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能源格局的发电玻璃,让美国印度急红了眼,却在中国成功问世朝鲜战场:起地雷算啥?起出来得埋进去!美军被偷雷狂人气得发疯
有这么一项黑科技玻璃,被美国纳入了大学教材之中,并将发明他的人视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而做出这一惊天举动的科学家更是被人誉为第二位钱学森。
究竟是什么样的玻璃能让美国如此重视?而他的发明者又是哪一位科学家?已经这项科技对中国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发电玻璃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会发电的玻璃,它也被人称作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也许有人会好奇,玻璃它本身就是一个绝缘体,如何又能导电呢?
原来这个可不是一般的玻璃,而是一种专门导电的ITO玻璃。发明者将普通玻璃表面镀上一层ITO的透明导电层,通过改变玻璃的绝缘体性质进行导电。
当普通玻璃可以导电之后,再将其表面涂上一层将4微米厚的碲化镉光电材料,便会形成一层发电膜,这样就有了导电的媒介了。
随后将厚度仅有20微米的发电膜再镀到导电玻璃上,让它们由小电池最终汇聚成一块大电池,最后再做好引线接线处理和接线盒的安装,这便是发电玻璃能够发电的秘诀。
这种发电玻璃相较于传统发电站,它不仅具有发电性能好,需求温度系数低,成本低廉且绿色环保的特点。
碲化镉发电玻璃
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在发电的同时作为一种广泛用于墙体,屋顶,路面建筑材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发明。
根据数据分析,一块面积为1.92平方米的发电玻璃,每年的发电量可高达260度左右,因此也被人称为“挂在墙上的油田”。
这种玻璃如今也被国际上公认为是非常有前途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有人做过这样一次计算:假设每年我们能够生产出300兆瓦的光伏玻璃。
那就意味着一年能够在墙上或屋顶安装200万平方米的发电玻璃,换算下来每年可发电3.4亿度,这可是10万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了。
不仅如此,因为它便于携带的特点,发电玻璃的发电不仅能够满足普通城市乡村用电,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可以随时供电。
加上它本身的承受度也十分高,在今后电动汽车普及的时候,发电玻璃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了,他可以在路上铺出一条电路,随时随地的为电动汽车续航。
看到这里许多人一定会说了,既然这个发电玻璃优点如此之多,为什么还不全世界普及呢?其实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首先发电玻璃的创造是十分考验技术的,就拿那层碲化隔光电薄膜来说,4微米是什么概念,这可是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存在。
而要想将这4微米的电薄膜涂在玻璃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就连一直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的美国,也仅仅只能将发电玻璃面积做到0.6米长 1.2米宽,也就相当于我国的1/3。
其次是碲化镉这种导电物质,作为一种合成物质,由于碲是地球上的稀有元素,导致了量产的第一个难题,也就是原材料的供应不一定充足。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碲储量为14.9万吨,其中我国碲储量有2.2万吨,美国储量为2.5万吨,可见其稀有性。
实际上碲主要是从电解铜或者冶炼锌的废料中回收得到的,也就是我们讲的矿渣,但是这种重金属元素镉,是一种有毒的物质。
所以很多人一直都在担心发电玻璃会对环境产生破坏,而这也是发电玻璃没有大批量生产的原因之一。
不过好在早已有了科学家对碲化镉材料的有毒性,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进行了重金属排放量对比。
研究表明碲化镉的重金属排量相对较低,与天然气相比,硅太阳能电池的镉排放,是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的两倍。
此外科学家还对材料使用过程中,遇到火灾等一系列意外情况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均表明,使用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安全的。
如此一款绿色环保的发电玻璃,自然就成为了众多科学家追逐的对象,从上述资料也可以看出如果谁得到了在玻璃上涂上碲化镉的核心技术,那么未来新能源的发展上就有了一席之地。
甚至可以说发电玻璃技术的完全掌握会影响到今后世界的发展格局,因此现如今美国和日本对于发电玻璃这种技术都高度关注。
1983年美国在加州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厂,它的发电量可以高达16百万瓦特。
此外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非洲南部等国家也设立专案,安装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鼓,励偏远的乡村地区发展建设。
然而日本作为推行太阳能发电最积极的国家,在1994年就开始推广“市电并联型太阳光电能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在日照充足的时候,由太阳能电池提供电能,当发电量不足或者不发电的时候,再由电力公司提供电力。
这些都是美日为了发电玻璃的技术专研做准备,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项技术在我国已经逐步成熟了,而提到中国发电玻璃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科学家了,他就是潘锦功教授。
潘锦功教授的归国之旅
潘锦功出生于浙江一个普通农户家庭里,从小就聪慧过人,作为一名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可想而知他平常付出的努力是多么巨大。
不过求学的路上永远没有尽头,大学毕业的潘锦功并没有像其他同学就此踏入社会大学,而是选择了去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深造,就此展开了他传奇的一生。
