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凡R7这款车怎么样?哪位能分享一下呢?

今天飞凡汽车官方曝光了即将发布的旗舰车型——飞凡 R7 的座舱高清大图,亮点很多,废话不多说,先来看图。



惹眼的 43 英寸三联屏
整个座舱中,最吸引眼球的一定是这个一体化的 43 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吸引我的原因,不仅仅是它堪称巨大的尺寸。

如果不告诉我车型品牌,我很难会想到这是飞凡 R7 的内饰,相似的三块屏幕,相似的一体化封装盖板,相似的出风口位置,几个特征点的契合,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奔驰旗舰车型 EQS,毕竟市面上也只有它两采用了这样的设计。
两者不能说是一模一样,但也算是同胞兄弟了。
细看造型上的区别,飞凡 R7 的这块玻璃更加规整,没有两侧出风口的隔断,并且中置出风口的位置位于屏幕下方,升级了电动风向调节。
在这里先不去评判这样的设计是否好看,至少高成本的一体化封装工艺带来的整体感,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也确实能够在我第一次进入座舱时,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WOW」的感叹。

之前奔驰 EQS 在上市后由于屏幕过大而导致的反射问题备受吐槽。为了解决屏幕反射的问题,飞凡 R7 上的这块屏幕采用光学镀层玻璃面板封装,不仅强度为普通钠钙玻璃的 6 倍,并且可以起到防指纹、抗炫目、以及降低反射光的作用。
玻璃下的三块屏幕显示参数更是直接怼到顶:
15.05 英寸、2,560 * 1,600 分辨率、OLED 柔性材质中控屏10.25 英寸、1,920 * 1,080 分辨率、Mini LED 材质仪表屏12.3 英寸、1,920 * 1,080 分辨率、Mini LED 材质副驾屏一直以来,由于车规级认证等问题,车机上的屏幕都落后移动设备至少一代。但是此次飞凡 R7 披露的屏幕参数之豪华,即使是放在移动端来看,也是领先的存在。
除了尺寸够大,分辨率达到全高清的级别外,此番飞凡 R7 的三块屏幕均选用了来自全球面板行业的龙头企业——京东方的 OLED 和 Mini LED 材质,而且据我所知全球每四块显示屏就有一块来自京东方。飞凡 R7 将两种材质互相搭配,让各自发挥优势。
承担着主要交互作用的中央主屏,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从侧向去观看和使用。为了能够照顾到不同座位的观看体验,防止侧看偏色的问题发生,采用了一块可视角度接近 180 度的 AMOLED 柔性屏。OLED 主动发光的特性使得它天生具有可视角度大的优点。

同时,OLED 还拥有显示黑色时不发光的特点,在夜间驾驶时,可以避免屏幕界面黑色部分发灰的情况发生,基于此优点,飞凡 R7 的 HMI 界面采用深色遮罩在边框处自然过渡,减弱屏幕与面板之间的视觉割裂。

一直以来,汽车品牌很少会公开车机屏幕的色彩参数,而飞凡却直接公布了 R7 上这块中控屏幕的色域参数,达到了 100% NTSC 色域,看样子是对产品的信心很足。显然,更好的色彩表现可以让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有更好的体验。随着汽车品牌对于车载娱乐功能的重视,车机屏幕的色彩表现也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

在以往,液晶仪表通常被嵌套在仪表台内,那是因为普通的液晶仪表显示亮度不够,必须加上一个框体遮光,来防止强光下屏幕显示亮度不足导致看不清速度等信息。

飞凡 R7 的仪表屏幕和副驾屏幕,均采用了 Mini LED 材质,相较于传统液晶仪表使用的 LCD,Mini LED 可实现亮度更高,在户外强光条件下看的更清晰。
不知道大家在几年前使用手机时,是否感觉在户外阳光直射时看不清手机屏幕,而这两年的新款手机好像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背后就是移动设备屏幕显示亮度提升带来的好处,以 2017 年的iPhone 8为例,其屏幕设计最高亮度为 625 nit,而去年发布采用 Mini LED 的最新款 iPad Pro 全屏最高亮度直接来到了 1,000 nit,接近翻倍。

飞凡 R7 的中控 OLED 屏幕设计最高亮度 800 nit,仪表 Mini LED 屏幕则达到了最高 1,000 nit,与最新款 iPad Pro 相同。即使是正常阳光直射,也完全看得清楚。

在高亮度条件下长时间显示,Mini LED 的老化速度也要慢于 OLED,对于仪表这种需要长时间高亮度显示相同 UI 的屏幕,Mini LED 显然更加合适,同时 Mini LED 可以分区控光的特性,增加了画面的对比度,并减少漏光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实现黑色区域不发光。

