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广汽集团:重整旗鼓再造黑马|当“利润奶牛”减产⑤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6-07 阅读数:人阅读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与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相比,广汽集团无论是成立时间,还是销售体量,抑或存在感,均略显中庸低调。

然而,从合资公司起家,到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再到抢跑新能源浪潮——广汽集团堪称国有汽车集团中的一匹黑马,而且在加快逆袭。

在极具风险挑战又十分魔幻的2022年,广汽集团的营收、净利、产销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市场份额也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去年,广汽集团汇总口径(包括联营、合资公司,合并口径包含子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约5146.05亿元,同比增长约19.74%;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约1100.06亿元,同比增长约45.36%。

去年,广汽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0.68亿元,同比增长约10%,其净利润相比2017年和2018年的107.86亿元和109.03亿元峰值,有较大差距。如果与同行相比,去年,上汽集团、东风公司、长安汽车和比亚迪净利润分别为161.18亿元、102.65亿元、77.98亿元和166.22亿元。

产销方面,广汽集团去年产销汽车分别为247.99万辆和243.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0%和13.5%;产销规模升至行业第四,市场份额提升至约9.1%。

然而,这一组组看似靓丽的数据的背后,潜藏着一些隐忧,不得不令广汽集团警惕。

其一,从品牌来看,合资依然是广汽集团重要的销量来源和“利润奶牛”,但旗下合资品牌却出现了增长遇阻、分化加剧等现状。

2022年,广汽旗下合资品牌汽车销量为180万辆,同比增长5.89%,占集团比例超7成,这说明集团销量过度依赖合资“双田”。

其中,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和广汽三菱分别销售100.5万辆、74.18万辆和3.36万辆,同比涨跌幅分别为21.38%、-4.93%和-49.13%。令人叹息的是,曾年销量超20万辆的广汽菲克已从数据表中彻底消失。

得益于合资板块的贡献,2022年广汽集团收到来自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的投资收益为143.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19%(约25.03亿元)。此中,广汽三菱掉入谷底,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仅0.07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近20亿元。

其二,自主板块——广汽乘用车和广汽埃安,分别销售36万辆和27万辆,均大幅增长,但仍未摆脱巨额亏损。

2022年,广汽乘用车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同比减少约9.6%;广汽埃安实现实现营业收入387.03亿元,同比增长约124.17%,二者累计营业收入865.03亿元。

当年,广汽集团毛利率为6.99%,相比2021年下降0.92个百分点,此中自主业务净亏损(扣非净利润-投资收益)达到68.2亿元,同比扩大16.9%。

如果将指针回拨,可以看到,广汽集团一路走来着实不易。简单而言,广汽集团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54-1997年初创时期。

1954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州人的汽车梦就开始萌芽。广州市公众汽车修理厂(广州客车厂前身)依靠手工,造出了第一辆“华南牌”铁木结构公共汽车。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州标致成立,让广州原本遥不可及的汽车梦落地,跻身中国汽车“三大三小”。但好景不长,到90年代初,广州标致宣告退市,广州汽车产业再一次站在了成与败、进与退的十字路口上,寻找前行的方向。

第二个阶段为1997-2012年合资发展时期。

1997年,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将骏达汽车集团、羊城汽车公司、广州客车集团、安迅投资公司全部纳入旗下,统一管理,以集团之力扛起广州汽车产业的大旗。

从1998年开始,中国汽车工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年代,而广汽更是开启“广汽速度”,先后与本田、丰田、菲亚特、克莱斯勒、三菱等跨国车企合作,成立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亚特和广汽三菱等合资公司,在中国汽车产业布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三个阶段为2008至今自主品牌崛起时期。

2008年7月21日,广汽集团独资设立广汽乘用车公司,注册资金82.7亿元。

2年后,承载着广汽人自主之梦的自主品牌传祺汽车下线。随后,传祺品牌覆盖轿车、SUV、MPV等多个市场细分领域。在MPV市场,传祺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佼佼者。

2020年广州车展上,广汽埃安品牌独立,它由广汽新能源更名而来。

如今,广汽集团是国内首家实现A+H股整体上市的大型国有控股股份制汽车集团。其乘用车板块连续5年产销突破200万辆,广东省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

政策东风、时代机遇,给了广东汽车高平台起步的新起点,也成就了广汽集团的高质量发展。但是,从成立至今超20年间,广汽集团一直依靠合资车企(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菲克和广汽三菱)四大“利润奶牛”持续供奶,只不过各家占比有所变化。

当市场进入高速裂变的周期,广汽菲克持续亏损,于2022年10月31日申请破产;广汽三菱则跌落低谷,一蹶不振。现在,广汽集团原来的四大“利润奶牛”仅剩两大——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至于自主品牌,虽然销量有起色,但仍亏损超60亿元,离自我产奶仍有较大距离。

广汽集团表示,“十四五”期末挑战汽车产销量36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整车产销规模超25%,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达到100万,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50%。

从初创到合资,再到自主品牌成长,广汽集团一直在市场洪流中奋力向前。

身处新能源时代,各方势力展开新的博弈,传统外资巨头转型缓慢。广汽集团肯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长期依赖“双田”,在其他板块也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扩大自主板块的产销水平,提高产品竞争力,才是在新汽车时代的生存之道。

01.

