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有没有仪式感,就看你有没有对感情的经营
“你是否嫁给他,不管富有或是贫穷、不管健康或是疾病、终身爱他陪伴他直至死亡将你们分开……”相信很多人对这段婚姻誓言都不陌生,并在电视剧里的女主角深情款款说出那句“我愿意”时,被打动得热泪盈眶。
最近,冲上热搜的一则新闻,似乎预示着未来我国新人在领取结婚证时,也有望迎来仪式感满满的现场。“我国将强化结婚颁证仪式感”,这一热门话题在微博阅读竟达5.7亿,足见小伙伴们对婚姻大事的关注度之高。
细看详情,是民政部、全国妇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通过引导婚姻当事人宣读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宣告婚姻缔结,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
有媒体将其解读为,过去结婚登记程序太简单,填表、盖章即可迅速领证,缺少仪式感,这回等来了“官宣”的加强版领证程序。有人认为,生活就是要有仪式感才有滋有味。大喜的事,比起光排队领个证,能多点留在脑海里的念想,这是好事一桩。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对“结婚颁证仪式感”不太领情。有人认为,设置结婚冷静期,再做一套测试默契度的考题,看看双方对婚姻家庭育儿家务分担的三观是否一致,再来一套婚姻法、反家暴法、婚姻道德测试,比增强颁证仪式感更靠谱。也有人干脆说,领结婚证不过是走个过场,不如好好研究婚姻保障机制,让大家结个更安全的婚,别三天两头让离婚、家暴闹上热搜。
还有网友更务实,担心如果真遇上类似“214”“520”“七夕”等结婚的“良辰吉日”,新人扎堆结婚,再整一仪式感,排队领证的时间就更长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指导意见还在探索阶段,不少细节还有待民政部门具体协调,执行过程中当然会考虑新人的实际需求,不会一厢情愿给领证仪式“加码”,好心办坏事,反而给喜事添堵。
其实,回溯我国婚姻历程的变迁,会发现很有趣的变化——“60年代结婚,讲究36条腿,床、桌子、五斗橱、椅子等凑够家具就能结婚”“70年代结婚,讲究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不能少”“80年代讲究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现在讲究房子、车子、票子……”可见,对婚姻仪式感的期待是由来已久的。
只不过,无论是抓把喜糖就能结婚,还是非得手捧钻戒、鲜花满屋才能赢得美人归,看似仪式感的标准始终在变,万变不离其宗的却是对感情的经营。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需要吗?”
还记得电影《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和菩提老祖这段经典对话吧。看似无厘头的搞笑,却无意中道出了爱情的真谛——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纵使你有千万个理由爱另外一个人。同样的灵魂之问,如果将关键词从“爱情”换成“婚姻”,结婚需要理由吗?这道题或许没法仅凭直觉给出答案。
现代人婚姻中最缺的恐怕不仅是仪式感,而是经营婚姻的意识。正如日剧《昼颜》中的台词,“结婚换来了稳定,但是失去了激情。婚后三年,老公就把老婆当成冰箱了。不管什么时候,打开门就有食物,坏了会很不方便,但是也不会保养。”
将枕边人睡成了上铺的兄弟,将生活过成了日复一日的流水账,才是婚姻埋葬爱情的真相。
以前有句话说,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21世纪都进入第二个10年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两性关系的改变,人们不再将结婚视作恋爱的“寿终正寝”,更看重个体追求情感寄托的过程。
同样的道理,结婚也不意味着将感情送进了冰箱。也许,很多人婚姻的列车,之所以没能一路走到底,就是因为只顾着疾驰向前,少了点欣赏沿途风景的仪式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花钱,有没有方法论?
下一篇:焦点访谈:中国路 峡谷“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