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戴斌:繁华不只为追忆 要建设人民可触可感的文化轻度抑郁症的人,多半会有这6句“口头禅”,希望你一句都没说过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4-23 阅读数:人阅读

 

7月25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拉开帷幕。25日下午,论坛嘉宾、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做客采访间,围绕“传承、创新、互鉴”主题,就文化传承、文化消费、精品文化创作等多方面议题接受媒体采访。

本次论坛设计了三条观摩路线,作为旅游方面专家,戴斌也分享了对观摩路线的看法。其中大运河沿线戴斌曾多次前往,他表示,如今大运河已不具备传统的军事功能、漕运功能,但与其做成遗址保护不如找到传统文化在新历史时期的新功能,比如大运河的休闲功能。“我就看到很多年轻人跳街舞、老年人在拍照,都非常好,繁华不只为追忆,要建设人民可触可感的文化。”

戴斌认为,如今旅游发展的理念是““近悦远来、主客共享”,这就意味着旅游不只是向外地游客展示,更要服务好本地人民,“我认为真正的全球化要理解好在地化,如果一个地方本地人不喜欢却让外地人去喜欢,是没有道理的。”戴斌提到自己常去角楼图书馆,这里向市民免费开放,可以随意借阅图书,方便又人性化。

如今,90%的游客到了旅游目的地都会有文化消费需求,他们可能会去美术馆、展览馆逛一逛,也可能体验穿一次汉服、买一件非遗产品.....戴斌认为,今天游客对文化的需求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精准不精准,“不是你给我就行了,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是什么?”

谈及创作文化精品,戴斌认为一是要有厚度,二是要有温度。他讲述了自己在挪威国立美术馆看展的经历,当时已是晚上10点多,但仍然有很多观众在美术馆里,不少人还伸手触摸蒙克名画《呐喊》。惊讶的戴斌后来得知,画上有一层特殊的保护材质。这件事令他感触颇深,“我想如果没有观众的厚度,能有艺术的高度吗?艺术不能门槛高得迈不进来,否则很容易成为小圈子里的自我欣赏。”

第二就是温度。戴斌表示,一个城市的文化能不能出精品、能不能打动人,不在于服务于权贵的强度,而是服务于普通人民的温度,一定要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中去创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彭小菲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