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8点以来熊基大盘点(三):中银新动力
#熊基对对碰#
选基不迷路,投资不掉坑。熊基对对碰,又和大家见面了。
继续之前话题,今天我们盘点的是中银新动力这只熊基。
背靠银行大股东,资产规模始终位居行业前列,在中国的公募基金界,中银基金算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银基金的管理规模高达4518亿元,在全部128家基金公司中位居第8位,算是公募巨头之一。这一成绩也将同为银行系的农银汇理、招商、交银施罗德等基金公司甩在了身后。
不过,对中银基金而言,支撑如此庞大规模的大都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其中货币基金规模超过2600亿元、占比高达近60%!老司基看到,中银基金权益类产品鲜有亮点,股票型基金只有7只,偏股混合型基金虽然数量众多,但业绩都乏善可陈。今天我们要盘点是旗下最最臭名昭著的股票型熊基——中银新动力。
熊基季军——中银新动力
中银新动力成立于2015年2月,上轮牛市正如火如荼的推进,在牛市效应下该基净值也快速上涨,收益率一度达到翻番。但坏消息接踵而至,从2015年6月30日开始三个月时间,其单位净值也从最高点的1.92元快速滑落至0.907元,不但将赢利化为乌有,还亏到了肉里。
截至2018年11月5日,该基金总回报率为-47.7%,成立3年多时间,能亏这么多也是醉了。折算下来,每年的年化亏损高达-15.95%,而同期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为0.78%,惨遭垫底!最近三年,下跌52.45%,跌幅是同类基金的4.25倍;最近两年,下跌39.04%,跌幅是同类基金的4倍!2018年以来,该基显然还未从大亏中苏醒,继续大跌38.11%,敢情中银新动力=亏损新动力!
从中银新动力的历年规模变化来看,投资者基本选择了用脚投票。2015年底时,业绩还好,规模也达到巅峰时的40亿元。后来,随着其亏损一步一步加剧,到2017年底,净资产规模已降至18.8亿元,不幸腰斩。可2018年以来,业绩仍没任何改善迹象,更多的投资者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去,至今年三季度末,最新规模仅为10.8亿元,规模再次接近腰斩。与高峰期相比,规模缩水高达73%!
中银新动力现任基金经理为吴印,2018年5月3日才走马上任。前任基金经理为史彬,任职周期为2015年2月3日至今年5月3日,任职总回报为-30.6%,跑输业绩基准40%,业绩真不是一般的差。现任基金经理吴印为80后,经济学硕士。先后在万家基金、鹏华基金任职,2017年10月起任中银研究精选、2018年5月起任中银新动力基金经理。8年基金经理生涯,换了3个东家,这位“跳槽大王”吴印的过往业绩也很是平淡。老司基瞎琢磨:莫非是一家混不下去了,赶紧换一家的节奏?
我们从上表看到,不管吴印是在万家,还是在鹏华,管理过的基金业绩基本都处于排名非常靠后位置,如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管理的万家行业优选,任职回报为-22.55%,几乎在同类中垫底。
基金投资要赚钱,我们除了要关注基金经理的收益创造能力之外,也需关注风险控制能力,而最大回撤是一个非常好的衡量指标。老司基在8月23日的文章《新手买基,必须先搞懂这个指标!》详细介绍过最大回撤率,这里不再赘述。
最大回撤衡量的是基金净值曲线峰顶到谷底最大的幅度,该指标考验了基金经理对于风险和趋势的把握能力。那么,中银新动力的最大回撤是多少呢?
对!你没看错,截至10月29日,其回撤率达到惊人的73.24%。在10月22日时,最大回撤率更高,为74.57%!换个说法就是,假如你在最高点买了1000元该基金,目前你大概还能剩270元左右,跌得最多时你大概只剩下254.3元,75%的本金就不见啦。
中银新动力为何如此能亏?之前业界曾质疑基金经理史彬一拖多,然后集中持股。
比如,从2017年四季度末基金持股市值来看,史彬管理的中银新动力、中银新经济和中银主题策略三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居然有8只股票重合,可见持股集中不是一般的高。
老司基翻了一下最近两年的重仓股变化情况,发现中银新动力是典型的市场热点追逐者。比如2017年开始,蓝筹股走强,该基金从一季度开始就将仓位从原来的成长股大幅调仓配置到保险、通讯、有色等蓝筹板块;二季度大举加仓白马股,把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伊利股份买成了前三大重仓股。下半年白酒股疯涨,又开始猛追白酒股,三季度末泸州老窖、五粮液、贵州茅台等纷纷进入前十大重仓股。到2017年底,成长股仓位降为0。可2018年开始,蓝筹白马股风光不再,该基金又大举斩仓卖出。最新的三季报显示,前十大重仓股几乎全部更换,风格再次回归信息技术、电子和医药等成长股风格。
如此风格大开大合、只会在市场漩涡中随波逐流的基金,你会买么?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