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诗经《岂曰无衣》:一起扛过枪的老铁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4-19 阅读数:人阅读

 

书同文车同轨,提起秦朝,人们便会想起功盖千秋的始皇帝,但是透过诗经《岂曰无衣》我们却可以看到,在秦朝军队纵横天下之前,有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秦国的国防部门都属于赤贫状态,战士都穿不起像样的裤子,洗澡都只能等着晾干,同一时期诞生的民歌,配上莲花落的拍子就能拿去要饭,不过比起士兵惨、民众惨,离秦国不远的楚国连士大夫都混的很惨,出使秦国是逃出来,救兵同盟是哭出来的,拉开诗词剧场的帷幕,我们去看看传说中的哭秦庭。

【岂曰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原文赏析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开篇就是一句“岂曰无衣”:怎么说我们没有衣裳?接着就是“与子同袍”的回答:我和你穿着同样的战袍。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体现了秦军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戈矛”指的是戈和矛,泛指兵器。“同仇”指的是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对于“王于兴师”的回应是“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君王有命,士兵们修整好武器,团结一心,同仇敌忾。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泽”指的是“亵衣”,也就是贴身内衣,相当于现在的汗衫。“同泽”也被用于军人相称或借指军中共事,清朝诗人孙枝蔚就曾写过“山中还仗义,同泽见斯人”。“矛戟”指的是矛和戟,泛指兵器。“偕作”指的是共同行动。第二节只是在第一节的基础上改动了个别字,整体意思不变。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甲兵”指的是铠甲和兵械,泛指兵器。第三节和前两节的句式基本相同,只改动了个别字,体现了层层递进的感情变化。“与子同仇”是挺身而出的视死如归、同仇敌忾,“与子偕作”则是做好迎战准备,只待君主一声令下。“与子偕行”则是团结一心上前线,让人感受到一种勇往直前的慷慨激昂,充分体现了秦人尚武好勇的精神,有一种“赳赳老秦”的铁骨铮铮……

不想错过我们每天的推送?

您可以进入【每日解读诗词】主页面,

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点图标,

诗词文学国学交流群

欢迎您的加入

公众号发送:进群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