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效应」的12种模型
「规模效应」这个概念博大精深——王兴
一、一对反义词?“规模效应”VS“边际收益递减”
商业中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叫“规模效应”,大概意思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商品成本减少,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也可以叫“规模经济”。
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叫“边际收益递减”,大概的意思是随着规模的扩大,相同的投入产出更少,相当于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可以叫“规模不经济”
但是,这两个基本概念所说的内容似乎截然相反,是否看起来像是一对反义词?
王兴所说的规模效应“博大精深”到底精深在哪里?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之间的冲突又如何解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二、规模效应的12种模型
规模效应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规模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不同的模型可以产生不同的规模效应。一家公司想要快速发展,就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知道的12个模型。
1、简单几何学
1956年,集装箱横空出世,最初的集装箱船长137米,可以500个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
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的装载量达到3000个;
90年代中期,最大的集装箱船装载量提升到8000个;
2020年6月,当前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HMM Algeciras”下水,她的长度是399.9米,可以装载24,000个集装箱。
64年的时间,人类把集装箱船的装载量提高到最初的48倍。
而支撑这一切发展的,只是简单的几何学——我们都知道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长度的3次方,而面积是长度的2次方。轮船的装载量跟体积直接相关,而轮船自身的重量和钢材成本和面积直接相关。如果把一艘船同比例放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他的承载量将是原来的8倍,而材料成本和重量只是原来的4倍。仅仅通过增加尺寸,单位成本的装载量提高了1倍以上。
几十年以来,人们不断的提高钢材的强度、挑战工程技术的极限,背后只是因为这道简单的几何题。
2、兰切斯特平方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工程师Frederick Lanchester把部队以多打少的优势总结成了兰切斯特方程。
假设交战双方的士兵可以攻击对方的任何一个士兵,则部队的战斗力和单个士兵的战斗力呈正比(单兵战斗力越强,则部队战斗力越强),和士兵人数的平方呈正比(人数变为2倍,部队战斗力变为4倍)。
如果由战斗力相同的士兵组成部队。A部队50人,B部队10人,B部队10人被全歼以后,A部队只损失1个士兵。战损比高达10:1。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我党在内战期间,以少胜多的数学原理即来源于此。
3、复杂系统下的规模效应
城市跟生态圈一样,是一个复杂系统。复杂系统中有很多不确定性,一个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测的结果,一个政策的实施可能会产生二级效应、三级效应,导致政策的结果事与愿违。但复杂系统在宏观上有时也会出现有规律的一面。
杰弗里·韦斯特,是享誉全球的复杂系统科学圣殿圣塔菲研究所前所长,也是《规模》一书的作者。他找到了城市人口和城市消耗及产出的数量关系——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口的0.85次方成正比,城市产出和人口的1.15次方成正比。
也就是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变慢,而产出的速度加快。
人口越多,单位基础设施的产出越多。
一个简单的推论就是:城市越大就越有经济效益。这也是为什么北京、上海房价如此之高,但人们仍然趋之若鹜背后的基本原理。
4、网络效应
当用户的收益和使用产品的人数具有相关性时,这个服务就会产生网络效应。
最常见的例子是电话或社交网络服务:当只有一个人用微信的时候,微信没有任何价值,当所有人都用微信的时候,你就已经离不开这个产品了。
罗伯特·梅特卡提出的梅特卡夫定律指出:“一个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当用户增加的时候,网络的价值非线性的增长,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
5、成本优势
连锁店巨大的采购能力可以大幅降低商品成本。沃尔玛的商品成本大幅低于小卖部的成本。Costco则进一步压缩商品的品类,每家店只有3800个活跃SKU,而美国同等规模的超市一般有4.5-14万个之间,这就加大了单一商品的采购数量,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对于研发成本较高,而边际成本极低的软件行业,规模效应导致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第一份产品的成本可能是500万,但是第二份产品开始,成本只有0元。只有那些能够取得规模优势的公司,才能获取继续开发下一个产品的收入。
6、莱特定律
刚才说的成本优势来自于采购端,那么在生产端,为什么生产越多的东西可以越便宜呢?我们可以从莱特定律中找到原因。
1936年工程师柯蒂斯·莱特发现飞机生产的总数每翻一番,生产新飞机所需的人工时间就会减少20%,并把这个规律命名为“莱特定律”。
这种效应不仅仅体现在飞机制造中,大多数行业都有这样一个恒定的百分比,每生产一倍的商品总量,成本就会降低固定的比例(从10%到25%)。
在汽车领域从1900年就遵循这个规律,产量每累计增加1倍,成本价格就会下降15%。
在芯片领域,我们更加熟悉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而圣塔菲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基于莱特定律的价格预测比摩尔定律的预测准确40%。芯片价格下降背后的真实节奏并不是时间,而是巨大的需求导致产量不断的翻番。
