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孩子老是搞破坏,认清破坏的4个真相后,父母的困惑迎刃而解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4-25 阅读数:人阅读

 

“6岁的儿子喜欢搞破坏,怎么办呢?”亲子教育线上学习小组的妈妈,发来困惑。我在微信群里语音解答后,妈妈表示醍醐灌顶。原来,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相,才能化解困惑。

最近,应妇联的邀请,我带了一个亲子教育线上学习小组,50余名热爱学习的父母,线上学习家庭教育智慧,东莞的疫情,也只能让我们相聚在线上。

每周一晚上,在微信群里上课,我以语音与图文的方式,分享一个主题内容,然后解答家长 疑问。

上完第1节课后,我收到了一个组员的提问——

“我儿子6岁了。买回来一盒粉笔,他写了几天以后,有一天特意把每根完整的粉笔,敲碎成一小段一小段。我不懂,为什么他要这样做。我还建议他不要敲碎。老师,我这样对吗?他为什么要这样?”

这是典型的孩子喜欢搞破坏现象,今天,我就来详细地谈谈这个话题。

破坏的原因

孩子喜欢搞破坏,主要有4种原因,或者说分为4种类型:

1、好奇心驱使

成长中的孩子,天然地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他们总会用各种方式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破坏,即是其中之一。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小小的婴儿,刚刚能手抓物品,就会放到嘴里,吃、吮、咬等,有些还会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很久。

有些孩子,可以用一整个下午的时间,非常专注地观察蚂蚁,可以一动不动,不吃不喝,就那样饶有兴致地看上半天。

在大人看来,既不可思议也无法理解,一窝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呢?但是,在孩子的眼中,蚂蚁的忙忙碌碌,进进出出,走走停停,都充满趣味。

由此,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孩子们可能会触摸、摔打、拆装、投掷等,通过这些方式,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

以前的孩子会拆收音机,现在的孩子会拆小汽车,各种玩具、用具。在不明所以的家长看来,可不就是破坏吗?

这些孩子,通过破坏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吸引人注意

“妈妈,妈妈,你跟我讲个故事呗!”5岁的小非,拽着妈妈的胳膊,边摇晃,边恳求。

“你看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儿呢?没看妈妈在跟王阿姨聊天吗?自己去房间里玩去!”妈妈不耐烦地回应小非。

“哼,你根本不爱我。”小非说完,把门狠狠一摔进自己屋里去了,不一会儿屋里传来摔东西的声音,他已经把自己的玩具摔得到处都是。

这些孩子,是通过搞破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3、发泄坏情绪

“涛涛,你怎么又欺负同学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还不改,这孩子真是太让人费心了,妈妈为啥为什么要生下了你呢?整天跟我惹事儿!”涛涛妈妈又发火了。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涛涛跟别人的争吵也只是一种正常的自卫行为。

涛涛还想辩解,妈妈又指责说:“好了,好了,不要说了,你总是这样子,太让我伤心了!”

涛涛心里窝了一肚子火,只好回到自己的房间,噼里啪啦,一阵乱摔东西。

其实,涛涛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将心中的负向情绪宣泄出来。

我有一个学生,高一男生,有段时间,总在课堂上玩魔方,故意发生很大的声响,有一次玩着玩着竟然一下子将魔方摔得粉碎。

经事后了解,原来父母在闹离婚,而且两方都在为他的抚养权归属问题争着甩锅,他得知后,愤怒又绝望。就来拿摔魔方“撒气”。

许多孩子在有情绪而无法宣泄时,会摔门,摔东西,而且口中念念有词,这是他们宣泄情绪常见的方式。

这些孩子,通过破坏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

4、好心办坏事

5岁的贝贝。看到客人走后,家里堆了太多的碗碟,心想:“我帮妈妈洗起来,她一定很开心。”想让妈妈开心,可是因为没有经验,父母没有教过他值得,却把一只碟子摔碎在地。

我妈妈只看到摔碎碟子的后果,根本不了解解解贝的意图,不问青红皂白,就大声地批评起来:“你看吧,怎么把盘子摔坏了呢?”