飞凡 R7 上的这套中控 OLED + 仪表 Mini LED 的组合也在蔚来 ET7 等产品上出现,大概率也将成为今年高端产品车机屏幕配置的主流。
这三块屏的硬件可以说达到了座舱的天花板,而且车机芯片飞凡 R7 采用了当下主流的骁龙 8155 芯片,采用 7 nm 工艺。
从这一点来看可以发现,在芯片方面车规级的进展并没有屏幕那么快,这颗芯片的性能不能说弱,但是放在日益增长的座舱需求下,很快会到达瓶颈。
不过高通下一代车规级芯片 8295 的量产时间是 2023 年第三季度,所以骁龙 8155 就是目前车规芯片的最优解。
硬件能力强决定了这辆车极高的天花板,但是体验能做到什么水平,则完全取决于软件能力,这也是我们对飞凡 R7 最关心的一点。不过飞凡 R7 这次的屏幕配置着实让我有点惊讶,因为历来这方面的配置都不是飞凡关注的焦点,此番配置公布,似乎飞凡对于 R7 的定义与以往有了很多的不同,在保持基础能力的同时,开始加码更加高阶的智能化硬件。也正是这三块屏幕的素质优异,让我对它的其他部分也产生了兴趣。
华为视觉增强 AR-HUD 平视系统首次亮相

AR-HUD 作为座舱新贵,飞凡 R7 自然也没落下这块料,直接全球首发了华为视觉增强 AR-HUD 平视系统。从图片上看,至少显示面积确实不小,显示内容包含速度、限速、辅助驾驶状态,还可以实现导航信息的投射。
在飞凡的介绍中,这块 HUD 可以实现车道级实景导航,将显示画面叠加于路面之上。听起来有点类似于新款奔驰 S 上那套系统,但是目前还没有实际演示画面放出。相比于理想 L9 上的普通 HUD,AR-HUD 可以实现更加沉浸式的体验,叠加显示的效果也更加直观。
这套系统的分辨率应该不低,因为飞凡宣称这块 HUD 在驻车时还可以使用巨幕影院,如果分辨率太低,显然无法支持影片播放的功能。我倒是很好奇,在 HUD 上看电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这个座舱还有什么细节?
把自动进行到底
飞凡 R7 配备了无框感应式电动车门,可以做到人走进自动打开车门迎接,人离车自动关闭车门锁车。

电动车门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安全和便捷中间找到平衡点,不然反倒会像极氪 001 一样变成吐槽的对象,这次飞凡在介绍中重点强调了可以有效识别障碍物,并自动暂停开门,安全感应敏锐度提高。
相比极氪 001,飞凡 R7 可以像 Model S/X 一样识别到人靠近后开门迎接,除了配备电动结构外,对车辆蓝牙解锁的距离判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切如描述所说,那不用动手的电动门体验还是相当值得期待的。
流媒体后视镜
从后视镜的多根线束可以看到,飞凡 R7 还配备了流媒体后视镜,算上它前排车机屏幕和 AR-HUD 就有了五块屏幕,在屏幕方面真的是把料堆到了极限。

还有头等舱?
贴心不仅于此,飞凡 R7 还可以在中控屏上一键开启「飞凡尊享副驾」,何为「飞凡尊享副驾」?
其实就是类似女王副驾的功能,按下该按钮时,座椅会自动放倒、打开按摩加热、电动腿托支起,如果你愿意,电动脚托、音乐和氛围灯也将随之开启。

