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之难,自古已然
知人之难,自古已然。《庄子·列御寇》记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但随即孔子又开出“九征”之术:“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志,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而且孔子非常自信,“九征至,不肖人得矣”。(当然,这极有可能是庄子无中生有而虚拟孔子之言)不过,如果一个人真是如此被人别有用心地考验和观察,难保也有“人心唯危”之叹。
《吕氏春秋》中开出的“论人”之道,还要复杂,“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八观”者,“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六验”者,“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六戚”者,“父母兄弟妻子”也;“四隐”者,“交友故归邑里门郭”。
全则全矣。不过,如此之法,费尽心机,成本必也不薄。问题是,即便条件具备,我们未必有足够的机会去实施。用诸事去测试,设情境来撩拨,还要跟踪调查,访问其所接触之人,繁且浩矣。当然,传统社会中人事变动小,日久见人心,也是可能的。但不管怎样,这种知人之术,可供现代心理学借鉴之处甚多。
现在不少学者试图以现代人格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刘邵的《人物志》。此书堪称中国品评人物的“圣经”,但其与当代学者之旨趣的不同,以及所用隐喻的差异,如何相互转换,是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若无博古通今的大智慧,仅凭熟练量表之操作的“偏材”“依似”者流,恐怕只能做出煞风景的勾当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成伯清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数字农业淄博模式已然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