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VS法国:引领欧盟的两大强国间对立的历史
法国与德国的历史,可以说从建国之初就充满了连续不断的对立。保守地说,从16至17世纪组成民族国家时开始,在国境地带为了领土问题就纷争不断。
这段历史,最严重的问题发生在1871年,随着德国的统一,法国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德国,该地区也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德国与法国的对立(当然,英国与俄罗斯也牵扯在其中)是牵动欧洲历史的主因,的确也不为过。总之,两国一直处于纷争不断的局面。也由于德、法两国的主导,欧洲各国才会开始整合,组成现今的欧盟。这样的结果,也是两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试着改变关系的一种实验。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转眼间就占领了法国。然而,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国交战时使得国境地带变成一片焦土的惨状,此次法国竟轻易落败,确实让人大为吃惊,后人便形容这是一场“奇怪的战败”。 另一方面,也有专家指出,这场战役的惨败让法国开始意识到,基于民族主义来面对战争,终究迎向力有未逮的结局,这也是促使法国在战后开始寻求国际合作的契机。 经过以上简单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法国与德国截至20世纪围绕着国境问题发生的纷争。
分裂的德国与集权化的法国
谈论欧洲史,一定会提到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又译查理曼)。
当时,他统治的版图是以现今的德国与法国为中心,包括周边地区,创造出结合日耳曼人血统、基督教信仰与罗马历史传统三者结合的政权,也就是欧洲在世界历史上的定位。
查理大帝死后,法兰克王国分裂成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及东法兰克,西法兰克王国后来成为法国,东法兰克王国即是日后的德国,而中法兰克王国的北部遭到东、西两国瓜分,南部地区则成为意大利的一部分。这几个国家的国境划分有些复杂,本章后续将详细说明。
最初,法国与德国的形成历史大同小异,但法国渐渐朝着中央集权发展,德国则一直倾向分裂。造成两国局势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法国国土多平原,而德国森林较多,从而导致两国政权走向不同。 过去的德国之所以倾向分裂,是因为整个国家是由许多大小不一的“领邦”来统治,这些领邦就像一个个小型国家(包括都市)。
诸多学者表示: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的时候,东法兰克王国大约分成300多个领邦国家。其中有些领邦占地较大,如奥地利和普鲁士,也有些领邦规模比一个都市还小。 另一方面,整个法国境内,在10世纪末卡佩王朝崛起之后,便一直持续由该王朝嫡系长男承袭统治(史学家称之为“卡佩奇迹”)。虽然该王朝同时也有许多势力庞大的诸侯存在,然而王族体制仍旧保有绝对性权力。
在卡佩王朝没落之时,法国发生百年战争,此时取而代之的瓦卢瓦王朝(卡佩王朝的旁系),顺利渡过此次战乱带来的危机。 百年战争进一步加速了法国的集权化统治,到了16世纪的“宗教战争”(法国历史称为胡格诺战争)末期,经过政权交替崛起的波旁王朝,确立了具有绝对权势的君主政权。
而德、法两国间的国境问题,也是在波旁王朝时期开始明朗化的,当时法国方面主张“天然疆界”。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前身——神圣罗马帝国 德国这个国家的名称,在历史上出现的时期较晚。目前的正式国名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是“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但是学者对于“Deutschland”还有些未厘清的问题,这个字源自拉丁文的“theodiscus(民族语言、民众的)”。 对于德国国名的语源,在学术界众说纷纭,另外还有一派学说认为,泛指日耳曼民族的“条顿民族”,就是“德意志”这个词的语源。
然而,“德意志”一词是在13世纪才开始使用的,表明德国人的国名意识兴起的时期要更晚。 另外,在我们谈到德国的时候,“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名称又不免启人疑窦。
17世纪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象征着欧洲大陆最后因宗教引发的规模最大的三十年战争就此告终,德国境内约有300余个都市与领邦,都取得了实质上的独立地位,世人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死亡确认书”。但实际上,在11、12世纪发生的俗人授职争议之后,尤其是1077年发生的“卡诺沙之辱”,是该纷争的最高潮,那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就已经名存实亡。
1356年,一纸“金玺诏书”确定七名选帝侯,来选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此时帝国已注定终将有名无实。但是,皇帝这个称号在欧洲大陆人民的认知中仍旧是权威的象征。例如,16世纪前半叶的卡尔五世(即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卡尔是德语发音的称呼)的威望,依然由尼德兰(荷兰的前身)远播至西班牙乃至新大陆。 其后,紧接着法国大革命发生了拿破仑战争,拿破仑一世占领德国多处领土,并建立起“莱茵邦联”,在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就此正式宣告灭亡。拿破仑失势之后,“日耳曼邦联”也随之成立,然而这个邦联是由35个领邦和4个自由都市组成的联盟体制,邦联主席由奥地利担任。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