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MIT全球MBA项目怎么样?
本人在2013年考入清华-MIT MBA,2015年毕业,那时候叫“i”班(i=international)。我这届是最后一届“i”班,下一届开始改叫“G”班(G=Global),也就是文章标题中的“清华-MIT全球MBA”项目。我至今都认为“i”向“G”的转变,虽然不好看也不好听了,但是从定位到内涵都是一次提升。“全球”也确实比“国际”更能体现这个项目的特点。
当然,直到今天,我和我的同学还都会充满感情地把这个班叫做“i”班。
我会通过三个方面来与大家分享我的就读体验与申请心得。
1、清华-MIT全球MBA项目的特点;
2、清华-MIT全球MBA项目与清华MBA项目(非全球项目)的区别;
3、什么人适合来读清华-MIT全球MBA项目,以及如何准备。
我会结合本人的真实经历,尽量做到客观全面。
一、清华-MIT全球MBA项目的特点:
学生构成。全球项目招生大概60人(2013年标准),一半中国人,一半外国人,至少三年工作经验。所以你的同学会来自全世界各地,拿我那一届为例,同学们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法国、尼泊尔、加拿大、新西兰(估计没说全)。授课语言。全球项目采用全英文授课,中国教授也是用英文授课(中国教授的英文都非常棒,而且有时更能根据中国特色,讲到点子上)。所以“英语好”是必要的,无论听课、回答问题、做小组作业、以及吃喝party,都要用。通常两年下来,中国人的英文和外国人的中文,都会进步很大。海外学习机会。这一特点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了。首先全球项目毕业时,会有三个证书。一个清华的学历、一个清华的学位、和一个MIT的certificate(学习证书,不是学位,只有全球国际项目有)。为表诚意,我Po一张我的:图中还包括我在【纽约电影学院】的学习证书和【清华大学】的成绩单(接“海外学习机会”)如果你有计划申请MIT的双学位(斯隆商学院的MSMS项目-Master of Science in Management Science)也是OK的。同时,全球项目每年会有海外模块,例如我们这一届的“MIT module”就是全球项目的学生可以参加MIT的斯隆商学院进行短期学习。最后,两年中的第三学期有海外交换一学期的机会,但需要第一学期的GPA和托福成绩以及班级互评的最终分数来参与所有MBA项目(包括非全球项目)学生的排名评比,排名靠前的,优先选校。比如杜克、康奈尔、UCLA这些名校,每年竞争还是很激烈的。但如果你只想出去学习一学期,并不追求顶级名校,那其实还是有很多选择的。因为每年的交换学校都选不完,其实也都很不错的。课业负担。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是全球项目也确实和国际接轨了,课业负担和难度远超非全球项目。全英文授课本身就是挑战、加上班级里都是全日制学生专心于学习、再碰上班里有几个当年清华本科的省状元级的学霸,那酸爽,自己来体会吧。由于第一学期的成绩会作为海外交换时GPA的考察成绩,竞争尤其惨烈。我记得DMD课程(Data Model and Decision)的第一次考试(经常有quiz)前一晚,凌晨三点,班级群里关于题目和复习的讨论依旧热烈。后来,像期中的时候,一天里“上午做presentation、下午accounting笔试、晚上交一门大作业”的情况,经常发生。项目福利。说了压力,咱也说说福利。这一点也是全球项目学生最幸福的一点了。学院从硬件到软件,都会有对全球项目的倾斜。比如经典的“Harvard Style”教室,和世界级的多媒体软硬件。再比如,清华经管每年的顾问委员会召开的时候,全球项目的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参与其中。 就业。这一点我的发言权不大,因为一直想创业,过程中也没怎么关注就业信息。不过投行、咨询公司以及跨国企业还是会更偏爱全球项目学生的。学费。我入学时(2013年)的学费是19.8万。当然,全球项目的学生在海外的费用需要自己cover。但从学费上讲,性价比还是相当可以的。甚至在学院里有一句戏谑的话叫“非全球项目赚的钱,给全球项目花”。当然了,这是玩笑。录取标准。 关于录取标准,其实可以分成两个主要部分。“必要项”和“加分项”。我们先来看看必要项。材料申请(和全世界的MBA申请一样);面试(清华教授+校友企业家作为面试官,英文面试);通过全国MBA联考;推荐信。通过材料申请和面试之后,会有一个“条件录取”通知书,之后专心准备联考就好。
当时全球项目和非全球项目“条件录取”通知书应该都是一样的。
后来,学院做了区别,如上图。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加分项。
托福和GMAT分数(越高越好,我以前教这些考试,相对有些优势);海外经历(学习、工作都可以);校友推荐。二、千秋项目与非全球项目的区别:
其实,第一点中说的全球项目的特点,其实已经基本说明了全球项目与非全球项目的区别。除此之外,再补充下面的三点:
非全球项目的学生不是全日制;面试和授课采用中文;班级中的学生平均年龄更大、平均工作职位更高一些。关于区别,差不多就这么多了。
三、什么人适合来读清华-MIT全球MBA:
这个问题其实是我最想回答的,因为毕竟分析项目特点和区别是为了判断是否适合自己来这里花两年时间。首先,不管在哪里读MBA,有两点是基本相同的。
第一点,MBA起源于美国,本身含义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译过来就是“工商管理硕士”,学习内容包括财务、人力资源、统计、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相关的内容。其主要培养目标是职业化的企业经理人和管理者。
第二点,读MBA的原因基本如下:1、换行转型;2、升职加薪;3、结识人脉;4、开拓眼界(个人觉得最重要);5、休息(真的有,工作太累了,想回校园调整+充电,结果发现更累了...)。
以上两点是考虑是否要读MBA的大前提,如果确实需要提升相关专业能力,并且目的中比较迫切地占了1-2个,我觉得就可以尝试申请了。
我们现在就围绕“1、换行转型;2、升职加薪;3、结识人脉;4、开阔眼界(个人觉得最重要);5、休息”这五个方面,说说来读清华MBA,尤其是全球项目的价值。
换行转型。这一点通常具体的表现是,从专业技能人士,变成此领域管理者。或者通过管理技能和知识的学习,换个行业。我自己就是典型的第一类,从前在北京新东方做托福教师,现在办了一家做英语口语的教育科技公司。从前完全不懂的关于人力、财务、公司架构等方面的知识和感觉,清华确实给了我。第二类更多的是从传统行业(比如制造业)转向金融或者互联网,不同行业的跨行转型,成功案例也非常多。我们班就有从通信行业成功转型金融行业高管的。升职加薪。这应该算最顺理成章的一点了,多个清华硕士学历和学位,再加上海外的学习和交换经历,升个职加个薪应该不成问题。只要计算好两年的时间和各种机会成本。具体能涨多少,清华MBA中心有详细的数据统计会在每年的招生宣讲会和宣传手册中说明。结识人脉。这一点是我自己表现的最不好的一点了,由于做教师出身,个体工作属性强,对于人际交往和关系建立都不是很在意,也错过了不少机会,后来想想算是自己太关注所在行业,有一定局限性吧。但是神奇的是,由于毕业创业时没钱(事实上由于学费和创业早期投入,毕业时负债60万),申请进入了清华经管的创业者加速器,遇到了我的第一位天使投资人和我公司A轮融资的投资人(他们都是清华经管的校友和老师),所以虽然我不擅长建立人脉,但事实上清华给了我巨大的助力。能有这些校友和老师做我的投资人,我感到非常幸运和感激。我至今还经常回到加速器和学校,与老师们交流创业心得,她们的鼓励和包容真的是创业路上一份巨大的温暖力量。学院30周年时与老师的合影,就摆在我的桌子上。
我们在产品发布会上特意感谢了清华经管创业者加速器。
几位支持我们的校友和老师都在图中。
(接“结识人脉”)所以,即便像我一样直来直去,只要你用心做事,一定会有比你优秀10倍的人来帮助你,支持你。他们的这份胸怀,也是我至今感谢感恩敬佩清华的重要理由。开阔眼界。这应该说是我收获最大的一点(之一)。在这个班里你会发现自己从前的那点工作上的“光辉履历”完完全全不值一提。而且经常是一个外行人在你擅长的领域碾压你。比如拿我自己做例子,在我们班,托福和GMAT都有比我分高的(当然,托福口语除外,我是满分),而且这个同学可能还是做金融或者制造业的。当然大家彼此都很谦和并互相鼓励,因为经常看到马云或者扎克伯格或者Peter Thiel(从0到1作者)之类的咖们过来低调分享,其他人自然也就不高调了,这是个正常的过程和反应。这种大开眼界又务实肯干的素质是创始人特别需要的。一方面你要比周围人眼界都开阔,目标都远大,一方面你还要比任何人都能撸起袖子趴在地上干活儿。这个所谓“能配得上最好的,也能受得起最差的”的能力,应该就是创业素质了。我们把公司办公室放在清华东门外,为的就是离这样的氛围更近一点。提醒自己: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身在黑暗,心怀光明。来自一名韩国同学的圣诞祝福。
Financial Accounting 结课时,教授写在教材上的一句创业鼓励。
我经常加班后回学校转转 。
休息。至于最后这一点嘛,还是算了吧。除非自虐让你快乐,不然还是别为了休息来了,你会更辛苦的...作为清华-MIT全球MBA的毕业生,我非常感激和敬畏。回答过程中我也尽可能做到详细全面并客观公正,绝无夸张成分和商业目的。如果回答中难免有些不受我控制的主观色彩,还请各位海内外MBA、学长学姐、校友们多多批评指正。
谢谢。
第三学期(同学们飞到全世界交换、访问、读双学位)之前的全班合影。
我的产品发布会上,老师和同学们到现场支持。
最后,祝福清华-MIT全球MBA项目越来越好。
也祝愿每一位申请者,都圆梦。
Love u all!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