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再热衷于“抢”了
可能大家都有过“抢”的经历,抢公交、抢火车、抢地铁、抢位置、抢票、抢挂号、抢红包,甚至兜里揣着现金去买东西还要被“抢购”,乌泱泱的人在一起争先恐后,仿佛不抢就会失去什么一样,焦虑和混乱充斥在每个人的心头,抢成了一种融入血液和身体的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
有人分析这种条件反射式或者下意识的抢的行为,是源于历史上的资源和物资相对匮乏的阴影,我们人口众多,当初一穷二白,不抢就没有饭吃,落到后面连汤都喝不上。我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那一辈,特别是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切肤之痛者,都是那个需要“抢”着吃饭的年代的亲历者。
还有人说我们这么热衷于抢,是没有遵守规则的意识。中国的社会是人情社会,很多涉及到我们切身利益的事情,如就医、上学、分房、晋升,人们会想到托关系、潜规则、走后门,看能不能抢到一个靠前的位置,钻规则漏洞的人得了好处,导致后面的人更是无视规则,挤破头的向前,只是图个好身位。
于是,内在焦虑和外在环境加一起,造成了我们抢的行为,也许很多时候,抢也不是为了得到更多,就是图个心安。
但是近几年来,大家有没有发现周围抢的行为变少了呢,我们排队上车,排队购票,排队看病,甚至我们做核酸筛查也不在去抢那么两步,究其原因,有这么几点:
一是市场供应充足。我们已经是全民小康社会,我们拥有全世界门类最全的供应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下,各种生活物资和生活保障设施极大的丰富,我们不用再去抢那些生活必须品,按照顺序,也能很快得到相应的物品和服务;
二是逐渐树立的规则和法治意识。特别是近十几年,科技日新月异,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医院排号、火车进站、排队入场都是靠电脑,自动化操作,排在后面也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我们还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依法办事,培养公众的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三是公民素质的提高。我们本来就是礼仪之邦,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讲究三纲五常,四维八德。而新时代国民教育的普及,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国富民强,使得我们更自信,更理性的面对生活中的竞争。一个懂礼、知礼的人,自然会去维护公共秩序,遵守公众规则。
老子《道德经》写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许按照道家的无为、不争的心态,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时,才能表现的更从容。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