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底是什么?弄清楚这个,我们就能穿越时空
时间是人类的主观感觉还是客观存在?
我问你几个问题,如果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之下,你凭什么判定时间在不断流逝呢?是自己日渐衰老的容颜?还是周边事物不断新生到衰败的过程?你是怎么定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还是人类的主观感受影响了时间长短?同样短短的一小时和一秒,为什么有人觉得度日如年,有人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
人们都说时间是公平的,但是很明显,你的24小时和别人的24小时,在主观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人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科学家把一群志愿者分成两拨,分别放在两个密室里,那里所有的物资都非常充足,而且室内配置都一样,只是没有网络没有时间。起初的时候,大家都能有规律地作息,但是过了几天之后,由于没有时钟,他们的作息规律完全乱成一团,他们都能感受时间的流逝,但是每个人对于时间长短的主观感觉完全混乱了。我们对于时间的感觉完全是参照身边事物的变化而定义的,在物理学上这叫做熵增。
但如果,你的寿命足够地长,你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一样事情里面,两耳不闻窗外事,你就会发现时间过得真快,你几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如果物体的熵增延长到几千年几万年,那么你是如何再去理解时间的变化的呢?时间是不变,但是你个人对于一天或者一年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人们常说一个人将要离开世界时,会在一瞬间回顾自己这一生发生的一切,这都是储存在你脑海里面几十年的东西,你意识中可以过来几十年,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不过是一秒。这就不得不承认,在这个状态下,你大脑的思想变化已经超脱了时间的概念。
消失的千亿分之一秒
首先,铯133的能级跃迁周期都是一样的,人们利用这个跃迁能级的周期定义为1秒,然后发明出了原子钟,按照这个概念来说,原子钟就是定义了时间的机器,那么应该是最精准无误的。
但是,在1971年的一次科学实验中,科学家设置了两个相同时间的原子钟,一个原地不动,而另一个就在飞机上做环球旅行,然后经过1天之后,科学家们再比较两个原子钟,发现两个原子钟的时间却不再是一致了,
虽然误差只有千亿分之一秒,但这就客观地证明了在不同地点不同状态下,时间的流速是不一样的,这符合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假设。宇宙各处的时间流速都不一样,影响了时间流速的因素就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如果一个质量足够大的物体以高速运行,必然导致其周围的空间坍塌,而时间流速就相应变慢。
举个简单的例子,宇宙的诞生对于我们来说是137亿年前,但是对于其他超级巨大的星体来说,也许就是100年前诞生的;而对于一些超微小的生物来说,已经过去无数亿万年了,这就会所谓的须弥空间了。
我们只要能控制到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那么我们是否就能控制到时间的快慢呢?
这里有点烧脑,既然我们从主观和客观的方向介绍过时间,那么,为什么时间是单向的?它既然能和空间统一在一个维度,为什么只有时间向前,而空间确实可以四面八方呢?
牛顿认为时间就像一条河流,一直朝着一个方向奔流不息;黑格尔认为时间是对过去的一种回忆;而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就是错觉,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它的本质就是运动。
而这就是相对论说,为什么只要物体能超越光速就能穿越时空。因为物体超越了光速运动,空间就会被无限地压缩,最终就能到达空间内的任意时间片段。
最后留个小问题给大家讨论,如果能穿越时间,回到过去,你怎么能证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间点不是过去的过去呢?
关注我@奇言社,下一期,我们用新的理论,探讨一下如何实现真正的时间穿越。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