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和接地气的生活越远,孩子越缺乏现实感!消除“弱现实感”,教育从回归“常识”开始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05 阅读数:人阅读

 

图片来源:本报资料图片,摄影:袁婧

“弱现实感”成为很多时候被反复提及的当下青少年的问题。有心理学者认为,青少年生活都被“完美”安排,很难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意义,更多的感觉是被动,甚至只能在虚拟世界获得感情体验事实上,正如心理学家所说,这一问题的存在和高焦虑的养育者、学习环境和高竞争的同伴关系都有关。

高焦虑养育者的出现源于高竞争的社会环境。在鼓励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大家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不久前,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就关注到美国一家基金会发布的研究报告讨论了美国从上世纪开始实施的房贷“标红”政策以及学区政策对教育的影响;英国的调查显示,新冠疫情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也使该国年轻人本来对生活与未来的掌控力岌岌可危的信心更加受挫。

和接地气的生活越远,孩子越缺乏现实感

高竞争的社会带来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理念。曾经有文章提到:我们无法停止焦虑,是因为在过一种KPI至上的人生。这种绩效至上的功利主义会通过家庭的核心成员弥散性推递,从而带来教育的功利化,在基础教育阶段比较明显的就是大家都会努力让自己在升学上的利益最大化。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描述的芬兰让人看到低竞争社会的图景,这样的社会中,职业和财富都不能决定人的社会地位,而一个人读什么书,谈吐如何才是赢得尊重的关键,这样的社会中孩子确实会更快乐一些,也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走进森林去寻找秋天的色彩。

但是,当今城市的孩子,离土地的距离非常遥远,包括农作物如何长出来,如何走上餐桌,孩子们并没有机会知道;而且城市中的孩子,因为主要活动大多与升学关系密切,从而导致他们可能对城市生活的运行规则也并不了解——银行用来干什么,共享单车带来什么便利又可能有什么问题,在一切理所当然中,这些都被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漠视。生活越是缺乏最基本的常识,和接地气的生活越远,孩子就越缺乏现实感,也会越脆弱。

增强孩子的现实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作用

这其中有不同层次行为者的责任。

就家长来说,对于孩子的生活规划完全围绕教育焦虑,比如,很多家长会把孩子送去早教机构,事实上所有早教背后的理念都是让孩子能接触世界的不同方面——不同的人、不同质地的触觉、不同声音、不同动作的平衡感等。如果一个孩子在沙坑安安静静玩沙子,感受沙子从指尖流过,尝试去握住又让沙子逃走,尝试塑形和倾倒,感受细软沙子给指尖带来的奇特舒适感,所有这些体验都是孩子大脑形成思维的过程,缺乏类似的体验甚至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学习障碍的根源——感官统合失调。但家长往往觉得这样随意玩沙子是没有收获的,而在手机App里看到的孩子的课时量、生成的打卡图片才能让人安心。

同时,就学校来说,认知识记的内容相对过多,而探究社会运行的实践却较少。其实,探究社会运行可以从日常开始。比如日本在2005年对学校进行围绕食物的教育进行立法,将食育作为与实践相关的切口,在这个框架下以种植体验为代表的食育活动扩展到学校各个教学课程中,社会课主要讲述“粮食生产者”的相关知识,家庭课引导学生“自己准备早饭”,国语课则指导学生写作“活动报告”,道德课则以此为例讲授“生命的价值”,这和芬兰的现象教学有共通之处,都是从学生能看到的日常生活入手进行学科学习,从而形成认知和实践的循环相互联系,这是值得目前学校课程体系借鉴的。

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家事实上已经开始重视相关的问题,近年来出台多个相关文件,包括体育锻炼、劳动教育、美育、青少年近视问题、心理问题、青少年营养、社会实践等。在升学方面,主管部门也做出诸多努力,减负、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公民同招、中考改革等等一系列政策出台都是为了尽可能促进教育公平。从长远来看,在更长的时间内,将可能会促成均衡的教育。

然而仅有政策也很难推动学校和家长的思维转变,这需要全社会的成员都具有更多元和包容的态度。

学校教育也要让政策文件不只是体现在纸面,或者仅仅只是完成任务,劳育、美育、体育的相关内容都可以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进行设计,成为一个个有具体落地可能的、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期待的具有可持续性的教育项目。记得我高中学工的时候做了一只木制的小板凳,如果当时我的木工活儿做的是我教室里的植物角花盆支架,也许我会有更强的成就感,会对木榫结构更感兴趣,说不定还会融入一定的设计思维。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向前再走一步,在“完成”的前提下加一点“设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给孩子更多常识教育,增加孩子个体与社会的链接

家庭和个人能够做到的还有多进行常识教育,让孩子清楚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和社会的链接。要多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甚至家庭生活的一些决策,从而在最日常的生活中学会问题解决的战略、思路,拓展具有同理心的视角,拥有感知生活乐趣的能力,让这些变为他们的常识,养成脚踏实地的韧劲。

家长更应该屏蔽那些所谓的“鸡娃”公众号,这只会加重家长的教育焦虑,他们制造同时也消费焦虑,更将这种焦虑传递到青少年身上。

家长要更多把眼光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多看他们纵向的个体成长,少做横向比较,承认他们是独特的个体,接受他们的缺陷,看见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具体来说,可以从食育开始,这不仅承载了餐桌礼仪、习俗文化、膳食营养、食品安全等理念,也最适合开展常识教育。比如,带孩子去菜场,去帮大人算算买菜的钱,去想想今晚一餐如何能美味又营养,去看看菜市场卖菜的阿姨在用手机刷什么剧,去拜托大叔切一下刚买的排骨……在这些常识中,孩子会看到日常家庭的运转,理解健康生活的安排,理财的基本理念以及社会中不同社群的生活状态等等。

其次,在亲子共处时间中,家长尽量放下手机,孩子扔掉平板,与其在商场打转,不如多去户外走走,看植物生长,呼吸新鲜空气和强健体魄。而且,运动中学到的平衡技巧、肌肉记忆,是一种用身体承载的常识,当协调和力量都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时,自信也将随之而来。

同时,家庭中要更多一些交流,大人多聊聊自己的想法,孩子会从家长说话的思维中同时学到逻辑和情感。例如家里需要换一台新的电视机,如何收集不同成员的诉求,地方有多大,还有什么实际的考虑,这样的决策可以把孩子包含进来,各种参数比较是逻辑,而家人需求满足的出发点其实又是爱,最有效的陪伴就是细节的分享。

当然,这种良性的沟通还需要家长放掉“包办”的思维,我们小时候一直被教育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仍旧值得提倡,还要进一步提倡“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千万别再和孩子说“这些你别管,写作业去吧!”他们需要管一些,才能看得见现实,才能学得会常识。

作者:杜晓馨 (复旦大学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吴金娇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