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才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
《圆桌派》第三季的《逆商》这一集里有这么一句话,所有人都教你怎么成功,但是有人教过你应该怎么失败么?
而现在还真的出现了一个专门教人如何失败的博物馆——位于瑞典的“失败博物馆”。
失败博物馆收集了超过100个失败产品,甚至其中的一些还来自于全球最知名的几家公司。
失败博物馆的馆长、临床心理学博士Samuel West建立这个博物馆的原因是,他已经听够了千篇一律的成功故事:“成功的故事都是相似的,失败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
他希望这个博物馆能唤起公众对失败的讨论,让更多人能够重新认识失败这件事。
从微软、谷歌,到高露洁、可口可乐,每一个公司都做出过影响世界的革命性产品,也留下过许多毫无用处、没人买账、彻底失败的产品。
人满为患的失败博物馆
而Samuel West想让参观者能够从这些极具娱乐性的失败产品中明白:每一项技术革新都意味着冒险,但不是每一次冒险都能获得好的结果。
失败博物馆的12件著名展品
01
平衡车
Self Balancing Scooters
在平衡车刚刚面世的时候,科技界的人士给过这个发明很大的期待,许多人认为平衡车将革新人类的交通方式,让便携的通勤工具成为可能。
不幸的是,并没有太多人愿意花几千块钱成为一个只能在平地上快速行走的、随时可能一头栽下去的飞行极客。
02
哈雷摩托香水
在九十年代,传奇摩托车品牌Harley-Davidson试图抓住它的品牌死忠粉完成品牌转型。
于是他们推出了这款香水,名叫“Hot Road”(热辣公路),里面有木质香调和烟草的味道。
充满了狂野气息的广告图
但是在推出了哈雷摩托香水之后,连哈雷摩托最坚实的粉丝群都显得不怎么买账——与香氛产品的低迷相比,同期推出的哈雷摩托冰酒器简直算得上是销售额爆棚。
后来,哈雷摩托公司终于想明白了它的拥趸,也就是广大美利坚直男们并不会为自己购买这样的香水,也就此打消了进军香水市场的想法。
03
新可乐
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创新产品“新可乐”(New Coke)——采用了比原版可乐更甜的配方,并停止生产原版可乐,试图完成可乐口味的迭代。
在产品上市之后,可口可乐公司收到了超过40万个投诉电话和投诉信件。因为原版可乐已经足够甜了,加糖之后的版本让许多嗜甜的人都无法接受。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在几个月之后宣布重启原版可乐的生产线。
在1992年,改革之心不死的可口可乐公司又发布了换汤不换药的新产品“可乐Ⅱ”(CokeⅡ),而可乐Ⅱ也没有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于2002年正式停产。
04
Kin phone
微软曾花费多年时间、砸了超过10亿美元用于研发在2010年上市的Kin phone。
这款手机主要面向对社交网络有着狂热爱好的年轻人,但它并不是一个智能机——你不能用它下载APP、上视频网站或者玩游戏。
甚至,就算是社交功能都十分有限:这台手机仅支持上传照片到Myspace,连Twitter都不在它的支持范围之内。
在上市两个月之后,Kin phone被正式宣告停产,曾有传言说这两个月内Kin phone只售出了不到500台。
05
女士专用圆珠笔
2011年,著名圆珠笔生产商比克公司(BIC)推出了一款主打女性市场、名为“女士专用笔(Bic for Her)”的产品。
这款圆珠笔虽然笔芯还是蓝黑两色,但是拥有亮闪闪的、非常粉嫩的外壳,并号称更加契合女士的手掌形状,售价是普通圆珠笔的两倍。
这款产品在发售之初销量低迷、无人问津,后来有记者发现“女士专用笔”的英国亚马逊销售页面下面,竟然充满了女士们对这款产品长达数页、精彩纷呈的嘲讽发言,从而展开了专题报道,“女士专用笔”就此在国际上一炮而红,成为后人谈及女性权益时必讲的经典反面案例。
06
倔强的索尼录像机
1975年,索尼公司推出了那个年代的革命性录像机Betamax。但是尽管Betamax有着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全新的制式,还是被JVC公司同期推出的VHS录像机占领了市场。
相比Betamax的专业性,VHS录像机有着更轻便的机身、更便宜的价格和更长的播放时间,成为了更多消费者的首选。
在1984年,40家公司联合起来支持VHS格式。而同时,支持Betamax的只有12家。
Betamax的失败已经成为一种经典的市场销售案例。有一个口语化的用语 "to Betamax" 表示这种情形:一种具独占性的科技,在对手格式允许多家厂商合作的情况下遭遇压倒性的失败。
虽然Betamax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基本被市场所淘汰,索尼公司直到2002年还在坚持生产这款机器,而其配套的录像带直到2016年才被宣布停产。
07
发推专用机
如果你在2009年想要拥有一个能且只能随时随地发推的手机(虽然中国内地群众并无法拥有这种需求),可以考虑一下由Peek公司推出的Twitter Peek手机,也就是传说中的发推专用机。
这款手机售价100美元,除此之外用户还需要每个月缴纳8美元的移动互联网使用费。
你可以用Twitter Peek随时随地阅读推文——而且在主页并看不到完整的140字正文,只能看到20字的预览、查看推特上的图片、点击进入纯文本格式的网站或者管理粉丝。
