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故乡的水井
如果说我们把故乡比做母亲,那么故乡的井水便是抚育我们成长的乳汁。——题记
榴花欲燃,荷叶偏翻,娇花粉晕,蛙鸣彻夜。季节深处,夏木阴阴正可人。
鸣蝉声里,暑气日趋气盛。乡人们最喜欢的地方莫过于水井旁,也可学了苏轼的样,临溪濯足。打一桶井水,掬水在脸上、在手上、在足上,冰凉沁心,任冰冰凉凉的井水洗去满身燥热。
清楚地记得老家就有一口水井,修建在刘泽伟家的水田里。水井一圈林木葳蕤,水田漠漠,形成了天然的避暑胜地。身临其境,那份清凉,至今难忘。
井口呈圆形,直径大约一米见方,井深十米左右。井壁全是硬度比较高的青石砌成,并砌有仅供一人上下的梯步,井壁青苔附着,有水淹过,如翠黛色的长胡须在水中漂浮,落得十分有趣。
这口水井并不是真正的“浸水”井,水田里水一滴滴浸进井里的。水沿着石壁一滴一滴冲击在水井面上,叮咚作响,如弹拨琵琶。那响声在井内回旋,空静幽深。
虽说是水田里的水,但一落入井中,也变得清澈冰爽无比。口渴的庄稼人可没有那么多讲究,摘过一片瓜叶,权当着取水的水瓢,蹲在井口,“咕噜咕噜”几口冰凉的井水下肚,爽透全身。如果再用井水打湿的毛巾洗把脸,那就真如大旱逢甘霖,燥热顿消。
每天清晨和傍晚,村子的上空就响起扁担摩擦起水桶的“吱吱嘎嘎”声,桶里面水瓢撞击水桶的“哐当”声。此时的井台上最是闹腾,人们把扁担架在水桶上,就是一根长板凳,三三两两坐在扁担上,围着井口聊着家长里短。
每年稻子收割那段时间,由于水田要放水的缘故,水井就会慢慢干涸,院子里几十口人用水就有点见紧了,于是排队打水就成了不可缺的景象。
到最后,只有碗口那么大小的一口水,这就需要有人下到井底把水一瓢一瓢舀进水桶,再打取上来。一般干这活都是半大小子,我也不例外。有次下到井底,如进入冻库,浑身舒坦,舍不得离开,慢悠悠地舀水。
大人们就会在井上催促,言语中满是笑谑“真的是井底之蛙,贪图那一点点清凉。”抬头就见簸箕大小的一块天显在头顶,倒也应了那句老话“细娃儿没见过簸箕大的天”。那是大人在告诫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看到的那部分就是全部的天空,殊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最舒服的事当是在井口上纳凉。古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描述:“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在我们看来,几张竹板铺在井上,就是一晚上最惬意的时光。冷风从井里冒出来,钻过竹板缝隙,直扑在人身上。置身其上,无需摇扇,仿若风生幽涧竹林中,月华如水,草香氤氲,菰蒲盈盈,凉风习习,风中送来蛙鼓虫鸣,仿佛在耳边养着。稍躺片刻,心神俱宁。
一朝一暮,岁月蹉跎。每个人心中的故乡都是不一样的,相同的是那份情愫。而故乡的水井很容易勾起人心,时时映射,由物及人,有情,有趣,有温暖……
邹謇,祖籍四川渠县,现居重庆。已出版散文集《淡淡的槐花香》,《四月青阳》,《春风拂面》。长篇小说《阴阳跨界人》,《太医令》等。多家平台签约作家,多篇文章纳入中考题库。生性淡泊,有故事,有信仰。众生见我类草木,我见众生是众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