘米左右,已经生长到1叶1心期。到下月5号左右长到12厘米3叶1心时,就能挪到水田插秧了。”正在进行秧苗管护的打工人员赵瑞荣说。

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22万亩,逐渐实现了水稻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有了分红,还能在这里打工赚钱。理事长郭凯介绍说,合作社育苗钵盘及插秧机采用的都是国际领先的“亚美柯”水稻钵苗机插技术,和传统毯苗育插秧技术相比,具有省种、省土、省肥、省药、省补苗人工、秧苗素质高等显著特点,更为稻田养大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藏粮于技,为粮食生产插上了增产提效的“翅膀”。今年,插秧预计从5月上旬开始,到5月末结束。盘锦市组织专家根据去年生产实际,研判2023年度水稻生产技术关键点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指导和水稻优良品种推广工作。

3月底,盘锦市开始水稻育苗,4月8日前后大范围展开,育苗面积达到1.35万亩,像“亚美柯”工厂化育苗的钵苗移栽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了这项工作中。目前,盘锦市育苗工作基本结束,已进入秧苗的后期管护期。为防止苗期立枯病、干尖线虫病等病害发生,盘锦市农业部门发布了年度重大病虫情趋势预报,制定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落实病虫监测点及监测任务。通过加强监测,做好水稻秧苗和移栽返青期技术指导、举办防控技术培训班、组织农技人员深入镇村进行实地指导等举措予以科学防控。

年初以来,盘锦市备足春耕农资,储备率达到100%,目前种子、化肥、农药等各项农资供需稳定。在农机具准备上,盘锦市已备足农机总动力62.85万千瓦。其中,80马力以上拖拉机2051台,80马力以上配套农具3104台,水稻插秧机保有量7340台。目前,各类拖拉机、水稻插秧机等主要农机具已完成春季检修,即将全部投入生产中。

创新机制 打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载体

以大米、河蟹产业联盟为龙头,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全市蟹稻综合种养面积达到92万亩以上。这是盘锦市今年在全面落实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中确立的目标之一。

2022年,盘锦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34元。这其中,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农业主导产业带来的效益功不可没。

盘锦市位于辽河三角洲腹地,是辽河、大辽河两条河流冲积而成的滨海湿地平原,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做精现代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盘锦成为我国稻田养蟹的发源地、全国重要的优质大米生产基地。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大米、河蟹产业土地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种养生态化、营销品牌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形成,盘锦市以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产业联盟为核心,创新建立“产业联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农户”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实施创新利益链接机制,由企业带动向联盟带动转变、创新土地整合模式,由订单模式向基地模式转变、创新绿色发展模式,由追求产量向兼顾生态转变等“六个创新”,促进农业全产业链优质高效发展。

“产业联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农户”利益链接机制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为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主导产业注入了新鲜动力和发展活力,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

利益链接机制促农民增收。截至2022年,联盟企业与农民签订订单面积71.7万亩,带动6万多户订单农民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联合产销模式9.9万亩,带动2264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多元;联盟企业流转土地22.8万亩,农民获取土地流转财产性收入达到2.3亿元以上,推动2.5万名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了工资性收入。

联盟运行机制促企业增效。盘锦大米产业联盟企业优质蟹田米成功打入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销售渠道。大米产业联盟现有成员单位31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24家,带动农户5万余户。联盟企业固定资产16.6亿元;仓容能力128万吨;年大米加工能力119万吨;注册品牌57个,包装品类525个。河蟹产业联盟现有成员单位48家,共有从业人数7200人,2022年实现产值27亿元,利润5.8亿元,联盟企业带动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增收860元。

品牌建设机制促产业增值。在产业联盟推动下,盘锦大米成功被列入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清单”。联盟企业通过参加盘锦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和各类国字号展会,不断增加盘锦大米、盘锦河蟹行业知名度、市场美誉度及消费者忠诚度。盘锦大米、盘锦河蟹品牌价值不断上升,分别达到588.44亿元和342.30亿元。2021年22家河蟹联盟企业到宁夏、新疆、天津、吉林、黑龙江等地推广稻田养蟹“盘锦模式”120万亩。

2022年,“产业联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农户”利益链接机制荣获辽宁省首届制度创新成果二等奖,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产业联盟已成为引领盘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为盘锦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