Peek公司的CEO认为有一部分人群不愿意花太多钱去买一个智能手机,但是依然有随时随地发推的需求,这部分人就是Twitter Peek手机的目标人群。
但是这部分人到底有多少呢?市场的回答是:“几乎没有”。在2012年,Twitter Peek手机最终宣布全线停产。
08
高露洁速冻食品
在80年代,高露洁曾经推出过一款速冻晚餐,鼓励人们先吃一顿高露洁牌的晚餐,然后再用同品牌的牙刷刷牙。
Samuel West简单地总结了这次失败案例:“失败的品牌拓展。”
09
谷歌眼镜
谷歌眼镜一度被认为是一个和会和iPhone手机一样开启新时代的科技装置,但是当科技爱好者和记者们把这个产品抢购回家之后,就发现一切只是美好的愿景。
现在看来,在2012年就推出谷歌眼镜是在过于草率——在很多beta版本的测试数据还没来得及反馈、很多应有的功能也还没来得及加上的情况下,谷歌公司就发售了这款产品。
而这个举动也直接导致了巨大的反噬:网上恶评如潮,许多用户都评论谷歌眼镜为“这个时代最差的电子产品”,这使得谷歌公司不得不在2015年停止了谷歌眼镜的生产。
10
牛顿平板电脑
牛顿平板电脑(The Newton MessagePad)是苹果公司生产的世界上第一个掌上电脑。
在1993年它刚刚上市的时候,苹果公司宣称它拥有堪称完美的手写识别技术——后来被证明这句夸奖实在是太过誉了。
大多数时候,这台价值700美元的掌上电脑都完全看不懂你在写什么,想要记录办公内容,还是5美元的笔记本来得更靠谱一点。
由于牛顿平板电脑的销量实在是惨不忍睹,在1997年,乔布斯重回苹果之后做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彻底地谋杀掉了这款性价比超低的产品。
但这款异常粗糙的掌上电脑却为 iPhone、iPad 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11
扫描……猫?
这个光是外形就让人一头雾水的失败产品叫做CueCat,是在2000年左右上市的、可以连接电脑的条形码扫描器。
它的理念是希望通过扫描条码(比如杂志内页的条形码)从而做到无需输入网址就可以跳转到一个网站上。
虽然现在的二维码技术里面能多多少少看到这个产品的影子,但是当时大部分消费者都觉得这款产品毫无用处。
12
电击面罩
这款电击面罩(The Rejuvenique facial mask)可能是最早的家用美容仪器之一,它的原理是在面罩内侧的金属点上产生微小的电流,电流会让佩戴者面部肌肉收缩,起到紧致提亮的效果。
这个面罩一开始是作为美容仪器发售的,但是因为它涉嫌影响人体正常功能,被认为应该归类为医疗器材,还收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警告信。
不过,就算没有这封警告信,也很难想象当时会有人愿意购买如此可怕的美容仪器。
Samuel West说过:“世界上有 80%~90% 的创新产品都以失败告终,从此,人们再也看不见它们的踪影,也不会再谈起它们了。如果说这些失败的创新产品还有什么价值,那就是我们可以向它们学习。”
失败博物馆的意义可能就是让我们能够大胆地展示出自己的失败,并引导大众用更加积极和健康的心态来面对那些失败的产品。
而这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心理学家Rebecca Ribbing在一次ted演讲上这样解释建立失败博物馆的初衷:
现在的整个社会都太执着于成功这件事,我们把“成功”看做一个人的终极目标,并认为失败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时候,失败都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因为人们对失败的下意识反应就是尴尬、后悔、遮掩。
但是我们又有多少几率能把所有事情一次性做对呢?大众的认知里是不是过分拔高了成功又过于贬低了失败?失败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一件事了吗?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失败的意义被世界所误解,失败博物馆则倡导人们重新认识并欣赏失败——不只是绝望和沮丧,更是绝佳的学习机会。
失败博物馆的留言墙
这个时代,太多人在强调进取和冒险精神,但是却很少有人来教大家应该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而取得进步。
这个世界上,人们有太多种方式失败,其中的一些方式是如此的富有意义、值得纪念,以至于失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希望来参观的游客能够了解这些失败产品的详细信息和失败的前因后果,从而懂得失败是一切事物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件事,不值得恐惧,也不值得难过。
要知道,失败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认清失败的价值,也不枉你白白失败一次。
参考资料
MENTAL FLOSS | 15 Products That Totally Flopped From the New Museum of Failure
BUSINESS INSIDER | Swedens new Museum of Failure
The Museum of Failure | Official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