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反浩克装甲是一套怎样的装甲?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03 阅读数:人阅读

 

以下答案主要针对电影《复仇者2:奥创纪元》里代号为“维罗妮卡”的44型绿巨人克星战甲(Mark 44, Hulkbuster Armor)。总体来说,这款战甲的设定算相当不错,但细究起来也不是没有问题。

1. 能源和分散式供能

首先要说的一点是,弧形反应堆(arc reactor,重申一遍“方舟反应堆”是错译)是电影宇宙Earth-199999的原创设定。

在电影《钢铁侠》出现前,钢铁战甲是依靠充电(编剧当然忽略了用什么介质储存电能的问题)或者微缩的核反应堆供能的,所以有经典的充电梗:

胸前的圆孔可能只是出于美术的需求被画上去的,作用并不大,20世纪60年代的古早漫里,甚至被当成过探照灯:

那时候钢铁战还不能飞,最多利用脚部发射压缩空气弹跳一下:

当然,到了80到90年代,设定已经比较接近现代了:战甲的手和脚都能喷射某种物质,用于推进飞行或者当武器用。不过当时托尼的飞行姿势和现代是不太一样的:

到了电影版飞行姿势改成了手脚并用:

电影的设定明显更合理,因为手不仅可以增加推力,还可以调节飞行姿态以及辅助降落。于是伴随着电影上映而重启的漫画《无敌钢铁侠》也接受了这个设定:

这些喷射物质的装置叫做Repulsor Beam,又是一个文科狗编剧压根儿不能理解,只为了高大上而创造出来的词。有人把它翻译成“反重力光束”,这个译法从字面意义到实际功能都是错的,也有人译作“冲击光束”,也不对,因为这个东西的本意就是“像喷气式引擎一样喷射东西反推前进的装置”。我在翻译的时候,把它写作“反冲光束”。这也还是不够准确,因为按照2008年的设定集《全新钢铁手册(All-New Iron Manual)》,喷射的粒子束是μ介子(muon)而非光子。所以最准确的叫法其实应该是“反冲粒子束”。

战甲胸前的孔也发射粒子束,叫做Unibeam,按照设定,和手、脚的光束原理一样,但不负责提供飞行动力。我把它翻译做“单发光束”,因为一般作为武器,所以叫“单发粒子炮”会比较合适。

不管是反冲粒子束,还是单发粒子炮,在漫画里,它们自身不是能源,而是由战甲本身的电池或核反应堆供能。

电影版改编出了“弧形反应堆”这个东西解决战甲的能源问题,且不去管它自身的工作原理的问题,我们先接受这个设定,那么问题来了:弧形反应堆占据了原本在胸前的单发粒子炮的位置,更严重的是……单发粒子炮仍然可以使用:

电影没有很深入地探讨弧形反应堆和粒子束发生器的关系,漫画反向移植了这个设定后也语焉不详——《无敌钢铁侠》直接管胸前的能源系统叫“反冲技术”。

到了电影《钢铁侠3》,设定有所改变。因为42型绝境战甲的所有组件都可以单独飞行,甚至面甲都可以(注意看面甲颧骨位置喷射的粒子束):

附加问题是:这些组件的能源怎么来?是单独建立更小的反应堆,还是由主反应堆充电?导演没有明确回答。(另外还有一个bug,绝境战甲转移给小辣椒的时候,胸前是自带反应堆的,而托尼把战甲带到小镇上时,战甲没有单独的反应堆,他告诉小朋友,战甲的能源是镶嵌在自己体内的反应堆)

44型绿巨人克星战甲的分散式供能设计应该就来自42型绝境战甲。在维罗妮卡卫星被召唤后,44型的各个部分是分别飞出来的,和42型一样:

而战甲上明显有多个弧形反应堆,至少两侧膝盖下和胸前有,从别的角度看,背后还有四个,而且手掌中的粒子炮看起来也很像是反应堆(因为整个系列就没把粒子炮和反应堆的关系理顺):

这也比较合理:绿巨人克星的每个组件都顶得上一件正常尺寸的战甲了,给组件配置独立的反应堆说得通,而且在战损情况下,这些反应堆可以互为备份,最重要的是,很多个反应堆看起来很酷。

从分散式供能系统来看,导演团队照顾了跟前作的剧情衔接,而且合情合理,可以说相当靠谱。

2. 模块化组件

绿巨人克星战甲的另一个特点是,所有组件可以替换,不怕战损,而且根据战况不同,可以替换不同功能的组件。比如战甲左臂被毁后,替换的左臂就带有冲击锤和卡槽——注意对比和前面刚组装好第一条左臂时的差异(小臂的三个金色环):

而在之前的电影里,战甲都是被作为整体设计的,一套战甲只完成一个特定任务,在《钢铁侠3》中尤其明显。

这里插进来聊一下漫画里的情况,《无敌钢铁侠》的中期(英雄纪元时期)是另一个极端,托尼·斯塔克已经造出了基于绝境改造技术(比电影版绝境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的完全人甲一体,可以用意念召唤的血刃战甲(Bleeding Edge Armor), 强大到了不需要备用组件的程度。

体验一下这款如同美少女战士变身一般的高科技产品吧:

这款不平衡的装甲在《无敌钢铁侠》后期被放弃了,到了漫威闹的《钢铁侠》第五卷一开始,新编剧重起炉灶,不但搞了个基于小辣椒的人工智能,还搞出了模块化组件设计的思路,根据任务的特点来搭配战甲,他甚至会带上一个装满组件的会飞的集装箱去参战,是不是有点像《复仇者2:奥创纪元》里的维罗妮卡卫星呢:

3. 操作系统

在另一问题下已经聊过了,直接搬运过来:

钢铁侠是如何操作维罗妮卡装甲的?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很明显,托尼·斯塔克本人的肉身没法在绿巨人克星里完成卧倒、挥臂、凌空接住电梯轿厢、抓住绿巨人等动作。这些动作节奏太快,也不可能通过语音交互给贾维斯下达指令。

可能的情况有两种:

第一种. 托尼的思维转化为一些小幅度动作,例如手臂、手指、腿等位置在允许范围内进行小幅度活动,辅助系统捕捉这个动作后,把幅度放大为外层装甲的动作——举个例子,伸一下左手食指,代表出左拳。

劣势:听起来就不酷炫,而且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建立小动作和大动作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种. 托尼的思维直接通过神经的电信号传达给装甲,同时,阻断神经信号向肉体的传导,这样就可以让战甲动而不让人动。

劣势:按照漫画《钢铁侠》第四卷和《无敌钢铁侠》时期的设定,这种技术是可以实现在绝境改造后的托尼身上的,但是电影版没有相关剧情铺垫。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属于一个导演没有讲明白的小bug。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