合资分化加剧

透过广汽集团近6年销量数据,从增长到负增长再到回暖,其增长率画出了一道U型线,乘用车板块连续5年守住了200万辆销量大关。

以前,这主要得益于4家合资车企,即前述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和广汽三菱。

前两者一直是广汽集团主要的“利润奶牛”。比如,2022年来自广汽丰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达75.2亿元,占集团整个投资收益的52.5%;来自广汽本田的投资收益为35亿元,占集团总投资收益的24.4%——两者合计投资收益占集团整个投资收益的76.9%,为广汽集团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

不过,形势在变化,“利润奶牛”之一广汽本田正在减产。

广汽本田曾开创了广州汽车工业发展的新纪元,用多个第一让业界称赞——在国内首推四位一体(4S店)的销售模式;广汽本田增城工厂是国内首家实现零排放的汽车企业;率先成立第一家由合资企业投资,以独立法人模式运作的汽车研发机构……

与一汽-大众、东风日产、一汽丰田、东风本田等多数合资车企一样,广汽本田也享受了中国车市高速发展黄金10年的红利。

2013年,广汽本田销量为43.55万辆,同比大增37.63%。2014-2017年销量节节上升,分别为48.01万辆、58.01万辆、63.88万辆和7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24%、20.83%、10.12%和10.37%,增速均超过10%。

2017-2020年,销量虽有增长,但增速放缓。2021年,广汽本田销量出现了自2013年后的首次同比负增长。2021-2022年,销量分别为78.03万辆和74.18万辆,同比分别下滑3.17%和4.93%,连续两年下滑。

谈及原因,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曾在2022上半年财报业绩沟通会上表示:“广汽本田采购体系中更多采用欧美供应商,2022年上半年受芯片冲击最大,已受影响减产了近20万辆。”。

不过,同一时期,东风本田尽管销量也下滑,但得益于精益化运营能力,净利润反而小幅微增。

进入2023年,广汽本田销量下滑得更加严重。数据显示,一季度,广汽本田销量为14.95万辆,同比大降29.63%,约少卖了6.3万辆。究其原因,既有合资与自主品牌之间的博弈,也有燃油车与新能源替代。

在新能源汽车大展拳脚的当下,作为传统燃油车的代表企业,广汽本田有些落伍。

2022年6月,广汽本田新能源车型e:NP1开启交付,这相比大众ID首款车型ID3整整晚了2年,而且当年交付未破4千辆,与大众ID系列全年交付14.31万辆形成鲜明对比。在2023年一季度,广汽本田e:NP1交付量分别为102辆、44辆和554辆,3个月合计仅700辆。

谋定而后动。今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广汽本田放出一系列大招,全新雅阁e:PHEV、e:NP品牌第二弹车型e:NP2 Prototype、第三弹电动概念车e:N SUV等3款车型亮相,表明其电动化进程正在提速。

再看广汽菲克和广汽三菱这对难兄难弟,在前者于2022年退出中国市场后,后者也进入进退两难境地。

这两家都曾有过高光时刻。2017-2019年这3年间,广汽三菱曾迎来销量高峰,年销量分别为11.73万辆、14.4万辆和13.3万辆。但从2019年开始,广汽三菱分别陆续下滑7.64%、43.62%、11.99%、49.13%。“产品老化和电气化转型慢,是其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

今年5月,广汽集团公布4月份产销快报,其中缺少了广汽三菱的身影。一时间,“广汽三菱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再起。

销量大幅下降,导致广汽三菱净利润骤减。2018-2022年,其净利润分别为32.78亿元、37亿元、28.56亿元、20亿元和0.08亿元。现在,广汽三菱正处在资不抵债的边缘。截至2022年底,其资产总额期末余额为59.61亿元,较年初减少了35亿元。负债总额期末余额则由年初的74.59亿元,减少至59.54亿元。

根据广汽年报显示,该品牌设计产能为20万辆,报告期内产能为3.55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17.75%。“若今年销量再无起色,广汽三菱极有可能走上广汽菲克的老路。”业内人士表示。

曾几何时,广汽菲克也风光无限。2017年,其年销量超22万辆。然而,它从年销22万辆跌到2万辆,仅用了4年时间。到2022年9月30日,广汽菲克总资产为73.22亿元、总负债为81.1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10.80%,其净资产进一步降低至-7.91亿元,逐渐成为广汽集团的最大的包袱。

去年10月底,斯特兰蒂斯官网宣布,同意广汽菲克在亏损的情况下申请破产;广汽集团也发出公告称,广汽菲克因资不抵债,向法院申请破产。这意味着,广汽菲克连带Jeep品牌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现在,合资品牌开始进入寒冬。它们销量减少、利润下降,给广汽集团及所有严重依赖合资“利润奶牛”的汽车集团敲响了警钟——减少对合资的依赖,强化自主品牌的火力,构建核心产品力、品牌力才是正道。

02.

