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利率3.5%要下调?你要急,但是你先别急
#
相信最近大家都收到不少关于预定利率3.5%要下调到3%目前在售产品可能要下架的消息“对方什么来头?”
“怎么办,有没有别的选择?”咱们来好好聊聊< 左滑查看更多
数据来自某券商预测
哪些朋友需要重点关注这件事情:1、重疾险还没买,在观望的朋友2、手上有一些钱,想规划长期现金流(用于养老金/教育金/旅游基金or whatever)3、月光但无负债的朋友,想改消费习惯4、保险小白,趁此机会了解一下
< 左滑查看更多
数据来自招行app
国债和银行存款用来做中短期规划也是很不错的但是还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再投资风险:5年后这笔钱到期后再去市场上看看大有可能连3%都找不到二是单利:适合解决5年内的资金规划买是可以买的,别全买啊那保险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左滑查看更多
保险的属性
除了资金安全保单的收益从投保那一刻就在合同中明确“能够穿越时间周期复利增长”还有,往小了说,这笔钱不需要一次性投入
可以选择年交(3年、5年、10年交)的方式,这样短期内无资金压力完全就是丰俭由人,强制储蓄往大了说,还能解决资产隔离、资金融通、税优筹划、有序传承诶诶诶,说远了说远了“借给”保险公司去投资经营
保险公司预计要给客户支付多少投资收益的成本就可以简单理解为产品的预定利率那对于我们来说
预定利率越高财富型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就越高(但是预定利率并不直接等于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还要剔除一些实际经营成本)保障型产品的保费就越便宜关键原因其实还是“利差损风险”
在我们国家保险资金的运用有着严格的管理办法
大部分的钱都在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标的上
22年债券类资产占比高达41.65%
但是过去三年
2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 4.1% 降至 3.3%
再加上去年保险资金财务收益率只有3.76%
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还有避免不了的成本费用
如果实际投资收益率过于接近甚至低于预定利率
就会形成利差损
伴随着疫情3年带来的
投资环境和经济环境持续恶化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也在持续下行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也在下滑
监管机构也不能再让利差损风险继续扩大
所以这次下调也是有迹可循< 左滑查看更多
老套的不标准普尔
我没有在最后两个账户给具体的比例参考因为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人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自己调整就好(年轻人在解决好了保障的钱和流动的钱之后,在另外两个钱上的比例可能就要低一点,要更舍得去投入到自我学习成长和提升职业技能当中)
在这些都梳理好之后
如果确实有一笔钱是需要规划符合长期资金的需求起码得10年以上最好15年以上再来用的那就可以开始明确需求、明确预算、明确产品啦「有人说,在80后和90后的生活哲学里,“一切都要靠自己”这个信念,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到『孤独和无助』,而这也是一切焦虑的根源。」
完之后
我相信会有一个很清晰的答案但是如果你问我这件事什么时候开始做最好?现在,现在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