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他为啥会说“对钱没有感觉”? | 与马上游创始人陈勇良谈创业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6-14 阅读数:人阅读

 

马上游的年会不是搞大Party,而是陈勇良给公司中高层“上课”

少年心

约见陈勇良,我迟到了半小时,因为早上堵车;陈勇良也迟到了半小时,因为火车晚点。他是坐夜车从湖南赶到北京的。进了公司办公室,他找不到自己的杯子。因为很久他都没来过了,看起来更像是来北京作客的。

三亚、张家界、镇江、南京、徐州、成都、北京……年后,他就一直这样辗转不停。穿一件法兰绒的蓝色运动裤、红色运动衫、运动鞋,背一个双肩包,顶着一头竖起的头发,穿越大半个中国。这就是他的工作常态。他常常坐晚上的火车,睡一觉,天亮了,到办公室就开始聊事情。

他不是为了省钱,只是为了省时间。他早就不缺钱。去年8月份,他创建的马上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33158)新三板上市,成为“中国智慧旅游第一股”,也是首家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在线旅游企业。之前,湖南广电传媒向其战略投资1.2亿人民币。2016年初,镇江文旅集团又给他投了9980万人民币。

现在,他正在紧锣密鼓地孵化一个旅游创客平台,在他认为,这个平台切中旅游要害,具有颠覆意义。概念和资金弹药充足,也因此,陈勇良看上去像陀螺一样,转起来就停不住。

陈勇良与团队一起讨论马上游的未来

谁曾想,三十年前还是初中生的他,在课堂上却经常被“滚出去”。“老师,课文里说早饭吃油条喝豆浆生活很美好,我们只有粥喝啊,不真实。怎么体会文章的意思呢?”“滚出去!”陈勇良站起来走出课堂。跑去踢球了。

那是80年代初,对孩子而言,是一个只讲听话,不讲个性的时代。陈勇良不这么认为,他的偶像是爱因斯坦。他把能找到的爱因斯坦的书都拿来看,给同学们讲相对论讲得神采飞扬。

如果有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十六岁的自己,46岁的陈勇良一定会看到一个眼睛泛着光,嘴角上扬,调皮的美少年。这个少年聪明,数学英语等多门课不费功夫就考第一,同学们都说他是奇才。这个少年狂傲,走在大街上,忽然觉得穿鞋走路多无聊,立马就脱掉鞋子光脚走路,肆无忌惮。这个少年还有点“蔫坏”,看到年轻的班主任老师和另一个女老师在雨中打着一把伞谈恋爱,就跟在后面怪声怪气地唱,“我们俩一起打着一把小伞儿……”那时的陈勇良太自信了,“天塌下来都不怕”,也没有能让他觉得害怕的事情。高考前一天晚上,他又被老师骂“滚出去”,“取消你的高考资格”。他也丝毫不当回事,走出教室踢了一下午球,回家吃饭睡大觉,直到晚上十点老师主动敲门来送准考证。那时的他,就像王朔描述的那个年代和那个年代的少年一样,陈勇良觉得自己一直在追梦。梦是啥?他也不清楚,但肯定不是考试,大概就是只和精神相关的一切,包括高中时开始迷恋的黑格尔、叔本华、卢梭、伏尔泰、托尔斯泰、莎士比亚、泰戈尔。陈勇良说,自己就喜欢看这些“不赚钱的书”。他相信自己那时的偶像黑格尔的话,“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出处。”这是一个少年的梦,有点自以为是,有点狂傲,也有点狭隘。但是,那时的他,聪明、耀眼,年轻得无与伦比。他轻而易举地考取了大学,选了吉林大学数学系,因为,“聪明的人都学数学。”不过,进了大学,他依旧“不务正业”,统计课上抱着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坐在最前排。陈勇良承认自己“太理想主义”,一直到大学四年级,他开始有变化。“不再狂热哲学里那些理论了,开始觉得黑格尔也不过是一家之言,没有哪个理论就一定是真理。”这个时候,他开始看“毛选”。“我走向另一个极端,行动派。”

