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叶永烈、宗福先、卢新华,一张照片里的三个开创者
2020年5月15日上午,著名作家叶永烈在长海医院去世,享年80岁。
长椅从左自右:宗福先、卢新华、叶永烈;站立:陈逸飞(左)、宋崇(右)。王辉 摄
在叶永烈众多的收藏资料中,有一张黑白照片让人印象深刻。照片中,《于无声处》作者宗福先、《伤痕》作者卢新华和叶永烈坐在一条长椅上,画家陈逸飞站着为他们画速写,陈逸飞旁的则是上影厂青年导演宋崇。
卢新华对澎湃新闻记者回忆,这张照片拍摄于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会议间隙,发表在《人民中国》杂志上。当时他们三个来自不同领域——剧作、小说和科幻科普的作家,,都来自上海,又都是青年作家代表,很自然地就走到了一起。
“我们三个在那闲聊,陈逸飞走了过来,说我给你们画张画。”后来宗福先并没有看到这幅画,只有照片留了下来。
不过,叶永烈曾于2007年在博文《陈逸飞给我们画速写》中回忆:这张照片大约拍摄于1980年,在上海市青联开会的时候,当时我们都很年轻,担任上海市青联委员。经澎湃新闻记者查证,根据某网站拍卖信息显示,此照片为1979年摄影于文代会休会期间,摄影者为王辉,照片尺寸为15.7*20.3cm。这与卢新华和宗福先的记忆相印证。
“人生易老。转瞬之间,二十七个春秋过去。陈逸飞由于过度忙碌,突发急症,已驾鹤西去。宗福先体弱多病。宋崇已经退休。卢新华是五人之中最年轻的一个,如今偶而写点诗。老照片可贵。那咔嚓的瞬间,仿佛是时间长河的‘切片’,记录了人生,记录了时代,也记录了历史。”叶永烈在博文最后感慨地写道。
他们开启了文学的新时期
三人中,1940年出生的叶永烈最年长,同时创作时间也是最长的。他从11岁开始发表诗作,18岁发表科学小品。1959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1960年,20岁的叶永烈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编写作者,一年后完成了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原名《小灵通的奇遇》),可惜因为时代原因,等到出版已经是17年后了。
叶永烈和40年前初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
在当时国内很难见到原创的科幻文学作品,更不要说儿童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一经出版,立即成为爆款,而且经久不衰。四十多年里,衍生出二三十种版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仍在不停重印,总共已经发行了400万册,一度创下科幻小说的销售记录。
就在《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前后,8月11日,文汇报罕见地破例以整版篇幅刊登一个大一新生的小说作品——《伤痕》。
发表在墙报上的《伤痕》誊抄稿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初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卢新华一直在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动荡十年进行反思,最后他选择了写小说。卢新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伤痕》在三天里完成,前两天各写了一页,第三天从晚上六点到凌晨两点,写了8个小时,一气呵成。
但是无论是写作课的老师,还是班上的同学,都觉得《伤痕》在理论上存在问题,无法发表。卢新华失望地把手稿锁进了抽屉,心想还是等十年以后再说吧。欣慰的是,他没像叶永烈那样等那么久,转机很快出现,负责墙报的小说组组长把《伤痕》放在了当期墙报的头条。
“一连好几天,墙报栏前总是挤满了人,唏嘘声响成一片。还有同学边看边抄,泪水不断洒落在笔记本上。直到《伤痕》在《文汇报》上发表,墙报栏前读者始终络绎不绝。众人对着墙报伤心流泪,成了复旦一景。”卢新华回忆说。四个月后,《文汇报》发表,印了150万份,轰动全国,一时间无人不知卢新华,无人不谈《伤痕》。
