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杰、肖永明:从张履祥、吕留良到陆陇其——清初“尊朱辟王”思潮中一条主线
明清之际,盛行已逾百年的阳明心学,开始显露出种种弊端,东林、蕺山等学派的学者已经开始了对王学的修正。张履祥(1611—1674,字考夫,号念芝,因其所居杨园村而学者称之杨园先生,浙江桐乡人)是明清之际的著名理学家,作为“清儒中辟王学的第一个人”,其“尊朱辟王”思想,主要通过其友人吕留良(1629—1683,字庄生、用晦,号晚村,浙江石门人)而影响了被称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的陆陇其(1630—1692,字稼书,谥清献,浙江平湖人),他们的学术活动直接推动了清初“尊朱辟王”思潮的发展。考察三人之间的交游与思想承继关系,以及“尊朱辟王”的理论与实践,将有助于梳理明清之际“尊朱辟王”运动的过程,从而更为具体地了解清初学术转型的情况。
一
张履祥、吕留良、陆陇其三人之间的交游
吕留良一直敬重张履祥的学术,从康熙三年(1664)到康熙八年(1669),吕留良多次聘请张履祥到他家处馆,都被辞却。张履祥在与友人书信中说:“吕氏之招,自甲辰冬已有此意,弟辞之。次年,韫斯又为我辞之。去冬,势若难已,又力辞之。今竟不别延师,虚其席以待,意亦勤矣,故不自揣量,欲一往以慰之,非有去静就喧之心也。”吕留良在信中说:“今读手札所教,正学渊源,漆灯如炬,又自喜瓦声叶响,上应黄钟,志趣益坚,已荷鞭策不小矣。昔声始谓目中于此事躬行实得,只老兄一人,于时已知向往。……平生言距阳明,却正坐阳明之病,以是急欲求轩岐医治耳。”吕留良对张履祥的向往,始于其从事程朱之学的姐夫朱声始,力请于正学有“躬行实得”的张履祥到家中处馆,意在进一步医治“阳明之病”并深入钻研程朱之学。康熙八年,张履祥到语水吕留良家,一边教授吕留良的儿子吕无党、吕无贰,侄儿吕仁左等;一边与吕留良等相与论学。一直到康熙十三年(1674),张履祥去世前几天,他还在吕家,可见二人友谊之深笃,论学之投合。张履祥一生的处馆生涯中,在吕家则是难得的比较愉快的几年,“方此梧桐露冷,丛桂芬舒,明月在庭,吟声达户,冠童相对,各无愁心,兴味殊不易得也。”一则吕家几位子弟如吕无党等颇为优秀;另一则吕家藏书丰沛,又有吕留良、王锡阐等“诗书师友,日相敦勉”,共同“尊朱辟王”,学术有成。
张履祥晚年一直处于贫病之中,经常依靠吕留良等友人的照顾。对吕留良而言,张履祥对他有三次规劝,目的都在于敦促其专心学术。首先劝其不再从事行医,张履祥认为吕留良家资充足,不须为治生奔走,从医就“儒者之事”多有妨碍。吕留良听从了张履祥的劝勉,第二年就谢却医药之事,“自别后,医药之事,凡外间见招者,一切谢却,已一年矣。……初亦未尝计及医品损益。但于斯有未能自信处,恐致误人,以此谢却耳。不意其已有合于良箴也。今岁屈致考夫兄在舍,求其指教”。其次,吕留良是清初评选时文的名家,张履祥与其交往之后,就劝其放弃评选八股时文。他见到吕留良评选之书,立即去信批评:“诚虑行年即若卫武,已去其半。中夜以兴,虽若横渠,犹将不及,堪为若此无益身心,有损志气之事,耗费精神,空驰日月乎?……何况制举文字益下数等,兄岂未之审思耶?”吕留良评选时文也有其意义:“其议论无所发泄,一寄之于时文评语,大声疾呼,不顾世所讳忌。