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洞察|大航海时代启航,用户想要的究竟是怎样的智能汽车?
题记:“智能汽车,进入了大航海时代。”
经过三年市场蓄力,2023年上海车展获得空前热度,成为媒体笔下“史上关注度最高的车展”。
汽车媒体人张宏阳(化名)在车展驻守多日,原以为车展观众日人流量最高的应该是宝马、奔驰这类传统豪华品牌,抑或是仰望、比亚迪这样的热门中国品牌展台。结果他意外发现,未来出行、智能驾驶等几个专业性较强的展区人流量竟然很不错。而且他还观察到,近来网络关于智能化的内容越来越多,一些博主开始跨界讲智能汽车。
这一届上海车展,新能源和智能化是当之无愧的两大主角。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攀升,越来越多车企开始电动化转型。数据显示,本届车展整车展出1500余辆,新能源占比超过二分之一,并且在车展首发的150余款车型中,有约三分之二的车型是新能源车。
在几乎所有车企都入场新能源的情况下,智能化成为车企凸显技术基因、产品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显得越发重要。
这次上海车展吸引1000余家企业参展,启动13个室内展馆,其中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馆占了三个,达到整车展馆的三分之一,博世、百度、华为、滴滴等一众智能化供应链企业参展,智能化含量在历届车展中绝无仅有。
毫无意外,智能化成为这届车展火力最密集、最凶猛的“战区”。华为发布据称无限靠近L3级自动驾驶体验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HUAWEI ADS 2.0、广汽埃安发布搭载恩智浦S32G3的Hyper GT、小鹏发布基于SEPA2.0“扶摇”架构打造的G6车型、理想官宣开启“智能驾驶3.0时代”,从高速场景杀入城市场景......为了突出重围,主机厂、芯片、智能驾驶厂商们上演了十八般武艺。
一般情况下,企业开始大规模投入表示产业加速,用户关注度大幅上升,则意味着产业爆发期或将来临。
“虽然新四化是趋势,但是智能化以前更多是在汽车圈发酵,用户关注度并不高。”“当普通消费者关注度上去了,很自然的接受一个新事物的时候,属于这个事务或技术的时代才真正到来”。看完这次车展张宏阳有感而发。
1
车型数量剧增,智能汽车进入“大航海”时代
抓住“五一”前调休仅剩的周六,智能汽车用户胡马(化名)也参观了本次上海车展。胡马是上海金融业上班族,喜欢尝试新潮的科技产品。相比体型更大的SUV,以通勤为主的他更青睐外形时尚、空间宽裕的B级轿车,因此在两年前入手了一辆小鹏P7。
“当时选择不多,只有Model 3和P7,在产品差不太多的情况下,我会优先选国产品牌。”胡马表示。
和张宏阳一样,经过这次上海车展,胡马也被智能汽车的发展速度震惊到了。胡马发现,和两年前完全不同,这一次车展,B级及以上轿车,小鹏P7i、蔚来ET5、极狐阿尔法S、智己L7等车型密布,并且都具备L2级智能驾驶功能。胡马笑称,进入展馆,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看花眼”。
胡马的反应并不奇怪。事实上,在过去两年,智能汽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度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辅助驾驶(L0-L2)交付1001.22万辆,首次突破千万辆规模。其中,L2级辅助驾驶(含L2+)前装标配交付585.99万辆,同比增长61.66%。
两年前,具备L2级辅助驾驶的量产车还是“小众”,但是现在L2几乎已经成为中高端新上市车型的“标配”。
上海车展前夕,太平洋汽车发布了《2023年智能汽车洞察报告》,披露了智能汽车在供应端发生的一系列巨变。
报告显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基础L2级辅助驾驶前装搭载率从19.4%增长至29.4%,2023年1-2月,这个数值更是上升至36.8%。
高阶辅助驾驶方面,2022年汽车激光雷达搭载总数量相比上一年翻了15倍,NP前装标配渗透率从2022年的4.35%增长至2023年1-2月的5.9%。
而从智能座舱来看,2022年乘用车采用多屏(双连屏、三联屏等)的车型已经达到211款。搭载智能数字座舱(大屏+语音+车联网+OTA)前装标配交付达到795.05万辆,同比增长40.59%,前装搭载率达到39.89%。此外,语音交互功能方面,2022年前装搭载率达到76.76%,其中20万元以上车型达到85%。
智能汽车的转变不仅仅是车型数量和硬件搭载率的上升。2022年下半年开始,小鹏、极狐、阿维塔的城区NP纷纷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落地。除此之外,毫末智行、理想汽车也宣布了城市智驾的“百城计划”。
“高阶辅助驾驶已经从高速驶入城市。”太平洋汽车总编朱志延认为,随着前装标配渗透率的提升,以及低成本解决方案的出现,高阶辅助驾驶将迎来“普及时代”,成为各大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
2
从“鸡肋”到“实用”,用户态度悄然生变
两年前,胡马购买小鹏P7有过一段心里斗争,特别是在高速辅助驾驶等功能上特别犹豫“买小鹏就是被智能化吸引,但是当时高速智驾应用不多,不是特别敢用。”
经过两年时间验证,现在胡马对高速智驾已经“相当放心”。他认为在辅助驾驶、座舱等方面,智能汽车要比传统汽车强大很多“以后换车只考虑智能汽车。就像手机,用惯了智能手机,再也回不到诺基亚了。”
胡马的变化,一定程度反应了用户对智能汽车态度的转变。事实上,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提高,用户对智能汽车的接受度也在逐步增加。
智能化已经成为了用户购车的重要影响因素。太平洋汽车发布的《2023年智能汽车洞察报告》用户调查显示,79%的用户表示智能化能力是其购车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15.7%的用户更是将智能化作为购车决策首要因素。