好心办坏事,因为有些孩子年龄比较小,自己的能力还不足,还不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他们只想通过帮助大人,并得到肯定和赞许。

这些孩子,因为好心办坏事造成了破坏。

应对的方法

我从心理层面及孩子身心发展的角度,也谈谈应对孩子“搞破坏”的方法。

家长要做的,就是辨别清楚孩子的破坏行为到底属于哪一类型,然后,用不同的方式去化解和调整。

1、对于好奇心驱使的破坏行为,要成全

父母要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好奇心,要成全孩子的好奇心。

比如提问的母亲称,儿子把粉笔敲碎成几截的行为,可能是孩子用了几天粉笔,发现可能发现粉笔很神奇,能写出来很漂亮的字,画很好看的画,但他不知这些字迹是怎么来的。

他们不清楚,正是粉笔和黑板的摩擦产生出来这样的痕迹,也许他在怀疑粉笔里面装了什么呢,才把粉笔敲断,想一探究竟。

这种行为我们不但要成全,父母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告诉孩子:“宝宝,妈妈也想跟你一样很好奇,我们一起敲好吗?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后陪着孩子去玩,甚至可以拿出来更多的粉笔,让他去敲碎。

类似的行为还有——

孩子小的时候有段时间喜欢撕纸巾,其实他只是想听撕纸发出的清脆的声音;
几乎所有孩子都喜欢玩水,他们喜欢水在身上流淌或浸润皮肤的感觉,水打湿了衣服后,衣服和身体贴合的感觉;有的孩子会喜欢从高处往下扔东西,他们的关注点是东西怎么落到地下?怎么还会发出声音,孩子是在探索高度和空间。

因为,好奇心才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才是人类创造力的源头。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

而法布尔,正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动物,写成了闻名世界的《昆虫记》。

这样的“破坏”,父母要尽量成全。

2、对于吸引人注意的破坏的行为,要纠正

孩子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做出破坏的行为,显然不妥。

我们要告诉孩子,怎么样才是能让别人关注的正确方式,比如,可以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为什么会有这个诉求,引起别人关注是想做什么事情等。

如果对方不能及时回应自己,如果别人暂时没时间满足他,可以选择等待,或者另约时间。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而不是别人要随时随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但无论如何,不能用摔东西搞破坏的形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习惯了这样的方式。

这样的破坏,父母要去干预去调整。

3、对于发泄坏情绪的破坏行为,要制止

对于为达到发泄情绪的破坏行为,更不值得提倡,要及时制止。同时,要教会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

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出现负向情绪时,不懂得使用恰当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甚至会出现破坏的行为,父母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宣泄情绪的方式。

告诉孩子,可以直接地表达情绪:”我不喜欢,我很生气,我很伤心。”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时,父母要重视孩子和在意孩子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处理情绪。

当孩子生气时,委屈时,伤心时,可以陪孩子画画,写字,看书,唱歌,运动,通过这些方式缓解孩子的情绪。

这样的破坏,父母要去制止。

4、对于好心办坏事的“破坏”,要理解

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好心,肯定孩子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教会孩子怎么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做好示范,耐心教育,以保护孩子想得到赞美和肯定的心。

这样的破坏,父母要去理解。

总结

1、当孩子有了破坏行为的时候,我们先要分清孩子属于哪种情况,然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应对办法。

宗旨是,既不能伤到孩子,要一定让孩子从破坏的行为中得到成长,避免安全隐患,促进亲子关系。

2、孩子出现了破坏行为,也不要大惊小怪,小题大作,扣上帽子,贴上标签,也一定不能直接训斥,甚至是打败孩子,也要引导孩子学会承担破坏的后果,同时鼓励孩子承认错误。

3、可以和孩子一起把破坏的东西修补好,如果是破坏了别人的物品,要向物主道歉。如果他们的破坏是因探索而引发,更需要容忍和理解,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当然,第一次出现破坏的行为,是调整的最好时机。

亲爱的父母们,你们怎么看待孩子的破坏行为呢?欢迎留言区里评论。

欢迎关注@仙鹤在飞翔,探讨孩子成长困惑,习得家教教智慧。

#中国式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东莞头条##教育##心理#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