穷乡晚进有志之士,闻而兴起者甚众。”一方面吕留良借评选时文来寄托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程朱之学加以辨析。因为张履祥的规劝和别的因素,吕留良康熙十二年(1673)之后就不再评选时文,“拙选止于癸丑,以后不复从事矣”。第三次规劝,康熙十二年吕留良滞留在南京久久不归,张履祥劝其不要广交游、昭声闻,去信说:“但游通都之会已阅三朔,南北人士往来繁庶,交游必日广,声闻必日昭,恐兄虽欲自晦亦不可得。”对此吕留良曾与友人说起:“都会杂沓,诚然无人,诚足坏人。张先生所虑,同流合污,身名俱辱,其言固自不刊。但学者自问何如,正要此间试验得过。”吕留良也同意乱世之中不应经常出入都会;但儒者也可以利用都会的“杂沓”来检验自己的修为。不过,吕留良还是在年末回到了语水家中。
陆陇其在正式认识吕留良之前,曾辑《四书讲义续编》,就多取吕氏之说。康熙十一年(1672),陆陇其与吕留良会于嘉兴,“先生访吕石门于禾郡,彼此恨相见之晚。一时往复,皆关学术人心。详《卫滨日钞》中。”《卫滨日钞》一书,后改名为《松阳钞存》,主要就是记录吕留良论学。这次会面,吕无党为其父所作的《行略》也有提及:“于禾,遇当湖陆稼书先生,语移日,甚契。稼书商及出处,先君曰: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君得无疑误是言与?”二人论学除“出处”之际略有不同,此外甚为默契。再看陆陇其自己的记录:“余于壬子五月,始会东庄于郡城旅舍,谆谆以学术人心为言。曰:‘今之人心,大坏至于此极,皆阳明之教之流毒也。’又曰:‘泾阳、景逸之学,大段无不是。然论心性,则虽甚辟阳明,而终不能脱阳明之藩篱。’……一时之言,皆有关系,予所深佩服者。”当时所谈主要内容就是“尊朱辟王”,吕留良还谈到了顾宪成与高攀龙的“辟王”还未脱离“阳明藩篱”等,这些都对陆陇其触动很大。
吕留良与陆陇其的这次会面,关系重大。据《陆陇其年谱》所载,直到四十岁前后,陆陇其尚在朱王学术间徘徊,此后三四年间,他结识吕留良并受吕氏的学术影响,方才成为朱学笃信者。这一点,陆陇其本人也不讳言。康熙二十二年(1683)十月,当陆陇其在京中获悉吕留良去世的凶讯,曾撰文祭奠。祭文中说:“某不敏,四十以前,亦尝反覆程、朱之书,粗知其梗概。继而纵观诸家之语录,糠秕杂陈,珷玞并列,反生淆惑。壬子癸丑,始遇先生,从容指示,我志始坚,不可复变。”陆陇其与吕无党的书信中也说:“不佞服膺尊公先生之学,有如饥渴,所不同者出处耳。闻讣痛悼,非为私悲,为斯道恸。”并且劝吕无党编辑吕留良的遗书出版,“宜辑其关系世道者汇为一书,如河津《读书录》,余干《居业录》之例”。后来吕无党刊刻了吕留良的《四书讲义》等书,“今刊行晚村《四书讲义》,是无党奉先生之教而裒集以垂世者。先生之不负良友在是,而有造后学亦在是矣”。之后,具有“尊朱辟王”思想的《四书讲义》一书刊行流传颇广。二
张履祥、吕留良、陆陇其三人之间的思想承继
陈祖武先生认为,张履祥晚年“遂以恪守朱学深刻影响吕氏父子与浙西诸儒”,“吕留良之学,受张履样影响极深。清初浙西诸儒,以表彰朱学而足以同浙东王学大儒黄宗羲相颉颃者,当首推张履祥”。