对钱没有感觉

从少年长成青年,最好的年纪,陈勇良都在思考。思考怎么活得精彩。他说,自己对钱向来没有感觉。

如果有感觉,那他就不会错过两次“发财”的机会。一次是在中国的深圳。还有一次,是在美国的硅谷。

毕业第一年,他被分配到燕郊一家单位,从事核电行业。然后就去了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实习。在那里,他的工资从北京的100多元变成了1500元。那是1991年,他瞬间觉得“财务自由了,想买啥就买啥。”于是,他满深圳找书店,那是他最想拥有的东西,但他很失望,“那时深圳就是一片精神的荒岛,整座城市只有一家书店,太可悲了。”可当时的深圳,正从一片处女地迅速成为市场最前沿,充满了机会和诱惑。陈勇良深处其中,却没有感觉。他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读“毛选”。再就是成立“英语角”,联络外籍员工,组织工人学英语。他想的是,这是发动群众和锻炼自己领导力的最好方式。于是,他迅速成了大亚湾核电站里的活跃青年。

他身边的人可不是这样的。有次,睡到半夜,室友掀开他的被子喊,“快起快起,去排队抢原始股去!”陈勇良睁开眼,翻个身,嘟囔一句,“干嘛啊”,然后继续睡去了。还有同事,在工作半年后,就辞去1500元的高薪工作,开鞋厂去了。这时候的陈勇良,除了狂热“毛选”,他还徒步、冬泳、长跑,用各种户外极限运动锻炼自己的意志。同时,组织各种活动,来强化自己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直到今天,他都在坚持清晨跑步的习惯。大年初一跑,下雨天打着雨伞也要跑。出差时,他会优先选择方便跑步的酒店。

青年时期的陈勇良,有着更多单纯的梦想

一个年轻人不被金钱诱惑,在现在这个商业社会里,已经说不清是褒还是贬,或者,它已经成了一个中性词。

当所有人都在一个金钱熔炉里翻滚的时候,那个继续高歌理想主义的年轻人也许会被夸赞,大多时候会被讥笑。陈勇良是那种非常能坚持内心和初衷的人。也因此,在深圳一年后,为了拯救一段美丽的爱情,他甘愿回到北京,工资又回到了100多元。不过,爱情还是没有拯救成功,对方不能理解他内心里的追求。那时的燕郊,是大片大片的田野。这样的场景,映衬着陈勇良内心的孤独。下了班,他就去玉米地边上,散步,看书,看星空。每到周末,天不亮,就骑上自行车,赶四五个小时的路,到国家图书馆看书。那段时光,陈勇良在实践黑格尔的那句,“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那时他22岁。他很郑重地给自己做了一次人生规划,“确定了三个方向。一是像黑格尔一样成为追求真理和丰富内心的人,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工作,看一辈子书。另一个是出国,尝试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和状态。三是创业。”燕郊的生活,算是尝试了第一个方向。在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他又尝试了第二与第三种生活。1997年,陈勇良拿到了十几个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全额奖学金,最后选择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这一年,正值美国互联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之后的两年,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疯狂上市。仅仅在1999年美国股市就进行了457次IPO。这对高校影响非常直接,凡是计算机专业、MBA专业,又是名校出身的,大多被吸引到硅谷。那几年,陈勇良在读书,1998年开始,他的专业调整为计算机。他亲眼看着身边的同学退学,加入科技公司团队,一夜之间暴富。他也常常被同学念叨,“赶紧毕业,赶紧退学去硅谷,拿期权,赚大钱。”陈勇良回忆,“太疯狂了,哈佛、斯坦福的MBA上半个学期就退学了,只要同意入职,就送你一辆宝马,整个美国疯了!有个高科技的概念,有技术的合伙人,再有个MBA的合伙人,这就是明星团队。然后就开始融资,上市,然后就身价上亿了。比中国现在的大众创业还要疯狂。”只不过,那时的陈勇良依旧对赚钱的事情“不敏感”,“我还在自己的梦里”。他没有像别人那样退学赚钱,而是继续埋头读书。直到2000年,他毕业了,美国互联网泡沫也到头了。是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上升到最高值,5028.62,而后狂跌至1114.11,五万亿市值蒸发。造富神话戛然而止。

这次发财机会,就这样与陈勇良擦肩而过了。

后来,陈勇良又考取了INSEAD(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MBA。2016,《金融时报》全球商学院排名第一。INSEAD在商业模式上是强项,陈勇良亦是如此,毕业时,关于软件外包的创业计划书获奖而得到导师的赏识。

这次,他真的要毕业了,也真的要创业了。

创业是我和世界对话的方式

陈勇良的第一笔“天使”来自导师。毕业当天,他去和导师告别。导师问到他将来的打算,陈勇良说,“我要创业。”

“创业要有基础啊,你有什么计划,拿什么创业呢?”

