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133之《秦风·无衣》:一首斗志昂扬的战歌
今天要学的这首《无衣》,是一首斗志昂扬的战歌,可以说是整本诗经中最有“秦风”的一首诗,通过重章叠唱的形式,表现了秦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英勇无畏。
原文赏析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开篇就是一句“岂曰无衣”:怎么说我们没有衣裳?接着就是“与子同袍”的回答:我和你穿着同样的战袍。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体现了秦军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戈矛”指的是戈和矛,泛指兵器。“同仇”指的是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对于“王于兴师”的回应是“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君王有命,士兵们修整好武器,团结一心,同仇敌忾。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泽”指的是“亵衣”,也就是贴身内衣,相当于现在的汗衫。“同泽”也被用于军人相称或借指军中共事,清朝诗人孙枝蔚就曾写过“山中还仗义,同泽见斯人”。“矛戟”指的是矛和戟,泛指兵器。“偕作”指的是共同行动。第二节只是在第一节的基础上改动了个别字,整体意思不变。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甲兵”指的是铠甲和兵械,泛指兵器。第三节和前两节的句式基本相同,只改动了个别字,体现了层层递进的感情变化。“与子同仇”是挺身而出的视死如归、同仇敌忾,“与子偕作”则是做好迎战准备,只待君主一声令下。“与子偕行”则是团结一心上前线,让人感受到一种勇往直前的慷慨激昂,充分体现了秦人尚武好勇的精神,有一种“赳赳老秦”的铁骨铮铮……
“同袍”的含义
“同袍”本意是指穿着同样的战袍,这个词也被军人用以互称,后来更是被用来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学等。唐代诗人孟浩然就曾写过“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用同袍来指代友人。明朝的杨士奇也写过“翰苑同袍三十载,忧欢何事不相联”,他笔下的同袍则是指同僚。
创作背景
之前学习《史记》的时候,提到过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当时也提到了他的一个好友申包胥。伍子胥做到了他说的“覆楚”,申包胥也做到他当初说的“存楚”。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左传》中有记载:鲁定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郢都,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最终在秦国的帮助下打败吴国,成功收复楚国。
其他解读
关于这首诗,也有其他解读。根据《毛诗序》记载:“《无衣》,刺用兵也”,认为这首诗是秦人讽刺君主“好攻战,亟用兵”,不能“与民同欲”的,但个人觉得这种理解有些牵强附会了。这首诗整体读来激情澎湃,能看到赞美,感觉不到讽刺的意味。相比较而言,还是更赞同朱熹评价的“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诗中那种豪情壮志的英雄气概,很容易让人想到唐朝的那些“从军行”,比如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比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于这首《无衣》,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欢迎一起交流。喜欢请点个赞呗,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诗经》132之《秦风·晨风》:一首描写女子痴情的诗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