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委员呼吁提高基层医疗保障能力
扶贫要力戒形式主义,还要减少“返贫”问题。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指出,脱贫工作不是“干部干、群众干”,更应该发挥群众的内生动力,主动脱贫。
为了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还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体系,提高基层医疗保障能力,有效推进精准健康扶贫工作进程。
脱贫需要注意返贫问题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报告曾指出,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凸显。有的地方不从实际出发盲目发展产业,有的集中资源“垒大户”“堆盆景”;有的政绩观错位,层层加码患了“急躁症”;有的督促检查满天飞,基层苦不堪言。
对此,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包克辛首先提到了“被动脱贫”的问题,也即“政策性脱贫”。他说,被动脱贫主要出现在贫困年代长、贫困面宽、贫困程度深的地区,这些地区一般自然条件较差,相当一部分群众对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信心不足,有的甚至陷入麻木状态。
“在扶贫工作最后的攻坚阶段,一些地方政府为确保按计划完成整体脱贫摘帽任务,采取各种项目转换、外部运作的方式将国家扶贫资金转化为贫困户收入,有的地方甚至庭院硬化、种植养殖都由包村包户干部代劳或者雇工代劳,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现象。”包克辛指出,这样的脱贫基础很不稳固,一旦摘帽后扶贫资金减少,或者包村包户干部撤走,就很可能返贫。
因此,如何扭转、培养这些贫困地区群众的观念、信心和生产技能,逐步转为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勤劳致富,应是今后几年脱贫攻坚需要切实探索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吴恒委员也提出,如何降低脱贫者返贫率是必须要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建议扶贫办对此进行专题研究,要提出有效的针对性举措,巩固并且不断地提高脱贫工作质量,实实在在地降低贫困发生率,实实在在地有对策来应对脱贫户的返贫现象,实实在在地保障脱贫户能够在遇到不可抗因素所发生的返贫率能够降到最低。
要重点关注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中一组数据显示,我国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比例从2015年的42%上升到了2016年的44%。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分组审议中对解决“因病致贫”与“因病返贫”问题建言献策。
“就目前农村基层贫困现状来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是一大难题。”车光铁委员指出,上述现象在农村贫困人口中占有相当比重,农村健康医疗保障能力还存在明显短板。
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健康扶贫工作力度,国务院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在完善医保制度、稳定资金来源,提高统筹层次,保障制度衔接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有效推进精准健康扶贫工作进程。
龚建明委员也认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他表示,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去年我们在全国30个省市调查了3000多户、1万多人,接近上百个村,许多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有的达到60%、80%。”龚建明说,为解决这一问题,要对现有这些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贫困户进行重点关注,帮助他们治好病,慢慢恢复劳动能力。同时,还要把乡村的医疗设施和医疗人员配齐,要把在农村工作的全科医生培养好,做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