从副驾的脚托可以发现,相比蔚来 ES8 上的女王副驾,电动脚托还支持加热功能,算是进步了一点点。看来这次飞凡也知道,讨好副驾才能卖出车这个深刻的道理。
特别的方向盘?
方向盘平头平底,视觉重心靠下,握持区域打孔设计,一体式的方向盘面板,采用凹凸触感按钮,除了常规的上下左右外,还可以看到有一个自定义按钮,快速打开自己常用的功能。在这个按钮的上方是辅助驾驶按钮,可以一键开启辅助驾驶。背后则是怀挡的设计。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的第一感觉是奇怪,为了避免遮挡仪表盘显示,飞凡 R7 方向盘上方做了很大镂空,导致视觉重心非常靠下,这也是座舱中的新需求。
随着仪表屏幕化,所有的车企都在追求更大的仪表尺寸,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但是更大的屏幕则存在被方向盘遮挡的情况,比如小鹏 P5,无论如何调整坐姿和方向盘高度,屏幕左右上方的两个角一定会出现遮挡的情况。
我们有理由相信飞凡 R7 上会很大程度避免这个问题。
没有后视镜物理调节按键?
从这张图里可以发现,飞凡 R7 和奔驰一样,把座椅调节放到了门板的位置,并单独设置了一个区域,使用钢琴烤漆面板覆盖。门板采用流线式的设计,与仪表台线条相衔接,材质看上去像是皮质。更重要的一个亮点是 R7 也砍掉了后视镜的物理调节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措。
早期特斯拉 Model 3 刚刚砍掉后视镜物理调节按键的时候,因为打破了传统的用车习惯,饱受诟病,但事实证明,这就是一个使用频率极低的按键,如果把后视镜和座椅记忆关联,在大部分用车环境下都不需要这个按键。
Bose 音响?
后排的门板使用钢琴烤漆、皮质、金属三种材质拼接,扶手下方是流线形的 256 色线性氛围灯,还配置了两个单独的扬声器,从 logo 上可以看出音响来自于 Bose。
从按键到屏幕,汽车座舱已经完成了一轮进化,但是在实现全自动驾驶之前,驾驶员很难真正从驾驶中解放出来,所以唯一能够在开车过程中同时进行的就是听,所以提升听觉体验是接下来所有车企座舱的核心发力点。
后排看着还不错?
相较于前排的尊享模式,后排就朴素了许多,与前排相同的菱形格纹设计。仔细观察可以看出的是,后排的坐垫经过了加长,同时前段也进行了抬高。中间的座位较为平整,有一个小的单层头枕,应个急问题不大,两边的座位则是采用了迈巴赫式的双层头枕。
此外从门板的造型来看,飞凡 R7 也采用了电动按键取代了物理拉手的开门方式。
写在最后
这次飞凡 R7 终于在内饰的设计上,和外观进行了一个统一。这次飞凡 R7 的外观采用了相当多的流线设计,包括飞翼式的日行灯、溜背造型、车窗尾部上扬的线条等等,整体保持简洁流畅的风格。
内饰设计也是如此,遵循极简主义风格,门板与仪表板线条贯穿环绕,中央扶手穿插其中,使仪表板和中央扶手呈现出一种悬浮感。
除了造型,材质也是影响内饰质感的重要环节。空有造型但材质拉胯就容易变成汽配城风。就图片来看,飞凡 R7 的材质选择也本着简洁的理念,选用大面积的白色 NAPPA 真皮搭配原色木纹饰板,视觉观感轻盈,营造了一股家居氛围,这也是目前车圈备受推崇的第二起居室概念。
R7 的内饰设计出自前大众首席设计师,现飞凡汽车设计共创中心 R7 首席设计师——Martin Kropp,他曾以大众最美车型 CC 荣获德国工业设计大奖最佳设计品质奖。
好不好看见仁见智,但是至少在外观风格统一这件事上,算是一改了之前的槽点。
本次飞凡 R7 四张内饰图的曝光,我们看到了很多细节,在智能硬件方面更是直接顶到头,拿出了自己的诚意,三块屏幕的素质都是当下座舱智能硬件的一流水准,持平一线新势力的旗舰车型,即使面对造型相似的百万车型 EQS,也不逊色。再加上骁龙 8155、AR-HUD、一键尊享模式、中央控制区、14 单元 Bose 音响、电动门把手等等配置,让我第一次对飞凡车型产生了有点意思的想法。
这个想法的来源,是我惊讶于飞凡 R7 这次的座舱硬件居然完全契合了我的需求,更难得的是,作为一个来自于传统车企上汽的品牌,在美学风格的选择上也没有踩坑。要知道,其实新势力相较于传统车企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新势力很明确的知道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而传统品牌往往会由于企业内部的种种原因,做出一个符合领导审美而脱离消费者基础的产品。
我不确定是什么导致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但是,如果飞凡汽车真的学会了如何去直面用户,再加上来自于上汽完整、成熟的供应链支持,其战斗力可能会非常可怕。
据传该车型的售价会在 30—40 万区间,相较于同级别竞品 EC6 38—48 万元的价格低上不少,飞凡很明显在硬件和价格上拿出了更大的诚意。
除了座舱,去年 3 月发布的辅助驾驶硬件可以属于天花板水平,1,550 nm 激光雷达、4D 成像毫米波、800 万像素摄像头、英伟达 Orin 芯片,即使和蔚来理想小鹏也可以说是丝毫不落下风。
有了强大硬件的飞凡 R7,可以说是已经拿下了「堆料旗舰」的名号,而如何从「堆料旗舰」转变为「体验旗舰」,就要看飞凡的软件部门的发挥了。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