对吕留良的后半生来说,张履祥是影响最为深刻的人物之一。钱穆先生曾指出,吕留良人生的前期:“课儿读书于家园之梅花阁,与鄞县高旦中、余姚黄梨洲、晦木兄弟、同里吴自牧、孟举诸人以诗文相唱和。”后期则是:“归卧南阳村,与桐乡张考夫、盐官何商隐、吴江张佩葱诸人,共力发明宋学,以朱子为归。”吕留良人生的前后期虽不能说决然不同,但也相去甚远。在与黄宗羲等交游之时,其“尊朱辟王”趋向不很明显,对吕留良与黄宗羲交恶一事,大多学者认为主要就是因为在学术上的分歧,吕留良从偏向黄宗羲所笃信的王学立场,转向了程朱之学。张履祥后半生致力于辟王学、兴朱学,吕留良就是其最为重要的合作者。张履祥对吕留良评价颇高:“用晦兄高明之识,旷达之度,既足超越伦等,兼其晰理必精,嗜贤如渴,祥两载相依,殊觉瞠乎其后。”就个人天分来说,也许吕留良比张履祥更高,只是吕氏沉溺于诗文唱和、行医及时文评选等杂务,不能专一于程朱之学,故其理学的学术成就并不突出。就辟王学的坚决态度与理论深度来说,吕留良不如张履祥;但吕对于当时学术的影响却比张更大。
张履祥的“尊朱辟王”思想,对陆陇其也有重大影响。早在陆陇其与吕留良嘉兴之会时,吕氏就说起张履祥。陆陇其记载:“张考夫亦极称《实录》讥阳明警敏机械之言,谓当时士大夫中固多有识者。考夫、东庄之论阳明比予更严。予初未见《实录》耳。所谓天资高者,有中行狂狷,善人实无处可以置阳明。”接着还引吕留良的话:“考夫虽师念台,而不尽从其学。考夫之于念台也,犹朱子之于籍溪、屏山、白水乎?非延平之比也。”吕留良赞同张履祥所指出《明实录》中说王阳明“警敏机械”隐含讥讽,并且欣赏张氏虽然师从刘宗周却不因此沾染了王学。在陆陇其看来,张履祥与吕留良都是严于辟王的学者。通过吕留良,陆陇其接触到张履祥的“尊朱辟王”思想。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四月,陆陇其偶然见到张履祥的《备忘录》一册,陆陇其认为“笃实正大,足救俗学之弊”,然后写信给吕无党说:“惠教行略,喜尊公先生正学不坠,得箕裘而益振,……更有望者,张考夫先生遗书,未有刊本。表章之责,非高明而谁哉?”并且,在年谱中夹有小注:“石门为考夫门人。”这里说吕留良是张履祥的门人,应该是年谱编撰者的失误,可以称门人的应该是吕留良之子吕无党,而吕留良则只是友人。不过,从这里可以看出陆陇其比较了解张、吕两家的关系,并且期望吕家能够尽早刊刻张的遗著,从而更加有利于“尊朱辟王”思想的传播。两年后,陆陇其与吕无党见面,吕无党说起张履祥还有《家训》一书,还说:“考夫为人,以谦让为主,于老生多推以为胜己,于后生多方鼓舞。”这是对陆陇其关心张履祥遗书的回应,陆氏很有可能因此而读到张的《家训》而对其有更深的认识。
吕留良对陆陇其的影响更为重要,使其后半生致力于“尊朱辟王”运动。从《祭吕晚村先生文》之中,可以看出陆陇其对吕留良及其辟王主张推崇备至,他说:“先生之学,已见大意,辟除榛莽,扫去云雾,一时学者,获睹天日,如游坦途,功亦巨矣。……自嘉、隆以来,阳儒阴释之学起,中于人心,形于政事,流于风俗。百病杂兴,莫可救药。先生出而破其藩,拔其根,勇于贲、育。”陆陇其对吕留良的“尊朱辟王”思想作了高度评价,并且指出其对于当时学术界的意义。而且,陆陇其后来对于吕留良多有维护:“赴吴志伊、万季野、贞一、姜西溟、冯鲁公、陈葵献、张汉瞻公酌。贞一极言石门之失,先生曰:‘此皆石门前半段事。’又言石门之攻阳明也,即所以攻梨洲。先生谓此言尤过。”