“我也不清楚,买完回国的机票,我兜里还有五毛钱,拿它创业吧。”

导师看了一眼陈勇良,“我投给你5.5万美金,做你的天使投资人。”

就这样,陈勇良带着这笔钱回国了。其实,这一年,他也拿到了戴尔全球高管和联想国际化总裁助理的offer。这两个工作看起来和他的阅历非常搭。而且,他很喜欢美国的生活,“在美国七八年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见到过吵架打架的,人和人之间非常真诚。”

但是,“作为一个想做番事业的男人,太没意思了。”陈勇良说服自己,“我一定要创业,这是我22岁就定下的,现在三十五六了,如果再不创业,还能再出来么?这也是性格使然,创业可以全方位挑战一个人的潜力,我一定要做。”他的判断是,“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创业时代。”那时,是2005年。陈勇良的这个判断有一些依据,中国互联网巨头刚刚开始布局。百度成立两年,淘宝也只有两岁。不过,他的判断着实有点早了。那时的陈勇良不会预想到十年后的中国,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资本层面,才真正迎来了无与伦比的创业黄金期。

陈勇良做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自己曾经获奖的那个软件外包业务,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而后又是基于社交的互联网猎头平台。再后来,陈勇良想做服务行业的阿里巴巴,也就是现在的O2O概念。这几个项目,均以失败告终。总结其原因,陈勇良也有反省。“第一个项目首先在股权上就不清晰,三个人平分,这是高科技创业公司的大忌。后来的一个项目,每个人都没有拿出百分百的精力去做,每个人都是兼职的性质,这样的创业也一定是有问题的。还有,就是思维有点过于超前,市场还没到时候。”他曾经在清华IMBA以及欧洲商学院分享过这几个失败的项目,几乎得到了一致的反馈,“商业模式没有太大问题,只要坚持到现在都会很牛,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迎来创业项目的井喷时间,太潮、太新。”

不过,这也印证了他的意识超前。就像这几年,他是最早提出并实践“互联网+旅游目的地”概念的,也曾超前地提出了“旅游共享经济”的理论。

随着马上游知名度提升,陈勇良接受媒体采访机率明显增多

我问陈勇良,“创业,对你意味着什么?”

他回答,“就像黑格尔在自己的著作中讲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小男孩捡到一个石头,扔进河里,水面上就起了涟漪。他的这个行为,就是他最早和世界产生关系的一个对话。男孩长大成了男人,其实还是在干这样的事,只不过,和世界对话的工具不是石头,而是公司,是平台。尤努斯做小额贷款,给穷人贷款的资格,这是他带给世界的变化;Facebook的扎克伯格就是想把人连接起来,通过这个事,取得与世界对话的话语权。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说的高大上一点,男人最想和这个世界产生的关系就是改变世界,说小一点就是和世界沟通参与互动的一种方式。”我想,价值观受黑格尔影响至深的陈勇良如此地坚持创业,在内心也是想印证黑格尔的很多论断,包括这句,“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陈勇良最喜欢的电影是《肖申克的救赎》,“看了六七遍。最被打动的是在绝望的时候还能坚持,还能对未来充满希望,还能感染别人。我在这方面的特质是相同的,我也特别能坚持。创业这件事,我有无数理由放弃。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还有很多其他的诱惑,但是我坚持做。”站着,而不是躺在草地上。这是陈勇良选择的姿势。这次,他的创业项目叫“马上游”,一个用互联网思维来打造智慧旅游的时髦概念。

为冲锋的感觉而兴奋

马上游,到底是做什么的?