自主任重道远

国有汽车集团要想在未来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走上自主之路。自主品牌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广汽集团未来能走多远、能飞多高。

2022年,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双双开花。一方面,二者年销量共计63.37万辆,在集团总销量的比重提升至25.89%,创历史最好成绩;另一方面,广汽传祺实现了自2019年以来首次扭亏为盈。

对比部分有国资背景的自主品牌乘用车,这些数据或许不算亮眼,且还有不小差距。

比如,与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相比,2022年两家集团的自主品牌销量分别为278.5万辆和139.04万辆,占总销量比重分别高达52.5%和59.27%。

从整个大盘来看,2022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176.6万辆,同比增长22.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9.9%,几乎与合资车企平分天下。

在2021年之前,广汽集团自主品牌销量主要以广汽乘用车为主,其销量占比由期初的24.9%下降至2020年的17.3%。2021年后,广汽埃安销量提升,拉动了广汽集团自主品牌的销量占比。

去年,广汽传祺全年销量为36.35万辆,同比小幅提升。

此前,传祺经历了4年的销量低迷。

早在2017年,广汽传祺曾登上50万辆高峰,2018年更是以53.52万辆,达到年销量峰值。此后两年,传祺大幅下滑,如今在30万辆左右徘徊。在一次次竞争中,广汽传祺与长安汽车、长城哈弗、吉利等一线中国品牌拉开了差距。

传祺早期崛起,主要原因是赶上了SUV的时代红利,其主销车型传祺GS4上市即走红。上市第4个月便月销破万;巅峰期月销量高达3.5万辆,能和哈弗H6一较高下;2017年销量超33.5万辆,占比接近7成;短短3年销量破100万辆……传祺GS4创造了太多的光环。

借势GS4,广汽传祺快速完成了SUV、轿车、MPV市场的全面布局。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过于依赖传祺GS4,在其下滑后,传祺全线产品走低。

传祺GS4从热销到没落,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其一,市场背景。彼时,哈弗、吉利、长安等一线中国品牌不断推出新品,同时在智能化等方面逐渐加码。而传祺GS4面对竞争略显被动,逐渐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下马。

其二,自身问题。传祺GS4经过市场检验后,产品品质问题集中爆发,成为销量暴跌的导火索。

“自主品牌通过实施3年调整计划,综合采取一系列调整举措,强化用户运营,产品力持续提升,企稳向好的态势越发稳固。”冯兴亚曾在财报沟通会上表示,广汽乘用车明确向全面混动化和新能源化转型的战略,聚焦“XEV+ICV”双核战略,加速向科技化、年轻化品牌转型。

如今,传祺影酷、M8宗师版、影豹混动版等新车型及混动车型,在市场取得良好成绩。其中,M8系列全年销量突破6.5万辆,连续39个月成为中国豪华MPV销量冠军;第二代传祺GS8销量超5.7万辆,持续保持中国品牌油电混动SUV销量冠军。

相比广汽传祺的大幅波动,广汽埃安则在新能源汽车红利中率先站稳市场。

出于集团对新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视,广汽埃安自2021年起即实现规模化销售,陆续推出Aion S、Aion LX、Aion V、Aion Y车型,基于自身技术的积累和市场的定位逐渐发力,形成了广汽集团汽车销量的核心增量。

短短3年,广汽埃安由2020年的5.95万辆,增长至2022年的27万辆,在集团整体销量中的占比提升至11.1%。

“潜力股”埃安进入到更多投资人的视野。今年4月,埃安销量超越“蔚小理”之和,再破4万大关,超越特斯拉,构筑起新汽车“BAT”三强(比亚迪、埃安和特斯拉)。

根据规划,2023年,埃安销售目标为50万辆,并且向60万辆冲击,争取在2025年做到100万辆的年销量。“广汽埃安成功完成A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一千亿,力争今年实现IPO。”冯兴亚在2023上海车展期间透露。

虽然是集团新能源车的销量担当,但埃安依旧面临着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存在的亏损难题(比亚迪、特斯拉除外)。财报数据显示,在2019、2020以及2021年,广汽埃安分别亏损6.21亿元、6.88亿元及13.98亿元。随着销量增长,亏损额扩大在所难免。

“关于自主品牌盈利,很关键的成本是电池,如果电池40万元一吨以上就没有钱赚,去年成本快有70万,现在跌到38万元了。”今年3月30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电池原材料价格及成本方面,相信今年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按照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10%的挑战目标,广汽集团在2023年的总销量目标264万辆。在合资板块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其自主品牌需要承担起销量增长的重担。

今年5月24日,广汽集团在中国香港召开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会上,曾庆洪就外界非常关心的“合资企业下一步怎么走”话题予以回应。

他表示,现在看来,合资企业面临不小的挑战,主要是产品面临转型。“广汽的合资企业广本、广丰非常重视,比如本田今年新成立了电动事业开发本部。随着这几年市场巨变,要推进中国汽车市场,还是需要先走电动技术路线。”

曾庆洪坦言,广汽集团希望自主品牌跟合资品牌共享资源,在这块也达成了共识。“两条路走,一个是外方自己在研发方面进行技术路线转型,另外一个是合资合作不断加强。”他说。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