这里提到的贞一即万言,万斯年之子、万斯同之侄,与其父、叔同受教于黄宗羲,因为吕留良与黄宗羲后来交恶,所以万言对吕氏多有攻击之词,而陆陇其则对其多加维护。吕留良对陆陇其的影响,主要就是坚定了其“尊朱辟王”的信心。陆陇其早年曾写过《告子阳明辨》,其中对王阳明多有称赞。这在论学中遭到了吕留良批评:“余于辛丑、壬寅间,有告子阳明之辨。……大抵阳明天资高,故但守其心亦能应事。……东庄见而评之曰:‘百余年来邪说横流、生心害政,酿成生民之祸,真范宁所谓罪深于桀、纣者。虽前辈讲学先生亦尝心疑之,然皆包罗和会,而不敢直指其为非,是以其障益深而其祸益烈。’读此为之惊叹,深幸此理之在天下终不得而磨灭,亦世运阳生之一机也。”陆陇其的《告子阳明辨》还说阳明的“天资高”,虽然也批评阳明之学“终固守其心”。而吕留良则直指阳明之学“罪深于桀、纣”,这些观点使陆陇其“为之惊叹”,吕氏类似的主张在《松阳钞存》中被记载颇多。
就吕留良对陆陇其在学术上的影响,钱穆先生认为:“晚村尝与陆稼书交游,论学甚洽。其后稼书议论,颇有蹈袭晚村。”而且就“蹈袭”还有小注:“稼书《松阳讲义》十二卷,其间称引晚村者不下三四十处,迹尤显也。”《松阳讲义》是陆陇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重要观点大多就来自吕留良。陆陇其在《王学质疑》序中说:“近年惟吾浙吕君石门,大声疾呼,毅然以辟阳明为己任。”还在《后序》中说:“先生与吕公不讲而合,信乎德之不孤,而道之不可终晦也矣。”由此可见,陆陇其的辟王学几乎都以吕留良为标准。三
张履祥、吕留良、陆陇其的“尊朱辟王”理论与实践
程朱、陆王之争贯穿宋、元、明、清四朝。南宋有朱熹、陆九渊鹅湖之会与太极无极之辩。明代有程敏政《道一编》、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与罗钦顺《困知记》、陈建《学蔀通辨》之间的书面辩驳。到清初则情况更为复杂,主要表现为以黄宗羲、孙奇逢、毛奇龄、汤斌为代表的“朱王调和”派,与张履祥、吕留良、张烈、陆陇其为代表的“尊朱辟王”派,两派之间的论辩日愈激烈。
张履祥的“尊朱辟王”,主要表现在对王学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其中既有为学之辨,又有学理之辨。张履祥认为王阳明的治学存在着“欺己诳人”并以“私意”“排黜程朱”等弊病。他说:“年之晚与不晚,论之定与不定,考之年谱自见。即此,姚江欺己诳人之罪,虽有仪、秦之辨,不能为之解矣。”王阳明著《朱子晚年定论》以己意选编朱子文章,造成朱子晚年倾向心学的假象,这确实有“诳人”之嫌。张履祥还指出:“复《古本》,是姚江一种私意,大指只是排黜程、朱以伸己说耳。”在他看来,王阳明通过恢复《古本大学》,就是为了排斥程朱之学。再从学理上看,张履祥认为:“姚江‘良知’之学,其精微之言,只‘吾心自有天则’一语而已。夫人性本善,以为天则不具于吾心不可也。然人之生也,有气禀之拘,有习染之迁,有物欲之蔽,此心已非性之本然……今以未尝学问之人,而谓吾心即是天则可乎?”张履祥指出,因为气禀、习染、物欲等影响,人心与天则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良知之学盲目相信“吾心自有天则”,就是弊端之根本。他还说:“近世学者,祖尚其说,以为捷径,稍及格物穷理,则谓之支离烦碎。夫恶支离则好直捷,厌烦碎则乐径省,是以礼教陵夷,邪淫日炽,而天下之祸不可胜言。”王学不讲“格物穷理”而“好直捷”、“乐径省”,导致了礼教崩溃、人欲横流,最后就是立身之败、家国之亡。