陈勇良说,“我没打算与大家熟知的那些旅游电商去拼,我们与他们都不一样,是传统旅行社和传统OTA之外的旅游服务第三极。”说白了,他是用互联网思维来做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服务商,包括智慧旅游建设、目的地营销等。如果说前些年创业时的互联网思维过早过潮,生不逢时的话,这次他再用这个思维,市场已大为不同。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如此定位“旅游+互联网”的机遇:是“全球两大最多消费群体领域的融合”,“全球两大最具成长性消费市场的叠加”,“全球两大最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经济形态的融汇”,这将带来“3个1万亿红利”。

陈勇良,能抓住这个机会么?“我们率先提出的互联网+旅游目的地的概念,现在大家都在搞了,如果我还在原地打转,守着一个概念不变,我就抓不住未来的机会。所以我们又提了一个基于旅行场景社交和共享经济的创新,要做一个覆盖全国的旅游创客平台。这可能是中国全域旅游发展中具有颠覆意义的一个事。”“怎么叫颠覆?”“首先,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老百姓而言,他们可以参与其中,你家有个闲置的房子,你会做一手当地的好菜,你有一种独特的玩法,我们就将你视为旅游创客。有了更多的创客,就解决了旅行产品的丰富度,也解决了旅行创意的新鲜度问题。从游客的角度,你就可以便捷地获取更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对于政府而言,则符合现在提倡的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可以更好地解决旅游创业、旅游扶贫和供给侧缺陷。”陈勇良反复提到的“全域旅游”,也是国家旅游局目前主推的旅游改革方向。旅游创客平台恰恰是实现“全域旅游”的绝佳工具。这一次,陈勇良又走在了前面。

“这里面还有更多好玩的细节,我就不能给你透露了,涉嫌商业机密了。不过,我们的产品很快就能上线,开发团队春节都没休息。”

陈勇良觉得,爆发可能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你看很多公司,之前一直没声没响的,但突然有那么一个时刻,它就火了。互联网行业,是有这个规律的。估计马上游也快到节点了,呵呵。”

中欧课堂上的陈勇良

他的自信,来自于多年海外游学带来的视野和超前意识,更来自于旅游创客平台的现实反馈。听说这个新平台对于全域旅游的“化学反应”,很多旅游目的地急着跟他谈合作,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对他的这个项目也十分肯定,还有几个投资商都盯着他。“你知道我现在最头疼的是什么吗,缺人!这么多目的地都要跟我合作,我的骨干都派出去了,家里都空了。”去年10月,为了考察美国的共享经济,他亲自跑去美国,天天在Airbnb上订房子,先捡评价最好的住,再捡评价最差的住。二十多天,他就像背包客一样每天转移阵地。他也一定喜欢黑格尔那句,“可以断言,没有激情,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他喜欢这样体验新鲜事物的感觉。连环创业,即便现在公司已经新三板上市,他也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创业者的角色。对于公司已经成熟的业务,他完全放手。他说,“自己对成熟的事情没有激情,喜欢新的事情。我更适应这个角色。”

陈勇良的微信名叫“冲哥”,他为冲锋的感觉而兴奋。他给自己的定位依然是“创业狗”。

我问他,你对自己满意么?“我觉得不太满意,我很多状态比在30年前强,但是没有16岁的时候对自己的肯定,那时天掉下来都不怕。”他还是更喜欢镜子里那个十六岁的美少年。这个外表看上去有些书生气甚至羞涩的男人,心里一直住着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一直停留在十六岁:激情、狂傲、无所畏惧。他说,自己信生日,信血型,甚至信过星座。生日花里说,7月17号出生的人,外表羞涩但是内心一直想攀登顶峰,他觉得“挺准的。”他也随口就能说出,和他同星座同血型的是梁朝伟,那个水像星座,细腻的男人。陈勇良说,因为一直追求的很纯粹,自己的心理年龄一直很小,三十几岁时是人家二十出头的心理年龄,现在实际年龄四十多岁了,心理年龄也终于上三十了。所以,他也不怕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和现在的80、90后比,做互联网创业,还能拼得动么?”“我认为互联网创业和年龄无关。互联网创业和互联网投资,目前移动互联网最成功的人之一是雷军。他也不是8090啊,他是69年。”曾经,少年陈勇良的偶像是爱因斯坦,青年陈勇良的偶像是黑格尔,之后是毛泽东,现在,他的偶像是美国国父托马斯·杰弗逊,那个起草了美国独立宣言,改变了后人很多理念的人。

他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个小男孩,与这个世界对话,泛起一阵涟漪,又或者是巨浪。(来源:张友红——商业人物;图片由马上游提供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