在光伏领域,中国光伏组件的销量从2007年的0.076GW提升到了2020年的15.91GW。增加了208倍,而单位组件成本从25.36元/W下降到了1.18元/W,下降了95%。背后也是莱特定律。
7、销售模式壁垒
早期的电视刚普及的时候,电视广告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费用门槛也高,如果能负担得起广告费用,就可以获得优势。
早期的互联网流量非常便宜,但是对于小型广告主来讲,由于预算有限,不会轻易尝试。大企业则可以分配一部分资金进行测试,如果反馈结果好,就能提前投入。
规模变大后,增加了销售模式的选择空间。
8、社会认同倾向
我们消费时会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如果大多数人买同样的一种东西,我们会认为这样东西更好。
美国学者2006年召集了1万多名少年测试者下载音乐。分成两组,A组知道每首歌曲的下载量,B组不知道。结果B组的下载量差别不大,A组则呈幂律分布,第1名下载量350,第2名200,最后一名不到10次。
在社会认同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里,初始的成功会带来后续的成功。
9、熟悉的心理学倾向
当你看到两个产品,一个熟悉的一个不熟悉的,人们倾向于买熟悉的那个。
假设你来到一个偏远山区出差,因为口渴想喝点饮料的时候,大概率会选可口可乐而不是一个不认识的当地品牌。卖的越好的产品,后续越容易卖到更多地方。
10、传播过度导致的第一名优势
我们生活在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中,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广告轰炸。从手机APP、到电视、到电梯。只要是能被你看到的空间里,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
商品品类也是层出不穷,一个大型超市里拥有几万种商品不足为奇。
人们面对不断增加的信息而没有崩溃死机的原因就在于,可以做出选择性忽视。在广告和商品种类很少的时代,也许很多人能记得多个品牌的名字,但是在商品种类爆炸、广告随处可见的时代,人们往往只能记住一个领域的第一名。
所以,《定位》一书告诉我们,一定要在一个狭窄的目标集中火力、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第一名。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说:“让它见鬼去吧。我们必须在每个我们涉足的领域做到第一或者第二,否则我们就退出。我不会在乎要解雇多少人,卖掉哪些业务。如果做不到第一或者第二,我们宁可不做。”
11、建立生态
当一个产品卖的足够多,产品本身就能变成标准,围绕着这个标准会产生各种周边的生态,继续加大产品的吸引力,增加更换产品的学习成本。
尽管大多数人都承认在产品的易用性上Mac远好于Windows,但是由于Windows的市场份额一直较高,因此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提供独占软件、吸引更多公司在Windows系统上部署本公司的办公软件。更换到Mac的成本远高于继续使用Windows的不便。
再比如,某个生产设备的销量较高,客户更加熟悉这种设备的使用方法、维修方法、该设备的维修部件由于生产量大价格也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竞争对手的产品更好一点,但是考虑到培训成本、维修费用的增加,也很难替代原有设备。
12、垄断
垄断可以带来超额利润(即便是在某个细分领域的垄断),超额利润可以变成研发投入,继续提高产品竞争力,维持垄断的状态。
三、如何理解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冲突?
前面介绍了产生规模效应的各种模型,那么,如何解释规模效应和边际收益递减的冲突呢?
那么我们来看看边际收益递减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边际收益递减需要控制住其他变量,只调整参数X,来看参数Y的变化。
比如我们增加玉米的种植数量,来看单位产量的变化。
在一亩地里种1株玉米的单位产量,高于在一亩地里种1万株玉米的单位产量。因为1万株玉米会互相阻挡阳光、每株玉米分配到的水、化肥和照料都更少。所以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
而我们再来看看规模效应中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规模效应的模型中,其实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正反馈回路。随着产量的增加,一定有相关因素也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促进产量进一步的增加。
比如“兰尼斯特平方率”的正反馈回路是这样的:
“建立生态”的正反馈回路是这样的:
正反馈回路的作用原理就是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加强。如果按照边际收益递减的模型去控制住所有变量,正反馈也就无从发生了。
第二:边际收益递减是一种极限思维,收益并非在一开始就是递减的。
以教科书中经常出现劳动量和产量的关系图为例,在区域I中,平均产量是一直在上升的,此时还具有规模效应。在不增加其他要素,只增加劳动量的情况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才会出现下降。所以在即便在同一个事项中,边际收益递减和规模效应也并不冲突,他们只是处在不同阶段。
而我们以极限思维来看待规模效应,就会发现,即便是存在规模效应的领域,当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也会出现收益递减的情况。
比如,当轮船增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对于制造轮船的材料强度、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成本快速增加;而轮船能通行的区域数量则会逐渐减少。最终增大船体获取的额外收益和额外成本会达到一个平衡。虽然通过几何学我们知道轮船越大越好,但也没有看到比城市还大的轮船,边际收益递减的限制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真实的商业系统中,边际收益递减决定了公司的天花板。而找到合适的规模效应模型,决定了公司的生存模式,
你知道的规模效应,还来自哪里?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