他在美留学期间一边完成博士学业,一边搞起了科研发明,其实在很早之前美国就已经提出过发电玻璃这一理念,只不过一直停留在理论阶段,潘锦功的出现恰恰打破了美国的现状,让发电玻璃不再只存在于科学家的幻想之中。
潘锦功随之发明的碲化镉材料,也就是之后发电玻璃不可或缺也毫无替代性的发电膜。为了实验他的成果,他还在大学期间创建了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研究中心,很快发电玻璃便诞生了。
这种转化率高,方便快捷,质地坚硬又特别环保的发电型建筑材料很快便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力。
潘锦功也开启了和前辈钱学森一样的归国历程,因为潘锦功掌握了发电玻璃核心技术,因此美国当局便将他列为了重点“保护对象”。
不仅对他的衣食住行密切关注,也向潘锦功提出了丰厚报酬,作为交换那就是潘锦功博士留在美国为他们发电玻璃事业贡献力量。
显然潘锦功博士拒绝了,他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带着这项技术回到了祖国,准备在祖国这片土地上开启中国的新能源未来。
2011年,潘锦功来到了四川。在潘锦功眼中,四川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不仅因为它物产丰富素来有天府之国美称,更重要的是四川雅安有一个碲矿床,这可是发电玻璃想要发展的根本,如今把根据地建立在此可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再加上四川地理位置特殊,濒临西南五省,拥有较大的市场,这对发电玻璃也有十分良好的推动作用。
最后便是潘锦功本人对四川人民十分认可与尊敬,因为历史“川军”是一支十分强悍的队伍,潘锦功作为一名十分爱国的中国人,让他坚信在这项伟大的新能源工程中,四川人民一定会再次发扬他们不怕困苦的特质,形成新能源特有的工匠精神。
有了如此的考虑,潘锦功在四川开辟了一个发电玻璃的大型实验室,他的作为也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此。
在这个实验室里他不仅再次提高发电玻璃的核心技术,还致力于解决普通玻璃隔热效果差,甚至光污染的问题。
而他的贡献也得到了祖国的认可,在振兴国家重大工程的高新科技项目行列就有他的公司团队,之后也多次获得国家专项资金。
虽然在2011年的时候,潘锦功的团队遭到了资金链断裂,一度陷入泥潭,公司的大量技术人员也被高薪挖走,甚至在2015年的时候还面临公司即将倒闭的情况。
但是潘锦功并没有放弃,他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因为他心中一直都有这样一个梦想:
在墙上建立一个三峡水电站,致力于为祖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稳定可靠的能源供给,也顺便推动建材行业和玻璃行业的转型升级。
事实证明潘锦功的坚持是值得的,祖国一直都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1.59个亿的巨额专项资金,救了潘锦功团队于水火之中。
而他也没有辜负祖国人民对他的期望,2016年将光电转化率提升到了17.8%,2017年他们制作出了完全属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全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发电玻璃”。
换句话就是说被美国和印度时刻关注的发电玻璃在中国被创造出来了。
如何影响世界能源格局
发电玻璃核心技术的掌握对于我国新能源这方面发展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在传统的太阳能电池面前,发电玻璃的使用率更高,当传统太阳能电池十分依赖天气,在阴雨天“罢工”时,发电玻璃则可以照常使用。
并且发电玻璃从外观看和普通玻璃没有什么差别,即能当建材也能当发电工具实在是一举两得。
要知道我国可是出了名的基建大国,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建筑用材料折合80000亿块砖,相当于耗费120万亩土地。
而发电玻璃的问世则在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护环境免遭破坏,一旦发电玻璃在全国普及开来,“墙面上的三峡电站”就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现实!而潘锦功掌握的这项核心技术不仅对他个人的发展有很大裨益,对国家的发展也不例外。
如今的潘锦功手上有好几个重大国家级工程,也有福特汽车在全球159个厂房屋顶和墙壁的改造用材的工程,间接的也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财富。
其实早期时候我国也提出过发电玻璃类似的项目,如今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T2航站楼L1通道和成都市智慧治理中心这两个建筑物上都使用了大面积的发电玻璃。
比如成都智慧治理中心的建筑立面面积共2108平米,就全都使用了碲化镉发电玻璃,并且安装使用常规系列发电玻璃1098块,装机容量240kw。
而双流国际机场那边则分别安装了“黑曜石”发电玻璃和“海之蓝”发电玻璃,该项目设计为市电互补型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保证任何天气下负载24小时使用。
不仅如此,2021年5月8日,一个单独的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项目正式奠基,这是一个发电玻璃的大型模拟现场项目,不多时我们便可以看到发电玻璃是如何走入千万家的了。
其实这个项目早在2009年就开始提上日程,如今正式收尾的关键时刻,预计6月底主体封顶,8月底设备进场,力争年底实现首批产品下线。
这个项目建设初衷是助力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拟建设规模为1GW的发电玻璃生产线以及配套设施,总投资70亿元,总用地482亩。
其中一期投资18亿元,建设一条300MW产能的太阳能发电玻璃生产线。预计一期项目投产后,每年能节约7.8万吨的准煤,减少2.4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从以前的中国制造到如今的中国创造,从之前的钱学森到如今的潘锦功,真是因为有了这一批批心中热爱着祖国的有志之士,祖国的发展才会如此迅猛。
远隔重洋也阻止不了学子们归心似箭的决心,威逼利诱也打不乱学子们报效祖国的恒心,梁启超曾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如今的祖国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年代里,而我们只有像钱学森,潘锦功这类人一样,不忘初心勇于挑战,方能求得始终!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