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上“消失”的大山,在忙这件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外国面孔的“洋学生”登上春晚,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收获万千中国观众的喜爱。
他就是来自加拿大的大山。媒体形容他:“大山是外国人,却不是外人”。
有人发现,如今大山已渐渐淡出了相声舞台。他在忙些啥?
不止“说好普通话”
很长一段时间内,观众对相声演员大山最深的印象是“这个老外普通话说得真好”。但大山不满足于此。语言是他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但不是终点。干过主持人、办过脱口秀,大山在东西方文化中来回“折腾”。最近三年,他开始在抖音朗诵古诗词。楚辞、唐诗、宋词……读诗,加深了大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成为他追寻文化共性的新尝试。
语言学泰斗王力在《古代汉语》一书中写道:“中国和外国古代的诗歌,差不多都有一定的格律;用韵是构成诗歌格律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有了相同或相似的韵母收尾,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子便显现出一种节奏和音律上的美感。
57岁的大山,最想做的,是找到东西方文化里那共同的“韵脚”。当《将进酒》遇上摇滚
在一众古诗词朗诵的短视频里,大山对于《将进酒》的演绎最为特别。从2022年11月第一次排练,到2023年1月正式登台,他一直坚持用摇滚乐的方式“演唱”这首诗仙李白的名篇。贝斯低沉的声音响起,画面中央,是头发花白的大山,一开口就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颤音、反复,加上低沉的贝斯和富有节奏的鼓点,让《将进酒》更多了几分现代范儿。大山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将进酒》,可能是李白被改编形式最多的作品之一。不同的形式,源于对诗词不同的理解。有些是为了贴近诗歌中豪迈的情感,有些是为了还原大唐时众人传唱此诗的盛景。大山也有自己的考量。“我感觉特别传统的方式,比如吟诵,距离当下的观众比较远,不是特别容易接受”,大山说。“混搭”演出
带中华诗词走向世界
“大山读诗词”已经更新了30集,成为大山抖音号上最主要的合集之一,甚至超过了他的脱口秀品牌“大山侃大山”。“短视频的方式很适合做这些。对我个人来讲,如果倒退十几年二十年,我还在做电视晚会的话,那肯定是做不了这样的‘小节目’。所以我觉得是一种技术上的进步,给了我们“内容创作者”很多新机会。”大山说。现在,他正在全球各地巡演《大山笑友汇》,一个包含了脱口秀、曲艺、音乐以及诗词的专场演出。对于这种混搭,大山解释:“别人来做一样的演出确实会感觉很怪,但放到我身上似乎就变得合理了。”这也正体现了他对文化交流一贯的观点:重点是寻找共同之处,而不是突出差异。大山记得,开始读古诗词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论调: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情怀。但作为一个外国人,他也常常被诗里的情感所感动。“就说《声声慢》吧,诗里描写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和国籍其实毫无关系。这里表达的就是人的情怀,而我就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去理解。就这么简单。”女副县长94年出生?当地回应
定了!冯德莱恩将访华
刚刚宣布!马克龙将访华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