与张履祥相同,吕留良也将明亡归罪于学术不明,在“辟王”之后更为突出了“尊朱”。吕留良说:“道之不明也,几五百年矣。正、嘉以来,邪说横流,生心害政,至于陆沉。此生民祸乱之原,非仅争儒林之门户也。……而紫阳之学,自吴、许一下已失其传,不足为法。今日辟邪,当先正姚江之非。而欲正姚江之非,当真得紫阳之是。吕留良认为自从元代的吴澄、许衡之后,就没有纯粹尊信朱子的学者,为了拯救生民,必须先正学术,要正学术就必须“尊朱”而“辟王”。关于攻击王学,吕留良曾有解释:“某尊朱则有之,攻王则未也。凡天下辨理道,阐绝学,而有一不合于朱子者,则不惜辞而辟之耳。盖不独一王学也,王其尤著者耳。……盖某之辟王说也,正以其畔朱子。”为了尊朱,凡是不合于朱学的如禅学、王学都要力辟。而王学之所以危害,在吕留良看来也是因为其放弃了朱熹的“格物致知”。他指出:“如陆、王之自以为立大体、致良知矣,而所为、所诲,皆猖狂傲悍,日骛于功利、权诈是也。凡诸谬害,皆从不穷理而空致知来。”不通过外在的“格物穷理”,盲从于内在良知,就会造成“功利”、“权诈”等谬害,最后导致“陆沉”的家国之痛。
吕留良与张履祥交往之后,二人共同从事“尊朱辟王”的学术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吕留良敦请张履祥评《传习录》;张履祥协助吕留良刊刻《二程遗书》、《朱子遗书》等理学先儒著述,并且共同选编《朱子近思录》等书。
经吕留良的再三敦促,张履祥才开始评《传习录》,他在信中曾说:“窃意人心胥溺之久,有未可以笔舌争者。抑中间诐淫邪遁之病在在而是,本原已非,末流之失盖有辨之不胜辨者,故亦未之举笔。”最初张履祥不愿动笔,是因为当时士人长期陷溺于王学,即使以程朱之正学来重新评点《传习录》,做一番笔舌之争也恐怕难有成效,更何况其中弊病“辨不胜辨”。吕留良回信说:“然今日有学识之君子,不就其所知见而折衷之,将来日更泯没,又何所依傍哉?事关学术人心,同志商榷,不期行世,似非知小谋大,妄希表见者比。”张履祥接此信后就开始评《传习录》。可惜此书后来遗失,仅在《杨园先生年谱》中辑录其《总评》和《评晚年定论》二篇。根据《杨园先生全集》附录《未列年谱书目》,有《王学辨》一卷在当时也曾流行。对于张履祥评《传习录》,桐城派学者方东树认为:“自朱子而后,学术之差,启于阳明。而先生闲邪之功,其最切者,莫如辨阳明之失。惜所评《传习录》不见,然就其总评及集中所论,皆坚确明著,已足订阳明之歧误矣。”可见张履祥评点《传习录》,对于“尊朱辟王”意义重大。
意义更大的是张、吕二人刊刻程朱遗书与选编《朱子近思录》。晚明以来,士人只读陆王之书,程朱之书竟然难以寻觅。张履祥对此现象深表忧虑:“百余年来,承阳明气习,程、朱之书不行于世,而王、陆则家有其书。”于是他力劝吕留良刊刻程朱遗书,“先生馆语水数年,劝友人、门人刻《二程遗书》、《朱子遗书》、《语类》及诸先儒书数十种,且同商略。迄今能得见诸书之全者,先生力也”。吕留良所刻《朱子遗书》有:《近思录》、《延平答问》、《杂学辨》、《中庸辑略》、《论孟或问》、《伊洛渊源录》、《谢上蔡语录》等。