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跳出疯狂的忙碌》读后感:无效的忙碌等同于浪费生命
最近读了上面这本书,第一本书《重来》是在2013年左右读的,这书的观点还是一如既往地富有新意,跟十年前比,感受和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
十年前,我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更多的是从打工人的视角看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职场世界,或者是一个打工人期望的世界,并未站在作者(公司老板)的立场理解他的观点。
今天,我是一个经历多个创业的小老板,这个时候是公司的视角,我看到了做公司的另一种可能性,以及反思自己公司过往存在的问题。
现摘取部分观点,谈谈我的理解。
01做一家赚钱的公司,而不是别人口中的“大公司”
我们的市场份额有多大?不知道。我们不在乎,这个问题不重要。
我们是否拥有足够多的顾客能付给我们足够多的钱,好让我们付得起成本并赚取利润?是的。这个数字有没有逐年递增?有的。
我第一次创业,我和合伙人野心勃勃,我们做到所在行业第一,五年之内做到上市,甚至还有一位合伙人说要在北京盖栋楼。
你说可不可笑。
可笑是我们那个时候真觉得自己能。
做一家持续盈利的小公司,这本身就是最好的目标,而不是为了规模、为了上市。为了不切实际的目标,必然出现能力匹配不上战略的野心,从第一步起就已经变形了。
02 免受会议、电子产品干扰,效率才能解决
当今的办公室已经成了干扰中心。
刚一进门你就成了靶子,人人都可以找你说话,向你提问,找出点事儿来烦你。等你走进屋里,又有人来找你参与问卷调查、质询或把你拉去开会。开完一个,还有一个,讨论的是另一次会议的事儿。在这么一个环境里,你怎能指望有人能把工作做完?
人们常责怪脸书、推特和YouTube,说它们是干扰工作的罪魁祸首,如今这种指责已经成了一种时尚。
换个问题:为什么加班越来越多?
老板想不清楚,动不动组织中层管理开会;部门负责人搞不明白,那就找员工开会。白天的各种开会,每个人的工作就被打乱得七零八碎。
再加上很多人工作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刷一下朋友圈,看一下头条,这又是一个干扰源。
白天没有整块的完整工作时间,没有聚焦且集中精力干完一件事,所以加班成了必然的事情。
03 错失良机恐惧症
错失良机恐惧症
指的是对错过信息或机会的恐惧和担忧。
正是这种受折磨般的心情,导致人们不由自主地不断刷新推特、脸书、Instagram、WhatsApp和各种新闻App。手机一震,推送通知来了,人们就连忙拿起来查看——这样的事情一天能重复几十次。有这种习惯的人可不在少数,这是因为他们在想:“万一是极其重要的大事呢(但从来就没遇上过大事)?”
这句话总结的太绝了,我们有多少人不就是被手机的信息给裹挟了,时间被吞噬了。
04 公司不是家
有的公司喜欢宣扬“我们都是一家人”。
不,你们不是。
在Basecamp,我们也不是一家人,我们是同事。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相互漠不关心,也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尽力施以援手。我们相互关心,也乐于助人,但我们不是一家人。
听见某些高管说他们的公司就像一个“欢乐的大家庭”的时候,请你当心。他们的意思更有可能是:他们要的是单向的牺牲——你的牺牲。
公司是公司,家庭是家庭。
公司是个价值等价交换的场所,家庭是个为风险无限兜底的地方。
在国内,太多公司喜欢把企业文化搞成家的文化,有时候弄得不伦不类,尴尬的要死。这就是模糊了边界,一定程度上是在模糊规则。
05 打岔事件
打岔事件把你的工作日切割成了一段一段的。
45分钟后你有一个电话,15分钟后你得去吃午餐,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5点,而你只有一两个小时能够不被打扰地去工作。在这种不断地开始、暂停、开始、暂停的状态下,你根本没法做正事。
反之,你应该达到一种旁若无人的境界。有没有注意过自己在飞机上那种零打扰、无网络的状态下能达到怎样的工作效率?
想想我曾经工作的一天,不能说太有感触了。
我一般会提前一个小时到公司,把当天的工作计划写一写,把所有邮件回复一遍。
上午被拉去开产品会、教研会或者其他的会,开完会还没停下来处理个工作,又有客户来了要接待一下。
中午本想吃个饭,员工又拿进来报销单子让签字。
下午一会儿电话,一会儿对接投资人,一会儿不知道什么事,七零八碎搞到下午五六点。
你看,这一天就这么稀碎,你说没干活了吧,好像忙的要死;你说干活了吧,那你干了什么?
也就员工下班了,我在办公室才能安静的把工作集中精力处理完。
所以,如果不对工作的时间加以规则管理,就成了被裹挟往前走的被支配状态,效率特别不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老板忙得要死,员工可能闲得要死。
05 高效率的名人事例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午报」61股涨停!AI概念卷土重来 海光信息涨近7%
下一篇:谁敢“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