调查显示,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应用,座舱娱乐与语音交互已经慢慢变成用户习惯。对于车载影音娱乐功能,75%用户表示满意,对于语音交互功能,54%用户表示满意。
此外在认可智能辅助驾驶的用户里,78%的用户表示认可并经常使用AEB/LKA/ACC等基础辅助功能,28.9%的用户认可并愿意尝试NOA导航辅助驾驶。
当然,目前用户对智能驾驶的接受程度是呈现两极分化。受访用户中,有46%的用户在使用过后,认为智能驾驶“功能实用”、“体验好”。但是也有38.1%的用户认为智能驾驶“功能鸡肋”、“体验差”。
产生这样的两极化,或许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各品牌车型的智能驾驶体验差异较大,在用户感受上自然形成了两极分化;其二,很多新用户首次接触智能驾驶时引导不足、心理准备不够,对智能驾驶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并且后续不再尝试智能驾驶功能。
这两点,都是需要车企端改善功能、媒体端加强传播引导,共同构建出对于智能驾驶更友好的生态才能真正改善用户体验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软件付费方面,用户调查的结果似乎与部分车企判断有所出入。
目前智能汽车软件主要有三种,一次性付费模式、订阅服务模式以及将价值并入车价內,各车企方法不一。例如,在本次上海车展上,蔚来宣布自今年7月1日正式开启NOP+以后,将采用按月订阅的模式,每个月费用380元。而同为造车新势力的理想汽车却表示要“终身免费”。
对于用户软件付费态度,《2023年智能汽车洞察报告》数据显示,现阶段,有82%的用户不喜欢订阅的模式,而是更乐意将费用一次性包含在车价之内。
太平洋汽车分析发现,目前购买智能汽车的用户大部分是90后和80后,他们是第一代互联网居民,习惯了免费的互联网服务,因此对智能汽车收费订阅模式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相比之下,95后、00后等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Z世代则习惯了网站收费,因此对订阅模式的接受度更高。
3
产品大爆发,用户究竟需要怎样的智能汽车?
在车企的积极推动下,随着用户接受度提升,智能汽车已经到了爆发增长阶段。
随着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博越L等品牌和车型相继采用智驾配置,智能驾驶的竞争已经下探到15万甚至10万以下区间。智驾系统综合成本降低,中低端上车率上升,一方面会为智能汽车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表示市场竞争会越发激烈。
在上海车展前夕,华为推出了问界M5高阶智能驾驶版。据余承东介绍,这款新车遥遥领先特斯拉和新势力,是智能汽车的天花板,自动驾驶体验无限接近L3级,达到L2.99999......
“行业需要更加系统、专业的评测体系。”囿于技术以及政策法规,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汽车大多在L2水平。张宏阳认为,虽然很多产品同为L2级别,但是实际表现相差很大,需要专业测评,区分良莠。
在2021年,太平洋汽车发布了智能汽车评测体系ICT300,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两大维度对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汽车进行测评。截止到2022年,太平洋汽车已经对Model 3、蔚来ES8、奔驰EQC、奥迪e-tron等75款车型、36个品牌进行了测试,形成了2.8亿次传播,成为智能汽车重要评测样本。
“在过去两年,太平洋汽车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智能汽车’”朱志延认为随着智能汽车产品和功能不断更新,评测体系也应该随之升级。在第三届智能汽车之夜上,太平洋汽车发布了极智“ICT300 2.0评价体系”。
新体系将从“智能辅助驾驶”、“导航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个维度出发,通过全场景设计,采用细颗粒评分方法,对智能汽车各项关键能力进行测试,并将所有车型的评测结果汇入车型库,进行横向比较,从而评选出更加贴合用户需求的智能车型。
从ICT300 2.0测试大纲来看,测评总共300分,三大项目各占100分。其中“智能辅助驾驶”分为智能辅助行车、智能辅助泊车两方面,分值为20%和80%。“导航智能驾驶”分为高速、城市、导航智能泊车三大场景,前者分值为60%,后两者均为20%。“智能座舱”则分为感知能力、交互体验、娱乐生态三方面,分值分别为30%、50%、20%。
4
大航海时代,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黄金年代
当前,智能汽车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车企竞争已经进到了深水区。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正在混沌中逐步走向清晰,围绕着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展开的新智能化时代争夺正在加剧。用户的认知在发生剧烈改变,从懵懂的电动化感知到强烈的智能化体验,对于新车购买的选购标准、评判标准,已经完全颠覆了过去二十年短短的汽车时代带来的积累。
混乱是阶梯,中国品牌在这一轮轰轰烈烈的智能化浪潮中,似乎短暂地占据了靠前的身位。但此次上海车展,欧美、日韩汽车品牌都不约而同组织了百人以上的高管团队来到中国,切身感受中国的市场巨变,调整企业的发展策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智能汽车的大航海时代,才刚刚启航,在走向星辰大海的道路上,我们迎来的,将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黄金年代。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