其中他们最为重视的是《近思录》,吕留良认为:“救正之道,必从朱子;求朱子之学必于《近思录》始。……凡朱子之书有大醇而无小疵,当笃信死守,而不可妄置疑凿于其间。”刊刻先儒遗书之外,张履祥还提出选编《朱子近思录》一书,“某欲取朱子《文集》、《语类》两书,选定编辑,录其最切要精粹者,为《朱子近思录》一编”。可惜张履祥只完成部分选目就去世了,吕留良继续补辑《朱子近思录》,后由吕无党刊刻成《四书朱子语类摘钞》。除选编《朱子近思录》之外,张履祥还打算选编明代曹端、薛瑄、吴与弼、胡居仁著述为《四子近思录》,可惜只完成薛瑄《读书录》、胡居仁《居业录》二书的选编。
再看陆陇其的“尊朱辟王”,与张履祥、吕留良相比,道统意识更为强烈,辟王态度也更为坚决。他说:“王氏之学遍天下,几以为圣人复起,而古先圣贤下学上达之遗法灭裂无余。……明之天下,不亡于寇盗,不亡于朋党,而亡于学术。学术之坏,所以酿成寇盗、朋党之祸也。”就道统的重要性,他认为:“天下之盛衰,自道统之明晦始。君子之欲维持世教者,亦必辨道统始。”在陆陇其看来,只有明辨道统,尊程朱而黜阳明,才能国家强盛:“考有明一代盛衰之故,其盛也,学术一而风俗淳,则尊程朱之明效也。其衰也,学术歧而风俗坏,则诋程朱之明效也。每论启、祯丧乱之事而追原祸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姚江。故断然以为今之学,非尊程朱、黜阳明不可。”明辨道统,必须明辨立教之弊与末学之弊,他说:“夫天下有立教之弊,有末学之弊。末学之弊如源清而流浊也,立教之弊如源浊而流亦浊也。学程朱而偏执固滞,是末学之弊也。若夫阳明之所以为教,则其源先已病矣,是岂可徒咎末学哉。”通过源与流的分辨,“朱王是非”更加明显。再进一步,他认为东林学派的顾宪成、高攀龙的学术都不够纯正,“泾阳、景逸亦未能脱逃姚江之藩篱。谓其尊朱子则可,谓其为朱子之正脉则未也”。至于黄宗羲、孙奇逢,他就更为不满,“近来南方有一黄梨洲,北方有一孙钟元,皆是君子。然天下学者,多被他教得不清不楚”。他还指出:“今之回护姚江者有二:一则以程、朱之意解姚江之语,此不过欲宽姚江,其罪小;一则以姚江之意解程、朱之语,此则直欲诬程、朱,其罪大。”陆陇其对混淆“朱王是非”或主张“朱王调和”都严加排斥,认为唯一正途就是“宗朱”:“愚尝谓今之论学者无他,亦宗朱子而已。宗朱子者为正学,不宗朱子者即非正学。……朱子之学尊,而孔子之道明,学者庶乎知所从矣。”只有接续孔子道统的朱学是正学,正本清源就必须“尊朱辟王”。
与常年隐居乡里的遗民学者张履祥、吕留良不同,跻身于清廷的陆陇其在清初“尊朱辟王”思潮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陆陇其虽然官位不高,但是有了将“尊朱辟王”思想在士林之中扩展的机会。他的主要学术活动有撰写、修订、刊行辟王之书,以及进行学术论辨。
陆陇其撰有《学术辨》、《松阳讲义》等大量批判王学的著作,在当时影响颇广。他还修订陈建的《学蔀通辨》,并与张烈的《王学质疑》一起刊行。对于陈建《学蔀通辨》,张履祥与吕留良也颇为欣赏,认为这是“救时之书也,亦放龙蛇、驱虎豹之意”。陆陇其也说:“陆、王之学,不必多辨,已有《学蔀通辨》在也。”他将《学蔀通辨》重新校订并加以刊刻,“是书有明东莞陈清澜氏所作,以崇正斥异端者也。先生重加较订”。