宗福先则更加幸运。1978年5月,花了三个星期,他完成了《于无声处》的剧本创作。写完以后,他第一时间送到了市宫话剧表演班的导演苏乐慈老师家,交给了她。随即进行剧本的修改和排练。9月22日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彩排,随后经过口口相传,这部工人业余戏剧爱好者们自编自演的剧,越来越热。10月12日《文汇报》长篇通讯报道。11月7日,上海电视台向全国现场直播。11月13日,剧组赴北京演出,并为中央工作会议举行专场演出,前后一个多月,观众6万多人。同时全国各地有两千七百多个剧团演出了这个剧。那些日子里,朋友们都说,“中国电视荧屏上现在只有两个男主角,一个是西哈努克,一个是你宗福先。”
《于无声处》1978年11月演出本
“他和我在当时是全国文艺界两个拿到一千元人民币奖金的人。如今,一千元人民币还不够买一张上海至北京的飞机票,可是在当时是一笔相当令人羡慕的奖金。”叶永烈曾回忆道。
第二年,宗福先成为第四届全国文代会的青年代表,会上见到了叶永烈和卢新华,于是有了那张浓缩了新时期文学发端代表人物的照片。
荣耀属于思想解放的年代
1986年,卢新华赴美留学闯荡,先后从事过踏三轮车、送外卖、做出版和期货等工作,并在美国洛杉矶赌场做过7年发牌员。他曾说,自己虽然早已远离文坛,在美国办公司、做金融,甚至蹬三轮都和文学没有丝毫关系,但内心从未对文学忘怀。期间,断断续续出版过长篇小说《细节》《紫禁女》《伤魂》,随笔《财富如水》《三本书主义》等作品。
宗福先的创作之路则相对顺利。1985年,进入上海市作家协会任职。其参与、担任编剧的电视剧《大上海屋檐下》、《生死之门》,电影《鸦片战争》、《高考1977》等作品,反响不错。2007年,在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之际,宗福先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获得了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日前,其对《于无声处》创作过程的回顾性纪实文学,又获得了首届“永业杯”现实题材纪实文学大赛的一等奖。
叶永烈则是三种中创作力最旺盛、最持久、涉及文学类型最多的,从科幻、科普、纪实传记、游记到长篇都市小说,还做过导演,截至2018年,已经出版了逾3500万字的作品。同时,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各种报告文学奖以及诸如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中华艺术家金龙奖等个人荣誉称号。
对于叶永烈的创作,宗福先和卢新华都对历史传记一块印象更深。在卢新华看来,叶永烈的历史传记不粉饰、不虚妄,就像他的性格一样,温和中立。
“他笔下的人物基本上按照人物本身的线索在发展。”卢新华认为,写敏感政治人物要么容易陷入既有结论,要么容易带入个人主观情绪,但是叶永烈是在大量一手采访和资料的前提,还原人物在历史和时代中本来的面貌,这是非常难能的。当然作者有自己的个人价值判断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因此而使笔下的人物屈从于此,“叶永烈基本做到了尊重历史,尊重事实。”
1993年,卢新华在西雅图机场偶遇过叶永烈夫妇,相谈甚欢,并拍照留念。宗福先则因为同在上海作协工作,俩人见面机会不少,不过因为所属领域较远,过从也不算甚密。
“熟还是熟,只是没有那么密切。知道他是一个特别用心用力的作家,不得不佩服他旺盛的创作力和强大的毅力。”宗福先读了不少叶永烈的历史传记作品,“但是量太大了,都读完也是不大可能。”在他的眼里,叶永烈的这些历史传记作品,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做到客观如实,是相当不容易的。
对于叶永烈的故世,宗福先满怀伤感。在他看来,尽管三个人后来命运各不相同,但是起点都是1978年:他与卢新华完全是横空出世,叶永烈厚积而于此时喷薄而出。他一再反复强调,这种事只可能发生在1978年,早一点作品出不来,晚一点则可能为其他人所取代。
“我们的所有荣耀都属于那个时代,属于思想解放的那个年代,属于重新尊重知识和科学的那个年代。”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