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茭湖的福昌寺真牛逼,太多秘密了
福“昌”谢山
江文远
2月10上午在茭湖乡政府送完春联,下午邀金生、辉勇、及洪、庭发诸兄同游谢山。
车行至上坪村龙槽堝,还有约半小时步行路程,山间小路,但不崎岖,一路赏自然风光,说山间梯田的荒芜;谈书法艺术,憧憬美好前程,不亦乐乎!
谢山:山名。在江西省万载县北七十里(今万载茭湖上坪村和上峰村交界处)。《袁州府志·山川》:“山因刘宋康乐公谢灵运得名。或云谢仲初修真之所。” 清方文《呈觉浪大师》诗之三:“ 谢山栖未隐,飞锡去江滩。”
山上现存“福昌寺”遗址,附近有练武的马草场、七星塘、坐化的仙人石、寺后的塔陵群等。
据考证,福昌寺建于明朝末年,鼎盛清朝中叶,毁于一九二九年战火。该寺分前、中、后三殿,旁边有住宿房、诵经房、藏经阁等,建筑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鼎盛时期,该寺庙有和尚100多人,庄园18处,每处庄园有田16亩,加上各地捐献、施主馈赠,财富无数。
20多块募化碑围成方形碑廊,从碑的规模,可以想见寺庙之规模。
在福昌寺后山,有古塔陵群。从碑刻时间看,塔陵大都是清朝乾隆年间前后建造的,为福昌寺历代和尚墓葬群,墓葬是由麻条石砌成。石柱、石桌、石轿、配以轿顶,做工精细,气势宏伟。尤其墓碑为《临济正宗第三十六世祖中兴福昌寺讳重;第三十七世祖讳通烈字春回老和尚塔》的塔陵更为壮观。占地约100平方米,分三层麻条石砌成,石塔、石轿顶等,雕工精细,叹为观止,围绕附近有十多座塔陵也各有特色。
在塔林前面一座巨石上面,一棵树围1米多,底部3米多的无名大树坐在大石上,犹如观音座莲。
乾隆五十一年岁在丙午八月朔五日立
临济正宗第三十六世祖中兴福昌寺讳重,,,,(?名讳、字号因为埋藏在泥土里面,无法辨认)
乾隆四十三年岁次戊戌。(1778年,距今240年)
第三十七世祖讳通烈字春回老和尚塔。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也是嘉庆帝最后一年,距今195年)
从三十六世祖碑上可以看出,春回老和尚即三十六世祖的徒弟,那么在三十六世祖碑的右边应该还有一块碑,或者三十七世,或者三十八世,因为泥土掩埋,无法知道。
衣钵源流自五峰而迁居康乐(百)世功业昭千古;
禅机悟透伴七星以中兴福昌一生心迹睦万年。
(法弟黄文魁薰沐拜题)
篆书“茭湖”二字
临济宗为禅宗南宗五家之一,由希运禅师住持宜丰黄檗寺时暂露端倪。
希运(?-857),少时在家乡福建福清县随师出家。之后,参谒名师,得奉新百丈山怀海禅师(720-814)正传,唐开成年间(836-840)到宜丰黄檗山驻锡, 宣讲自己所悟得的禅宗新法,四方僧侣趋往问法者甚众。僧徒义玄(?-867)从希运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 广为弘扬希运所倡启的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遂称之为“临济宗”,而黄檗禅寺也因之成为临济宗祖庭。
与希运同时,另一高僧常观也在宜丰五峰山开法堂。常观与希运同出百丈怀海门下,两人在宜丰互倡禅学。常观虽未创宗派,然而门裔繁衍不衰,五峰山也成为禅门祖庭。
五峰山,坐落于宜丰县黄岗乡境内(江西省宜丰县黄岗乡汪溪村)。有归云、积翠、罗汉、月桂、拂岩五峰,俱称幽胜。山中净觉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永初年间(420-422),距今1500余年,后改名普利寺。唐大中年间(847-859),高僧常观在此住持。唐宋时,这里僧众云集,香火极盛。柳公权曾为该寺书额,黄庭坚等有咏同诗,苏辙尝为寺僧撰塔铭并舍经于寺。五峰山、洞山、黄檗山合称“释家三大祖庭”。山中峰奇瀑高,终年云蒸雾腾,古迹荟萃。
谢山半山腰两栋江姓老屋:龙槽堝,功德堝。
后记
一、比较清晰的三个问题。
1、“福昌寺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中期鼎盛”第三十六世祖墓碑上特别注明“中兴福昌寺”,此言有理。
2、福昌寺属于禅宗临济宗。
3、福昌寺衣钵源流来自宜丰五峰山。
二、疑问有二。
1、离福昌寺不远的“仙人石”上有唐代刻字,福昌寺的历史是不是还更长,甚至大胆推测,是否福昌寺也始建于唐?
2、1929年战火摧毁福昌寺,其僧众逃往何方,是否还有衣钵传承和发展?
有待谢山福昌寺及其周边塔陵的维修重建,应该会源流脉络清晰,佛焕重光。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河南福昌村:被考古改变的贫困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