陆陇其还常在与友人论学中介绍、赠送此书,如在给范彪西的信中就说:“嘉靖中广东陈清澜先生有《学蔀通辨》一书,备言其弊,不识先生曾见之否?近有舍亲刊其书,谨以呈览。又有大兴张武承著《王学质疑》一编,言阳明病痛,亦甚深切著明。仆新为刊之,今并附呈。”《王学质疑》一书的作者张烈,曾就《明史》是否设《道学传》、王阳明应该归在何传等问题,与毛奇龄有一场著名的论辩。张烈的思想与陆陇其较为接近,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他曾向陆陇其请教:“先生庚戌同年友,深以阳明之学为非。谓在嘉、隆之际,其弊犹未见,而辟之也难;在今日其弊已著,而辟之也易。因出《王学质疑》、《史学质疑》等书请正。先生俱许可,并为《王学质疑》作序授梓,以嘉惠后学。”《王学质疑》一书对王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批判,与陆陇其《学术辨》同属清初辟王学的代表作。陆陇其在序中说:“张武承先生示余《王学质疑》一卷,其言良知之害,至明至悉,……盖自罗整庵、陈清澜而后,未有言之深切著明如斯者也。”通过陆陇其,多种辟王之书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在清初“尊朱辟王”运动中,陆陇其与汤斌的学术争论,跟张烈、毛奇龄之争同样重要。汤斌官至内阁学士、礼部尚书,是康熙朝理学名臣,主张“朱王调和”。他说:“王文成致良知之教,返本归原,正以救末学之流弊。……夫学者于积重难返之际,深忧大惧,不得已补偏救弊,固吾道之所赖以存。学者先识孔孟之真,身体而力行之,久之徐有见焉,未尝不殊途同归。”汤斌赞同刘宗周“朱王调和”的思想,认为王学可以补朱学末流之弊,为学的关键只在于身体力行。汤斌与陆陇其不但有当面的学术论辩,又有书信往来。据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七月,“汤公潜庵来会。”“汤言:‘今学者好排击先儒,不知应如此否?’先生云:‘大抵为姚江而发。’酉按:汤公……其所谓今学者,意盖在石门,且借以讽先生也。先生以未深交,弗与骤辨。”他们就吕留良的辟王学,交换了意见。这年十一月,陆陇其与汤斌有书信论辩,“先生重汤公人品,第惜其学术犹偏,因致书以正之。并赠旧所作《学术辨》,意在卫道,兼哀汤公故也”,“汤公复书,似亦知阳明学术之非,不复为之回护矣。谓学贵实践,不在多言,亦是吃紧为人处”。汤斌对陆陇其的某些观点表示认可:“反复审择,知程朱为吾儒之正宗。……若夫姚江之学,嘉隆以来几遍天下矣。近来有一二巨公,倡言排之,不遗余力,姚江之学遂衰,可谓有功于圣道矣。”他也认同程、朱是儒学的正宗,晚明以来排王也有功于儒学。但是,对以排王自居“随声附和者”则表示不满:“巨公倡之于上,随声附和者多。更有沉溺利欲之场,毁弃坊隅,节行亏丧者,亦皆著书镂板,肆口讥弹,……以自居卫道闲邪之功。”在汤斌看来,学术之坏就在于那些滥竽充数的人。至于如何“尊朱辟王”,他说:“窃谓阳明之诋朱子也,阳明之大罪过也,于朱子何损?今人功业文章,未能望阳明之万一,而止效法其罪过,如两口角骂,何益之有?……以为欲明程朱之道者,当心程朱之心,学程朱之学。”“尊朱辟王”不要效仿王阳明“两口角骂”,而要“心程朱之心,学程朱之学”,过多的论辩并无意义。陆陇其虽然没有真正说服汤斌,但是汤斌也不再对“尊朱辟王”多加批驳,后来他的思想越来越倾向与朱学一面。晚清学者唐鉴将汤斌列入“翼道学案”,认为他“不主阳明”。四
结语
明代中后期以来王学风行,《明史·儒林传》说:“宗守仁者曰姚江之学,别立宗旨,显与朱子背驰,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到了明末王学之弊日愈明显。为了挽救学术,东林学派开始向朱学回归,从外部出发对王学加以批判;蕺山学派的刘宗周则是从内部出发对王学加以修正,两者其实都是“朱王调和”。
张履祥虽然师从刘宗周,却由王学而返朱学,并且开始以强硬的态度力辟王学,成为“清儒中辟王学的第一个人”。对于张履祥的学术,乾隆时期学者陈梓说:“障姚江之澜,直穷其窟;启当湖之学,道得其传。呜呼!如先生者,真朱子后之一人已。”对这样高度的评价,唐鉴基本赞同,将张履祥列为“传道学案”第二人。不过张履祥隐居乡里“声誉不出闾巷”,其著作也只有《备忘录》等少量有所传抄、刊行,所以他的“尊朱辟王”思想传播的范围不广。吕留良在张履祥的影响和帮助下选辑、刊行二程、朱子等先儒著作,并以“尊朱辟王”思想评选时文,有力地推动了“尊朱辟王”思潮的发展。隐居深山的王夫之也曾提及吕留良:“近有崇德人吕留良字用晦,极诋陆王之学,以卫朱子之教,是已。”之后的戴名世说:“吾读吕氏之书,而叹其维挽风气,力砥狂澜,其功有不可没也。……而二十余年以来,家诵程、朱之书,人知伪体之辨,实自吕氏倡之。”可见其“尊朱辟王”确实影响较大,在张履祥开风气之后,进一步扭转了学风。
最后,“尊朱辟王”思潮由深受吕留良、张履祥影响的陆陇其发扬光大。陆陇其与王学名臣汤斌的论辩,撰写《学术辨》并修订、刊行《学蔀通辨》、《王学质疑》等辟王学著作,使得“尊朱辟王”运动逐步扩展至庙堂之上。他能成为理学名臣、清代第一个从祀孔庙的本朝学者,主要就他的学术影响。康熙帝对他评价很高,曾感叹:“本朝如这样人,不可多得了。”乾隆三年御赐碑文,也肯定其“尊朱辟王”之功:“研清圣学,作洙泗之干城;辞辟异端,守程朱之嫡派。”晚清学者唐鉴将陆陇其列为“传道学案”之首,他说:“蒙是编,自平湖陆先生始,重传道也。有先生之辨之力,而后知阳明之学,断不能傅会于程朱。”正因为陆陇其的“传道”之功,以及之后的熊赐履、张伯行等人继续“尊朱辟王”,程朱之学在康熙朝确立为学术正统。而王学则渐趋式微,乾隆时期编撰的《四库全书》就极少收入清初的王学著作。
梁启超曾概括清初学术说:“从顺治元年到康熙二十年约三四十年间,完全是前明遗老支配学界。他们所努力者,对于王学实行革命。”“王学反动,其第一步则返于程朱”。清初的“尊朱辟王”思潮,张履祥发其端,吕留良将其拓展,而到了陆陇其等学者则达到了高潮,最终王学式微而朱学重新成为学术正统。在整个“尊朱辟王”运动中,这三位学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游、思想承继与相关的学术活动,可以说是清初“尊朱辟王”思潮发展的一条主线。把握这一主线,我们就对清初“尊朱辟王”思潮有了更为具体、明晰的认识。作者 | 张天杰、肖永明
来源丨《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02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